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集束化护理对小儿手术室低体温的预防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术中30min、术中1h的体温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术中30min、术中1h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室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患儿体温过低,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后期恢复,护理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在临床手术开展的同时,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1。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低体温发生的各种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小儿围术期患儿实施体温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儿共计120例,根据实施体温管理干预手段与否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患儿采取综合保温干预手段,针对对照组则采取传统围术期护理手段,完成阶段性护理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直肠温度变化情况、寒战与苏醒延迟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直肠温度稳定性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针对小儿围术期患儿采取体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体温水平,改善预后表现,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期间行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择期全麻开腹手术的病人80例,根据护理对策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低体温护理,注意术中保暖,术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术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为60%,躁动发生率为50%,均明显高于干预组的5%和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观察指标方面,对照组引流量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大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护理可以明显降低病人寒战、躁动发生率,缩短麻醉后清醒时间,降低引流量,对于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间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体温,而围术期由于各种原因使该平衡破坏,常导致病人处于轻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4.0℃~36.4℃)的状态。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器官低灌注时),低体温可以降低组织的耗氧量从而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对于普通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围术期低体温对机体各系统有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围手术期病人低体温的原因以及低体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并对各类保温护理措施加以详述,提出复合保温是防治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重要方法。无论是应用什么样的保温措施,既要保证利于手术,也要让患者舒适,感受到细心细致的护理温暖,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服务精神。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中患者低体温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的90例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C组和E组,其中针对C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针对E组则施以低体温护理措施。统计并观测术前、术中和术后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并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继而评价不同护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术中和术后的体温监测结果,E组患者明显高于C组患者,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低体温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的不良情况,这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都是十分有利的,且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