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及心理弹性现状。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0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总平均分为(58.71±11.34)分,其中坚韧维度平均(29.15±8.73)分、自强维度平均(19.08±5.32)分、乐观维度平均(9.83±3.64)分,低于国内常模心理弹性平均分(65.40±13.90)分。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付费方式、并发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是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P<0.05);将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放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SAS及SDS均是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与治疗,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是改善患者心理弹性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与治疗情况,分析此疗法疼痛情况及镇痛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患者基于治疗方法的差别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为介入治疗组采用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为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各有患者25例。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疼痛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常规治疗组的疼痛发生率为40.00%,其中重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5例,轻度疼痛1例;介入治疗组的疼痛发生率为12.00%,其中重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1例,轻度疼痛1例,介入治疗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介入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其中效果显著患者15例,治疗有效患者9例,治疗无效患者1例;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其中效果显著患者8例,治疗有效患者10例,治疗无效患者7例,介入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取得较好镇痛效果的同时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目前,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是CNS受累的金标准,但其灵敏度较低。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MFC)显示出比CSF细胞学更高的灵敏度。CSF细胞学检查阴性而MFC阳性的隐匿性CNS累及,同显性CNS累及一样,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高风险相关。然而,由于CSF标本的特殊性——细胞数量少、活性低、干扰细胞多等因素,使得CSF的MFC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亟须规范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SF的MFC检测。明确标本运送、抗体选择、阳性阈值设定等方面的标准措施,并规范报告分析、加强人员培训。这些措施将大大提高MFC在诊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NS累及中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循证护理,探究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时间段,总共筛选出44例血液透析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所有患者对半划分,其中22例归为A组(观察组),另外22例归为B组(对照组)。对B组患者实行普通护理,对A组患者则实行循证护理模式,就两组中产生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及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等作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A组中产生并发症的患者人数相对较少,且A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较高,与B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所发挥的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近年来,中心静脉通路(central venous access,PICC)以其成功率高、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肿瘤化疗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手术,往往导致血液并发症和肿瘤,疾病本身具有出血、感染和血管系统改变的特点,增加了PIC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就血癌的典型并发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抑郁与焦虑等负性情绪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2018年4~10月入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完成PHQ-9抑郁症及GAD-7焦虑症筛查量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Q-9量表总分与饮酒情况(χ2=8.86,P=0.031)、吸烟情况(χ2=18.65,P=0.000)、对疾病了解程度(χ2=13.64,P=0.001)呈现出显著性差异。GAD量表总分与共同生活者(χ2=14.42,P=0.013),吸烟情况(χ2=14.53,P=0.002)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出现负性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共同生活者以及对疾病了解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T-NUP214融合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的24例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T-ALL 13例,B-ALL 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T/髓混合急性白血病2例。13例T-ALL患者免疫表型以CD3+CD2-为主要特征,73.3%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标志表达,85.7%的AML患者表达CD7。24例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91.7%。全部患者均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24个月,AML和ALL的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85.7%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比较13例SET-NUP214阳性与62例SET-NUP214阴性T-ALL患者的疗效,诱导化疗CR率分别为92.3%和93.5%(P=0.445),诱导化疗4周CR率分别为69.2%和72.6%(P=0.1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SET-NUP214阳性T-ALL患者的3年RFS率(38.5%)明显低于SET-NUP214阴性T-ALL患者(66.4%)(P=0.028)。结论SET-NUP214融合基因主要见于T细胞源性血液肿瘤,伴SET-NUP214融合基因T-ALL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T-NUP214融合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的24例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T-ALL 13例,B-ALL 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T/髓混合急性白血病2例。13例T-ALL患者免疫表型以CD3+CD2-为主要特征,73.3%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标志表达,85.7%的AML患者表达CD7。24例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91.7%。全部患者均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24个月,AML和ALL的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85.7%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比较13例SET-NUP214阳性与62例SET-NUP214阴性T-ALL患者的疗效,诱导化疗CR率分别为92.3%和93.5%(P=0.445),诱导化疗4周CR率分别为69.2%和72.6%(P=0.1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SET-NUP214阳性T-ALL患者的3年RFS率(38.5%)明显低于SET-NUP214阴性T-ALL患者(66.4%)(P=0.028)。结论SET-NUP214融合基因主要见于T细胞源性血液肿瘤,伴SET-NUP214融合基因T-ALL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颞骨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具有较强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国际公认的临床分期和规范化的诊疗方案。由于颞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故影像学检查(颞骨高分辨CT和MRI增强)对明确肿瘤部位、范围及性质至关重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尽可能取得安全切缘。早期患者应行颞骨侧切除+腮腺浅叶切除,晚期患者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需要辅助放化疗以期获得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