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代两京乡试中字号专额制的始行年代,依可靠的文献记载分析,当在嘉靖十三年。字号之成立,是为应对当时两京乡试中监生应试者增多而采取的对策。隆庆元年之後,字号的取额基本固定,在北阐中大体为三十五名,南京一般不及然亦相差不远。专额制确立後两京乡试中的监生取数明显增多,其中又以浙江籍士人表现优异,成为这个制度最大的获益者。随着监生中额的固定,南北两京关於字号的议论渐多。南京由於不及三十五之数而致力於恢复这个“旧额”;北京方面,一是北方籍官员希望在字号中额中根据南北籍贯分出定额,二是围绕畿内在籍监生应否编入字号出现的科场弹劾案。

  • 标签: 皿字号 始行年代 监生 生员 籍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我院40名护士为观察对象,在集中输液或采血过程中利用一次性培养收集使用后的针头并在输液或采血结束后直接丢弃于锐器盒内,分别统计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之前(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之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针刺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35%,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7.5%,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0383,P=0.0026)。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简便可行,消耗少,效果佳,可有效保护护士避免出现针刺伤害。

  • 标签: 一次性培养皿 针刺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比较3种菌落总数测试纸片和平计数法检测水中菌落总数结果的差异,探讨纸片法在检测水中菌落总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种菌落总数测试纸片和平法分别对3种标准菌株、1个质控样和10份生活饮用水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在质控样品检测中,HK纸片和其他方法相差较大;在3种标准菌株和10份生活饮用水样检测中,四种方法差异不明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纸片法在水质检验中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强的特点,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纸片法 平皿计数法 水质检验 菌落总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市售的即用型培养不同批次的培养暴露一定时间后,根据其培养的失水率和适用性结果,以证明单个即用平连续采样最长4小时仍满足微生物生长要求。方法:采用3个批次,φ90mm,装量为25ml即用TSA平,在风速较大的A级区域模拟日常沉降菌分别连续采样0.5h、1h、2h、3h、4h、5h后测试不同时间段失水率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进行适用性检查;结果表面最长暴露5h失水率最大为15.44%,暴露5h后微生物生长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即用平暴露4小时内能满足微生物生长。

  • 标签: 即用平皿 失水率 适用性
  • 简介:以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2007—2015年的蒸发蒸发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影响蒸发蒸发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年尺度下,温度、水汽压、气压和日照时数是影响蒸发蒸发量的主要因子;季节尺度下,影响蒸发蒸发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春季受日照时数和温度的影响,夏季受温度和气压的影响,秋季和冬季受日照时数和水汽压的影响;月尺度下,温度、日照时数、气压是影响蒸发蒸发的重要因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蒸发蒸发的预测公式,预测的相对误差为0.45%~90%,均方根误差为5.56mm。

  • 标签: 长武塬区 蒸发皿蒸发量 关联度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子
  • 简介:蒸发是水循环中受下垫面状况和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气候因子,同时也是地面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青藏高原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及热量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青藏高原西藏地区蒸发蒸发量时间与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蒸发的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蒸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即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0.03℃/a),蒸发蒸发量呈下降趋势(-1.98mm/a).西藏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性比较大,年平均蒸发潜力变化范围从1400~2600mm、变化趋势从-16~20mm/a不等;整个西藏地区蒸发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显著,气温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对蒸发蒸发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对蒸发蒸发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月尺度上气温是蒸发蒸发量变化的决定因素,但从年尺度分析结果看,风速和日照时数对于蒸发蒸发量的影响是导致蒸发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下垫面条件及区域气候条件的不同,各因素对蒸发蒸发量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很大.西藏地区蒸发蒸发量的减少意味着区域水循环速度的变慢,由此对于全球水气循环造成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蒸发量 气温 风速 日照时数 冻土 青藏高原
  • 简介:摘要:选择两种直径的铝检测乳制品中总固形物,通过检测结果分析铝直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标签: 乳制品 铝皿 直径 总固形物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逐日蒸发蒸发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和相关性方法分析了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蒸发蒸发量(PanEvaporation,E)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蒸发蒸发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呈"高—低—高—低"的年代际变化,E整体呈减少的趋势(P〈0.01),减少幅度为62.4mm/10a,E累积减少了312.0mm。近50a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四季蒸发蒸发量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时间分布,冬季和夏季E的减少幅度较大(P〈0.01),春季E的减少幅度较小(P〈0.05),秋季E的减少幅度不明显(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E累积减少了81.5mm、182.5mm、28.5mm和198.0mm。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年蒸发蒸发量减少与平均风速减小和平均相对湿度增大有关,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无关;四季蒸发蒸发量减少是由气温升高(降低)、日照时数减少、降水量增加(减少)、平均风速减小和平均相对湿度增大共同造成的,春季、秋季E受气温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小。

  • 标签: 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 蒸发皿蒸发量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接触式培养和棉拭子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人员在配置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手套表面进行采样、培养、技术,并将医护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接触式培养、对照组棉拭子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暴露时间10分钟细菌阳性率25.00%低于对照组、20分钟、30分钟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菌落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细菌较少情况下,实施接触式培养进行手套表面细菌检测具有显著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接触式培养皿 棉拭子 手套表面细菌 检测
  • 简介: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从估算模型和统计角度计算分析了该流域参考蒸散量及蒸发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过去50a石羊河流域蒸散发呈增加趋势,个别站点达极显著水平(p<0.01),1960~2009年和1970~2009年不同时段的选择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估算模型理论分析认为桑斯威特法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率主要由气温决定,蒸发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则是辐射、气温、风速及空气饱和差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相关分析和突变检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过去50a石羊河流域蒸发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空气饱和差。

  • 标签: 参考蒸散量 蒸发皿蒸发量 石羊河流域 彭曼蒙蒂斯公式 桑斯威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采用治林联合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单纯派瑞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治林联合派瑞松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林联合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理想,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皿治林 派瑞松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以水质挥发酚的测定为研究对象,主要验证了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时,不同光程长度比色所测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利用黄河流域内61个气象站逐月观测资料,使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19612010年黄河流域小型蒸发蒸发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用SVD和多元回归方法检测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年蒸发蒸发量在1961-2010年显著下降,四季中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显著,年和春、夏季蒸发量均征1979年发生突变.上、中、下游的年蒸发量变化率分别为-2.38mm/a、-2.35mm/a、-8.35mm/a,下游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变化分布上,年和春、夏季蒸发蒸发量均在黄河流域河源地区、河套地区西部及北部、河南北部有显著下降趋势,在河套地区东部呈显著上升趋势.利用SVD分析发现蒸发量的空间变化与不同因子作用有着显著关联,通过对不同区域内各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流域内蒸发量上升的地区主要是由气温上升所引起,而下降的地区则与风速减小有关.

  • 标签: 蒸发量 变化趋势 影响因子 黄河流域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青海省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高原近50a蒸发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采用偏相关及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青海高原蒸发蒸发量变化的气候成因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青海高原蒸发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它是热力、水分、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三类因子中,动力及水分因子对蒸发蒸发量的影响较大,而热力因子相对较小;区域分析表明,影响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蒸发量的主导因子为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三江源区为相对湿度,而唐古拉山区为气温日较差。通过分析黄河上游可能蒸散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关系发现,蒸散量对地表水资源的负效应十分显著,其中夏季蒸散量对平均流量的影响最显著,而秋季平均流量对蒸散量的响应最敏感。

  • 标签: 潜在蒸散量 平均流量 Mann—kendall检验
  • 简介:【摘要】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微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培养艺术是微生物的艺术呈现方式,人们通过培养艺术更加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微观世界。本文从“画布”的描绘、“颜料”的积累、“画笔”的选择以及“绘画”技巧等方面,探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应用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微生物 培养皿艺术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