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0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对照组、倍他乐克对照组。三组均接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立普妥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稳心颗粒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胺碘酮对照组加用胺碘酮0.2g,每日3次口服,1周后改为0.2g每日2次,再1周后改为0.2g每日1次并维持此剂量;倍他乐克对照组加用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每日1次。观察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做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拍摄胸部X线片,观察肺部改变。用药期间监测肝、肾、甲状腺功能及血糖。结果稳心颗粒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治疗前后比较,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稳心颗粒对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在缺血性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的治疗中可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大样本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资料,探讨国人单纯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CCAA)的分类与检出率,并简单总结“恶性”异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7年1月在阜外医院行CCTA检查的165 133例患者资料,对检出的单纯CCAA按照冠状动脉起源、开口数目及终点异常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异常的检出率。起源异常包括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无冠状动脉窦、主动脉或原冠状动脉窦周围、肺动脉以及回旋支起自对角支;开口数目异常包括单支冠状动脉(SCA)、圆锥支单独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前降支与回旋支双开口;终点异常为冠状动脉瘘(CAF)。其中,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SCA、多个或较大的CAF定义为“恶性”异常。结果在165 133例CCTA检查中,共发现CCAA 2 148例,检出率为1.301%,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 302例(0.789%)、开口数目异常298例(0.181%)、终点异常548例(0.332%)。在起源异常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700例(0.424%),其中179例血管开口或近段管腔受压而不同程度狭窄,7例不合并冠心病但有明确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改变。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状动脉窦、主动脉或原冠状动脉窦周围分别检出48(0.029%)、531例(0.322%)。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共检出20例(0.012%),均为左主干起源于肺动脉,均表现为左、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左心室增大,5例无冠心病但有明确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改变。冠状动脉开口数目异常中,SCA、圆锥支单独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前降支及回旋支双开口分别检出102(0.062%)、53(0.032%)、143例(0.087%)。102例SCA中,仅有1例表现为心肌缺血且无合并冠心病。CAF共检出548例(0.332%),其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检出率最高,为458例(0.277%),冠状动脉-心房瘘、心室瘘分别检出22(0.013%)、60例(0.036%),另有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瘘6例(0.004%)、冠状动脉-上腔静脉瘘2例(0.001%)。结论CCAA并不罕见,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常见,对“恶性”异常的CT表现需格外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发热待查(FUO)的病因构成,并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FUO中不同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66例FUO患者[男194例,女272例,年龄3~91(52.7±20.9)岁]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分析FUO患者的病因学分布情况,观察不同类别疾病的PET/CT显像表现;以临床问卷方式评估18F-FDG PET/CT对FUO的鉴别诊断意义。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的构成比差异。结果本组FUO患者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依次为风湿免疫病(48.7%,227/466)、感染(28.5%,133/466)和恶性肿瘤(11.2%,52/466)。PET/CT检查中有95.5%(445/466)的患者表现为阳性,其中70.3%(313/445)发现局灶性病变,另29.7%(132/445)仅表现非特异性异常摄取。不同类型疾病中病变易累及部位、形态学改变及FDG摄取情况有所差异。问卷调查结果示,在FUO诊疗过程中PET/CT检查可使95.9%(447/466)的患者获益。与其他类型疾病相比,PET/CT对恶性肿瘤可更多地提示明确诊断(χ2值:14.408~25.466,均P<0.001);对于风湿免疫病,PET/CT帮助或直接提示病因诊断的比例较感染组和不明原因组更高(χ2值:7.922和9.647,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FUO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提供多层面诊断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中心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大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2019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和临床基因组资源(Clinical Genome Resource,ClinGen)共同提出的《拷贝数变异解读和报告的技术标准指南》对CNVs评级以及临床实验室CNVs解读一致性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按2011年ACMG指南评估为致病性以及不明临床意义(包括可能致病、临床意义不明和可能良性)的235例CNVs进行重新分析。4名工作人员根据2019年最新指南的解读标准重新进行分类。结果4名工作人员重新进行CNVs临床意义分类的一致性达91%,α检验系数为0.98。对比2011年和2019年版ACMG指南对于CNVs分类的结果显示,原致病性和临床意义不明确的变异解读基本保持一致;原可能致病和可能良性的变异重分析后90%(45/50)被分类为临床意义不明确,差异较为明显。结论最新的CNVs解读和报告标准通过半定量评分系统,结合本中心自建数据库,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对CNVs结果分析的一致性,也让CNV的解读变得更加规范和透明。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HAb18G/CD14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样本552例,构建组织芯片,并以10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HAb18G/CD147的抗原表达和定位,并追踪随访胃癌组患者12~72个月。结果:HAb18G/CD147抗原定位于细胞膜,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3%比55%)。肿瘤组织中HAb18G/CD147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脉管浸润及远处转移间无相关性(P〉0.05)。HAb18G/CD147阳性表达与患者术后近期生存率显著相关(P=0.023)。结论:HAb18G/CD14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展、侵袭性行为及预后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不良的一项分子标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检测联合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甲状腺FNAC检查病例共6 399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做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其中有组织病理对照结果的患者共2 447例,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善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1 535例回顾性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结节疾病FNAC检查诊断确诊率为73.7%(1 803/2 447);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疾病的灵敏度为90.1%(1 756/1 948),特异度为97.5%(513/526),准确率为92.7%(2 269/2 447);FNAC检查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98.4%(2 046/2 080),特异度为95.6%(195/204),确诊率为93.3%(2 284/2 447)。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单纯FNAC诊断甲状腺结节疾病的灵敏度及准确性(P<0.05)。另外,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年龄、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双侧甲状腺受累、包膜侵犯、钙化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FNAC检查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术前确诊率;PTC患者的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多项临床病理因素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PTC复发的指标之一。
简介:文章报告了一次在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中进行的有关绝对音高感(AP)的大规模直接试验研究。总体的音高辨识成绩很高,并且分值与接受音乐训练的起始年龄呈正相关,接受音乐训练的起始年龄≤5的学生在不允许半音误差的情况下正确率为83%,在接受半音误差的情况下正确率为90%。白键音高的正确率表现水平高于黑键音高,这一效应在管弦乐演奏者中比钢琴演奏者表现更为突出;黑白键效应不归因于早期的钢琴训练,而是对不同音高(C,^#C,D等)辨识的精确度,与这些音在西方调性音乐曲目大样本中出现的频率相关。音高所处的范围对音高辨识的准确度也有影响,研究表明,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两个八度的音高辨认准确率高于中央C之下的一个八度。另外,半音误差倾向于向升高的方向,这一证据与之前有人提出的“音高A在音高的辨认和判断中扮演特别的角色”(Athosetal.,2007)这一假说相悖。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中不同吸入氧浓度(FiO2)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700例,年龄65~8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0):FiO240%(A组)和FiO280%(B组)。术中采用不同FiO2以容量控制模式行机械通气,于诱导前(T1)、手术45 min(T2)、手术90 min(T3)和手术结束前10 min(T4)时记录脑氧饱和度(rSO2)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于入PACU至术后7 d内,记录肺不张和POD发生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664例,A组333例,B组331例。与B组比较,A组T2~4时rSO2和PaO2降低,肺不张发生率降低(P<0.05),POD发生率、各时点pH值、PaCO2、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FiO240%和80%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POD发生无明显影响,然而FiO240%有助于降低术后肺不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