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奶牛蹄病发生规律,以期为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时间内某大型奶牛场年龄超过10月的3623头奶牛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奶牛蹄病的发生规律,并且根据发生规律来制定综合防控措施。结果在这3623头奶牛中,有877头奶牛产生奶牛蹄病,发生率为24.2%,不同年龄的奶牛的奶牛蹄病发病率差异显著,5-7岁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奶牛的奶牛蹄病发病率差异显著,第三季度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次奶牛的奶牛蹄病发病率差异显著,第四季度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奶牛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蹄病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寄生于奶牛体表的有牛毛虱和牛血虱。牛毛虱以牛毛和皮屑为食。牛血虱则吸食血液。当虱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发痒、表现为不安、脱毛、皮肤发炎、牛只贫血、消瘦以及产奶量下降等症状。虽然死亡率很低,但是,由于产奶量下降,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1病原体及生活史奶牛雌毛虱体长约1.5~1.8毫米,雄虱略小于雌虱。头部红色,体部黄白色,其侧缘和背板上的纹带呈赤黄色或赤褐色。头部阔圆,触角3节。常寄生于牛的头顶部、颈部和肩胛部。奶牛血虱,雄虫体小,长约2毫米,雌虫体长达4.75毫米。头部呈五角形,中部最宽,触角位于最宽处,胸部呈扁的长方形,腹部呈椭圆形,每1腹节侧缘有深色隆起。常寄生于奶牛的背部、前胸、头顶及尾根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