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全科门诊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反复喘息患儿39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新生儿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各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采集相关病史及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体质、吸烟接触史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0μg/L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低水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过敏体质及吸烟接触史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婴幼儿喘息发病中的临床评价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的85例住院婴幼儿喘息病人进行研究,对照组为同期患支气管炎、肺炎的18例婴幼儿,血清ECP检测采用Pharmacia公司提供的UniCAP变应原自动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肺功能检测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MasterscreenPaed系列肺功能仪进行潮气分析。结果婴幼儿喘息组血清ECP水平(38.02±3.11)及其亚组喘息反复发作组(72.44±2.14ug/L,P<0.001)、喘息首次发作组(15.14±2.45ug/L,P<0.05)血清ECP水平与对照组(8.71±2.19)比较均明显增高;亚组间比较发现婴幼儿喘息反复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喘息首次发作组血清ECP水平(P<0.001)。且婴幼儿喘息重度持续组血ECP水平(120.23±1.62ug/L)与中度持续组(57.54±2.19;P=0.008)、轻度持续组(43.65±1.74;P=0.001)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近期有复发的患儿其血清ECP水平(128.82±1.82ug/L)要显著高于无复发的患儿(56.23±2.0ug/L;P<0.001);肺功能舒张试验阳性组ECPOD值水平(1412.54±4.07)明显高于舒张试验阴性组(467.74±4.17)。结论血清ECP水平是婴幼儿喘息发作的一个重要的指示性指标,同时对婴幼儿喘息的复发预防具有指导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28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分为初次喘息组(65例)、反复喘息组(83例)和无喘息组(80例)。收集患儿入院当天或次日空腹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MP-IgM,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常见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并且收集患儿特应性体质表现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临床资料。结果初次喘息组和反复喘息组患儿MP感染阳性率及血清TIgE水平高于无喘息组(P〈0.05);反复喘息组患儿sIgE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次喘息组和无喘息组(P〈0.05),且这部分患儿特应性体质表现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与发病密切相关。结论MP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密切相关,MP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过敏原、特应性体质和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婴幼儿喘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全部治愈,且治愈率为100.0%(39/39),住院时间为(9.1±2.3)d,随访2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13%(2/39),而对照组治愈34例,治愈率为87.18%(34/39),住院时间为(15.3±3.7)d,随访2年有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0.77%(12/39),观察组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非常显著,既能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再发喘息的危险因素,研究不同危险因素对再发喘息的影响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病房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492例为研究对象,按毛细支气管炎后是否再次发生喘息分为喘息组(147例)及非喘息组(345例),对入选病例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危险因素,并计算有不同危险因素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发喘息概率。结果本研究纳入的4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随访结果有147例再发喘息(29.9%)。喘息组与非喘息组单因素比较,在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湿疹史、家属报告过敏原阳性、家族哮喘史、一级亲属患过敏性疾病、烟雾接触、病情严重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危险因素有:病情严重、家属报告过敏原阳性、一级亲属患过敏性疾病、烟雾接触(P<0.05)。有以上其中1种危险因素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发喘息率为16.7%~48.3%。同时有以上2种危险因素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发喘息率为33.3%~100%。同时有以上3种危险因素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发喘息率为50%~100%。同时有以上4种危险因素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发喘息率为100%。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再发喘息率处于较高水平。病情严重、家属报告过敏原阳性、有一级亲属患过敏性疾病、有烟雾接触为毛细支气管炎后再次喘息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危险因素越多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率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3个月~3岁同期门诊哮喘患儿58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9例、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组,无心胸疾病正常小儿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功能测定,然后行支气管舒张试验予沙丁胺醇0.5ml\次吸入后15分钟,再次测定潮气呼吸功能,观察各研究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改善率的差异。结果①婴幼儿哮喘组、支气管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Te、TPTEF/Te及VPTEF/Ve明显降低;支气管肺炎组Vt/kg减少,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毛细支气管炎组TPTEF/Te、VPTEF/Ve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均明显降低。②婴幼儿哮喘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Vt/kg增加,TPTEF/Te、VPTEF/V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毛细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婴幼儿哮喘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比较TPTEF/Te、VPTEF/Ve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毛细支气管炎组与支气管肺炎组比较TPTEF/Te、VPTEF/Ve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以TPTEF/Te、VPTEF/Ve任意一个改善率≥15%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灵敏度为34.9%,特异度为81.3%。结论①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适宜于婴幼儿肺功能检测,间接反映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特征;②TPTEF/Te、VPTEF/Ve可以显示气道阻塞;③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TPTEF/Te、VPTEF/Ve的改善率可以为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