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进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 86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面部整形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面部整形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并对比两组面部整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麻醉后,实验组面部整形手术患者麻醉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进行面部整形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时,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改善患者心率,缩短苏醒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麻醉方式采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2 μg/kg舒芬太尼+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2 μg/kg舒芬太尼+2 μg/kg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首次剂量为2 ml,设置背景输注量为2 ml/h,自控输注量0.5 ml/次,自控时间锁定15 min。评价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48 h PCA键按压次数及舒芬术尼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分别为(3.5±1.4)、(4.0±1.5)、(3.2±0.3)、(2.5±0.7),对照组对应时点VAS评分分别为(4.7±1.8)、(5.1±1.7)、(4.9±1.4)、(3.8±1.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 Ramsay评分分别为(2.6±0.4)、(3.1±1.4)、(2.9±0.5)、(3.6±0.3),对照组相应时点分别为(2.2±0.7)、(2.4±1.1)、(2.7±0.2)、(3.2±0.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 PCA键按压次数(20.6±5.4)及舒芬太尼用量(81.75±21.69)μg明显少于对照组按压次数(26.3±4.7)及舒芬太尼用量(101.22±20.38)μg(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7%)与对照组(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面部整形手术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甄选需实施面部整形手术病人74例,予以病人不同麻醉方案,对照组37例开展丙泊酚结合瑞芬太尼:测试组37例实施右美托咪定结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种麻醉方案对面部整形手术病人的镇静、镇痛、呼吸抑制以及术后苏醒、清醒时间方面的影响。结果:测试组在苏醒时间、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呼吸抑制比对照组轻微,在疼痛、镇静评分方面,较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有助于病人尽早苏醒,还可改善机体疼痛程度,对病人呼吸抑制轻微!对面部整形手术病人应用效果确切,符合临床麻醉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收集骨科手术患者 9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 A、 B、 C组三组,每组 30例。 A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3 μg/kg; B组术后给予 DEX(1.5μg/kg)联合舒芬太尼 2μg/kg; C组术后给予 DEX(1.5μg/kg)联合舒芬太尼 1μg/kg。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术后 2h(T0)、 12(T1)、 24h (T2)、 48h(T3)的疼痛程度和 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 C组 T1、 T2、 T3的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 A组 (P< 0.05), B组、 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A组 (P< 0.05)。结论: DEX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能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的使用量,降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外科及肛肠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94例,年龄33~81岁,体重48~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7):常规麻醉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D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μg/kg 15 min,随后以0.5 μg·kg-1·h-1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于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输注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T2)和术后7 d(T3)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细菌内毒素(BT)、TNF-α及IL-6浓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R组比较,D组T1,2时血清DAO、D-LAC、BT、TNF-α及IL-6浓度降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需呼吸循环支持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局麻在颅骨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进行颅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共 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 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麻组,对照组予以单纯局麻,比较 2个实验小组的 MAP、 HR、 SPO2 变化和手术时间。结果:经过 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结果表明,研究组的 BP、 HR变化比对照组更为稳定,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颅骨钻孔引流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局麻,可以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且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胃癌根治术患者开展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的价值 。 方法: 取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5 月间 接收 100 例 胃癌根治术患者 研究 以 随机法 分为 2 组, 对照组 ( n=50 依托咪酯麻醉) ,试验组 ( n=50 右美托咪定 + 依托咪酯麻醉) ,对比疼痛程度、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 。 结果 : 试验组疼痛程度 较对照组低 , P <0.05 。 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 。 试验组血流动力学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开展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效果更理想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麻醉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应用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 2016 年 6 月— 2018 年 5 月时间内在我院患有 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中选取 60 例作为本次调研对象然后将 60 名患者按数字 随机 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0 例术期使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麻醉。 对照组 30 例术期给予单纯的局部麻醉。观察并记录不同方法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静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存在着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麻醉针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恢复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内镜检查中实施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本次对2020.7-2020.9期间我院进行支气管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抽取,例数为82,采取双盲法实现患者分组,研讨组(组内例数:41)实现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常规组(组内例数:41)实现丙泊酚麻醉,两组通过对比HR、不良反应进行麻醉效果分析。结果:对研讨组、常规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研究,研讨组不良反应比较情况显示优(P<0.05),两组患者T1、T2、T3、T4时期心率指标存在差异,研讨组心率指标更加稳定(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支气管内镜检查中麻醉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初次行MECT的患者16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40):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1组、D2组、D3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D1组、D2组和D3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0.4、0.6 μg/kg,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10 min后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和琥珀胆碱0.5mg/kg。于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0)、MECT结束后1 min(T1)时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丙泊酚用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癫痫持续发作时间和能量抵制指数。结果与C组比较,D1组、D2组、D3组T4时血浆E和NE浓度降低,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与D2组比较,D1组T1时血浆E和NE浓度升高,D3组T1时血浆E和NE浓度降低(P<0.05);D3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余3组(P<0.05)。4组癫痫持续发作时间和能量抑制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1.0 mg/kg用于MECT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为0.4 μg/kg。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应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以"burns、dexmedetomidine、ketamine、dressing"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烧伤、烫伤、热力伤、换药"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镇静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局指标为给药后5 min收缩压、苏醒躁动评分、氯胺酮用量、换药耗时、体动/苏醒时间、疼痛评分、换药开始10 min及换药后1 h Ramsay镇静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精神神经症状、恶心呕吐次数、恶心呕吐评分。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统计软件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396例烧伤患者,包括同时接受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镇静镇痛的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患者198例、仅接受氯胺酮镇静镇痛的单纯氯胺酮组患者198例。纳入的7项研究偏倚风险均不确定。与单纯氯胺酮组比较,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患者给药后5 min收缩压、苏醒躁动评分、恶心呕吐评分明显降低,标准化均数差=-13.89、-0.84、-0.99(95%置信区间=-20.89~-6.89、-1.17~-0.52、-1.31~-0.68,P<0.01);换药开始10 min与换药后1 h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标准化均数差=1.53、0.72(95%置信区间=1.05~2.02、0.13~1.31,P<0.05或P<0.01);精神神经症状、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减少,相对危险度=0.20、0.16(95%置信区间=0.07~0.58、0.05~0.58,P<0.01)。2组患者氯胺酮用量、换药耗时、体动/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相近。换药耗时、氯胺酮用量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其他指标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应用氯胺酮,在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可以减少躁动、恶心呕吐及精神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稳定血压,提升镇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