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实验室常用质量监控指标。方法:选取核酸检测实验室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实验室核酸检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相关原理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过程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分析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检验价值以及相关实验室注意内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两个月时间内(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对患者所检测的咽拭子(共计10000例),对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式进行临床检测工作,进而分析其临床检测价值。结果: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例数为13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例数为9987例,为此阳性率为0.13%。结论:及时开展2019-nCoV核酸检测工作尤为关键,荧光实时定量PCR实验室检测方式使用于2019-nCoV核酸检测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及时对等待检测的样本开展检测处理,能够有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与抑制。
简介:摘要病理科常规开展的基因扩增检测工作,主要是基于非传染性组织样本的基因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及进展要求提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符合要求的基因扩增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地承担核酸检测工作。因此尽快评估与改造实验室、明确实验室设施要求与安全规范极为重要。该科室结合实验室设施要求以及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经验,对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设施要求进行分析,为申请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提供指导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箱体图法及峰度法对统一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探寻适合转录介导的扩增发使用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使用外部阳性标准物质,每日随当日血液筛查标本一同进行核酸单人份联检,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峰度法和箱体图法群值检验。结果HBVDNA、HCVRNA外部标准物质经检测95次结果,采用峰度法离群值检验分别发生1次、4次和3次离群;采用箱体图法离群值检测分别发生2次、5次和3次离群;外部标准物质检测值离群时诺华内部质控系统未表现出异常。结论使用外部标准物质进行室内质控,可以增强当批次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且根据实验检测结果是否离群进行分析,推断实验过程是否发生微小变化,对实验质量体系的建立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影响与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对本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调查,详细探究影响因素并探讨质量控制措施。结果:经调查记录显示,近三月实验室室内质控靶标N基因超出x±s有2次;CV=7.67%,靶标ORFlab基因检测超出x±s有3次,CV=5.28%;对环境监测发现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对实验室内检测人员的检测发现N基因CV=7.89%,但检测人员工作年限是否>5年与检测结果无较大相关性,P>0.05;在对试剂的验证检测中,发现高、中、低值对照品的CV值均小于5.0%。结论:从结果来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应积极参考实验室内部质控、环境监测质控、工作人员质控、试剂验证质控等因素。
简介:摘要特定区域的大规模核酸筛查是发现社区潜在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条,评估防控策略、阻断措施和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广州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应急检测专家组在国家和地方性技术指导文件的基础上,总结气膜实验室和全集成车载移动实验室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应急大筛查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融合最新的检测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联合编写《大规模多场景移动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应急检测专家共识》,分别从总体规划、标本采集运输与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管理、安全管理、资源保障五个方面为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医疗与疾控机构以及第三方检验机构,提供一个实用、科学、规范的参考组织方案,向国内外推广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筛查统筹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简介:乙肝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乙肝患者可能因为各类途径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会破坏乙肝患者的肝脏及免疫功能,如果长期患病,就会诱发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就目前而言,临床上找不到治疗乙肝的方法,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乙肝,进而大大降低发病的概率。乙肝病毒感染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世界上的百分之五的人口已出现慢性感染症状,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将由最初的慢性乙型肝炎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由此可见,想要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就需从根源入手,及时检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鉴于部分研究人员在此方面已进行深入探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所以医者需基于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工作。如此,才可及时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才能及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