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清远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处方与住院医嘱的情况,通过处方点评、持续改进和有效干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等间隔方式,分别抽取我院2012—2016年门、急诊处方12654、13865、15632、17364、18105张;每年随机抽取住院医嘱800条,利用统计软件及专业技术人员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抽查的处方进行逐一分析。结果:5年间共抽取门诊处方77620张,住院医嘱4000条。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3.2%降至15.5%,注射剂使用率由16.5%降至10.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变化不大,处方平均销售金额由137.3元降至110.2元。通过处方点评及持续改进,不合理处方数由2373张(占18.8%)下降至563张(占3.1%);不合理处方主要类型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三类不合理处方中,除超常处方2016年较2015年增加外,其余不合理处方数均逐年降低。住院医嘱中,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药品选择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预防用药不适宜,2012—2016年各种不合理医嘱数均明显降低。结论:处方点评工作是提高处方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的必要手段,通过加强处方审核与合理用药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药师专业优势,对不合理处方实施有效干预,可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肿瘤内科、呼吸内科及普外科1200份肿瘤住院患者的病历,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对病历医嘱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合理病历为972份(81%),不合理病历228份(19%).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溶媒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用药等.结论通过对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点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探讨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以下简称"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发现的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药品说明书等参考文献为依据,对我院2016年28万条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医嘱进行审核,分析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8万条静脉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3279条,不合理用药率为1.17%,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在溶剂选择不当(1746条)、药物配制浓度不当(625条)、用量超过最高剂量(124条)、给药途径错误(109条)、存在配伍禁忌(338条)等方面。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了干预。结论:药师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医嘱进行集中审核及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静脉用药的合理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将随机的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模式,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或者是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通过护理与治疗后,对照组病人遵医嘱行为显著差于实验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能够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患者因愚昧无知、心理恐惧等原因导致的不完全遵医行为,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继而保证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静脉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情况,保证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PIVAS用药医嘱资料及电子处方,结合相关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存在超说明用药情况,在判断用药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统计。结果420例不合理用药医嘱中,208例超剂量用药,占比49.5%,比例最高。超溶媒用药医嘱共106例,占比26.3%。超配置浓度用药53例,占比12.6%。超给药途径用药23例,占比5.5%。超适用人群17例,占比4.0%,13例超适应症用药,占比为3.0%。结论我院PIVAS超说明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用药安全隐患,引发了一定的医疗纠纷,PIVAS审方药师要严格的审核相关用药医嘱,尽量避免或减少超说明用药问题的出现,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分析住院病人注射用兰索拉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评估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357例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用药目的、用药频次、疗程、有无适应证等资料,制定用药评价标准,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临床使用安全风险及注意点。结果:357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医嘱235例(65.8%),显示存在滥用、过度使用和不规范使用情况,主要问题为无适应证用药和超疗程用药,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医嘱开具、医嘱审核、输注过程三个环节。结论:需通过培训教育、加强医嘱审核、提高质控强度等多种举措,消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嘱点评中发现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临床药师中药注射剂点评和常规用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例数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适应证不适宜1例,剂量不准确1例,溶媒不当0例,输注浓度过高0例,总计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适应证不适宜3例,剂量不准确2例,溶媒不当2例,输注浓度过高2例,总计1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服务满意13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8%;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7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中药药剂点评能够显著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责任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的类型,及时构建责任药师制度,进一步对比评价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结果干预前,溶剂种类不合理、溶剂体积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以及其他发生率分别为0.027%、0.087%、0.049%、0.011%、0.008%、0.009%;干预后,上述6项不合理指标发生率分别为0.012%、0.040%、0.021%、0.005%、0.001%、0.001%;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项不合理指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药师制度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显著,能够降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进一步使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