简介:摘要目的使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脚本,开发一种适用于多病种多计划类型的自动计划平台,以此提高计划设计效率。方法采用IronPython计算机语言和WPF用户界面框架编写应用程序,针对不同病种不同类型计划在设计中的差异问题,分别从处方识别、可视化计划参数输入和目标优化函数的设置方面进行程序设计。将该自动计划程序应用于全脑照射、鼻咽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病种的测试,包括IMRT和VMAT,对比人工计划评估计划设计效率,并选择全脑照射评估计划剂量学参数。结果程序应用中物理师只需输入并选择必需的计划参数,即可实现放疗计划自动设计。对比5个病种自动计划程序设计效率最大可以提高至2.4倍,全脑照射剂量学参数评估中,人工计划和自动计划均满足临床需求,靶区D2%、CI、HI相近(P>0.05),人工计划靶区D98%和晶体Dmax的平均值高于自动计划0.4%和7.1%(P<0.05)。结论本程序具备了自动计划系统的功能,能够实现多病种多类型放疗计划的自动设计,大幅提高计划设计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个小样本超广角眼底照相(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初步探究人工智能对UWFI多病种分类任务的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至2021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行UWFI检查的1 123例患者的1 608张图像用于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构建。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病理性近视(PM)、视网膜脱离(RD)、正常眼底图像分别为320、330、319、268、371张。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106例患者的135张图像作为外部测试集。选取EfficientNet-B7作为主干网络,对纳入的UWFI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评估分类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所有数据均使用数值及95%可信区间(CI)表达。将数据集在网络模型ResNet50、ResNet101上进行训练,并在外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对比观察EfficientNet与上述两种模型的性能。结果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在内部、外部测试集上的总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2.57% (95%CI 91.13%~92.92%)、88.89% (95%CI 88.11%~90.02%)。其中,正常眼底分别为96.62%、92.59%,DR分别为95.95%、95.56%,RVO分别为96.62%、98.52%,PM分别为98.65%、97.04%,RD分别为97.30%、94.07%。在内部、外部测试集上的平均AUC分别为0.993、0.983。其中,正常眼底分别为0.994、0.939,DR分别为0.999、0.995,RVO分别为0.985、1.000,PM分别为0.991、0.993,RD分别为0.995、0.990。内部、外部测试集上EfficientNet性能均较ResNet50、ResNet101模型更佳。结论初步构建的小样本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对常见眼底疾病的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具有辅助临床筛查及诊断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8月至2015年11月间我院传染病房所诊治的传染病患者共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临床常规感染疾病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感染病患者住院期间交叉感染情况、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当中,长期住院交叉感染发生1例,药物不耐受2例,并未发生其他不良事件;常规组40例患者当中,长期住院交叉感染发生7例,药物不耐受10例,因为紫外灯光导致患者皮损遭受损伤的不良风险事件共5例。研究组交叉感染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率,还可有效预防其他不良风险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传染病病房接收的传染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1例,交叉感染1例,紫外线致皮肤损伤0例,合计2例;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耐受4例,交叉感染3例,紫外线致皮肤损伤1例,合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分析如何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分析临床应用成效。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18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细节干预,对比交叉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1%(1/90),对照组为5.6%(5/9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其他不良风险事件上,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和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多病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也由此提升了住院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具有可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身材矮小的发病因素构成,为矮小儿童的病因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就诊的矮小儿童,用统一印制的表格登记病史、生长速率、身高、体重、甲状腺功能测定、生长激素(growthhormohe,GH)激发试验、骨龄、头部CT或MRI、染色体核型分析、血铅测定等。根据诊断标准,将矮小儿童病因分类。结果150例矮小儿童中,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27.3%);GH缺乏症(growthhormonedeficienty,14.7%);体质性青春期延迟(11.3%);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矮小(10.0%);宫内发育迟缓(9.3%);营养缺乏性生长迟缓(7.84%);Turner综合症(5.3%)。结论150例矮小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其次为GHD。说明下丘脑—垂体—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l)轴对儿童矮小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