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敷及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马铃薯外敷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从药物外渗时用冰敷及马铃薯外敷每30~60分钟交替连续6小时,再用马铃薯外敷,1天2次,一次30~60分钟,连用2天。对照组患者不用冰敷,只用马铃薯外敷,1天2次,一次30~60分钟,连用3天。于治疗后第3,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肿胀,疼痛,皮下淤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第3,7天的各观察指标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敷及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局部肿胀,皮下淤血消退快,疼痛减轻。治疗效果满意,无静脉炎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研究中药浴足联合药物外敷用于急性痛风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常规西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中药浴足及药物外敷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性痛风患者疼痛控制、临床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急性痛风患者24小时内疼痛控制率及症状缓解率93.33%较对照组76.67%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浴足联合药物外敷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显著,既能控制疼痛,又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药物经济学效益好,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产妇乳汁淤积的效果及对乳房胀痛、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临沂市中医医院产科分娩后乳汁淤积的产妇124例,年龄22~35(27.85±2.10)岁,孕周36~41(38.16±1.28)周,初产妇94例,经产妇30例,阴道分娩102例,剖宫产22例。根据信封密封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毛巾热敷+吸奶器吸乳,观察组采用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产妇干预疗效、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情况。产妇年龄、孕周及乳房胀痛评分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疗效、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对比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Z),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96.77%(60/62)比85.48%(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6,P=0.038)。干预后,观察组乳房胀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2.21±1.36)分比(3.01±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8,P=0.001)。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6,P=0.013)。结论中医药物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乳汁淤积、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
简介:摘 要:本文阐述了药物外渗伤口的护理,为护理人员规范落实静脉输液、预防并正确处理药物外渗、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处理药物外渗伤口提供参考。
简介: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外渗,渗漏到皮下组织中。是肿瘤患者行化疗时的常见并发症,外渗对机体的影响因药物的种类不同,渗出药物量的多少而异。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因化疗药外渗轻者引起红斑、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溃疡经久不愈,可深及肌腱及关节。特别是起泡性化疗药,一旦外渗,局部组织坏死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很大心理和生理负担。1临床资料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住化疗患者354例,发生外渗的13例,其中起泡性药物外渗4例,刺激性化疗药外渗7例,发生组织坏死者3例,最严重的1例外渗发生在下肢,经外科处理后2个月痊愈。2外渗现象和局部毒性的分类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后引起局部毒性的差异,可分为起泡性和刺激性两大类。2.1起泡性化疗药是指外渗后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常见药物有: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氮芥,胺苯丫啶等。2.2刺激性化疗药物是指药物外渗后引起局部肿胀,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顺铂、足叶乙甙、氟尿嘧啶、甲氨碟呤、紫杉醇、环磷酰胺等。3化疗药渗漏的临床表现依据化疗药种类和渗漏量不同而表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分两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