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眼球外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363例(363眼)开放性眼球外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开放性眼球外伤在CT图像上显示眼球变形,体积增大、缩小或正常,可显示玻璃体积血、晶状体损伤、脉络膜脱离、眼内异物、眼眶骨折及眼外肌损伤等,其中271例(74.66%)显示眼球破裂口的位置。经治疗220例(60.61%)保留眼球,143例(39.39%)摘除眼球。玻璃体积血程度、伴发脉络膜脱离、骨折和术前视力差是眼球摘除的危险因素,其中重度积血与伴发骨折者眼球摘除的可能性是无积血者的66.715倍[OR=66.715,95%CI(8.169,544.852)]、无骨折者的2.426倍[OR=2.426,95%CI(1.109,5.308)]。结论CT可以对开放性眼球外伤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可以较好地显示破裂伤口位置,对眼球及眼眶并发损伤的诊断准确而全面,能够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眼球外伤一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46例开放性眼球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一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患者平均视力为(0.22±0.26),术后平均视力为(0.44±0.36),术前术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无光感7眼,光感~0.0118眼,0.02~0.0410眼,0.05~0.095眼,0.1~0.24眼,≥0.32眼,一期手术后,视力无光感2眼,光感~0.016眼,0.02~0.048眼,0.05~0.0910眼,0.1~0.29眼,≥0.311眼。结论开放性眼球外伤患者进行正确的一期手术之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后续治疗可更顺利开展,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可得到有效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致伤部位、诊疗方式等对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60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致伤原因、致伤部位、致伤类型、就诊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特点。结果260例眼外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因素为生活劳动致伤,占比45.4%;在伤后24h内就诊的患者,其预后视力在0.05以上者最多占比54.4%,且感染最少占比3.8%;I区损伤最多,且预后视力在0.3以上者最多占比45.8%;手术方式以单纯角膜缝合为主。结论开放性眼外伤的致伤因素大多为生产生活劳动所致,影像预后视力的因素与就诊时间、致伤类型、致伤部位等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开放性眼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护理情况。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开放性眼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对症治疗和缓解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结果观察组开放性眼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开放性眼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开放性眼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中,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及其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确定性急症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中,53例成功治愈,1例患者因大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治愈率88.3%。6例患者术后切口受到感染,2例患者术后腹腔受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3.2%。6例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均良好治愈,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切口感染治愈率为100%。结论对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患者腹部脏器的损伤情况,对于患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腹腔镜在腹部开放性手术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患者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式。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有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接受治疗,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结果接受确定性急症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中,53例成功治愈,1例患者因大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治愈率88.3%。6例患者术后切口受到感染,2例患者术后腹腔受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3.2%。6例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均良好治愈,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切口感染治愈率为100%。结论为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需要对其脏器损伤情况进行了解和判断,能够很好的帮助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腹腔镜应用于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临床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医疗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穿刺术结合开腹手术在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优化治疗方案。方法: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本院普外科共纳入74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先行腹腔穿刺术,再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59%(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2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8.11%(3/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78±x)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35±x)天(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治疗中,腹腔穿刺术结合开腹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更短的住院时间。此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关注于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临床治疗,旨在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效果。这项研究的结果有望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次研究,纳入了我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诊治的70例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考虑到严谨性和准确性,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跟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腹腔穿刺术进行治疗,并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开腹手术进行进一步治疗。这种治疗策略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并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及时采取必要的手术措施以恢复患者的健康。根据研究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结果:根据数据结果显示,经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包括显效14.29%和有效45.17%。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包括显效48.57%和有效4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共计10例,包括肠粘连和感染各4例,以及出血2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共计2例,分别为肠粘连和出血各1例。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将腹腔穿刺术与开腹手术相结合应用于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治疗可以取得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好的效果。该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还能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速度。这就意味着,采用腹腔穿刺术结合必要的开腹手术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