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复苏法是对心脏骤停患者一种新的复苏方法,它的提出在急救历程中起着颠覆性作用的观念改革。本文结合有效数据,分析复苏的新进展。

  • 标签: 心脑复苏心肺复苏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2例急性心肌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治疗组心肺复苏后即静注尿激酶120-200万U、链激酶150万U或rt-PA50mg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心肺复苏除溶栓外治疗。结果治疗组12例溶栓后83%再通,住院死亡17%。对照组10例48小时无一存活。两组急救存活具有明显差异性(P<0.001)。结论在不具备急诊血管重建的医院,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肺复苏溶栓治疗能明显提升住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肺复苏 溶栓治疗
  • 作者: 王立祥 刘中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39,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上海 10000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心肺复苏后即静注尿激酶120~200万U、链激酶150万U或rt-PA50mg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心肺复苏后不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12例溶栓后83%再通,住院死亡17%。对照组10例48小时无一存活。两组急救存活具有明显差异性(P<0.001)。结论在不具备急诊血管重建的医院,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肺复苏溶栓治疗能明显提升住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肺复苏 溶栓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81-01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急性梗心肺复苏后的溶栓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84例急性梗患者,均实施心肺复苏,纳入时间为 2016年 5月 -2018年 2月。将其随机分为 2组:常规治疗 42例作为对照组,溶栓治疗 42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2.8%,高于对照组的 73.8%;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7.1%,低于对照组的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梗患者心肺复苏后,实施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能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肺复苏 溶栓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前天气渐冷,已进入冬季,随着季节的改变,气温降低,脑血管病在我们科已是越来越多。但从今年十月以后,尤其是近一段时间,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出血,在我科EICU,陡然增加,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使我们对脑卒中的并发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诸多并发症中,尤以脑-综合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借此机会给大家复习一下脑-综合征。同时也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脑-综合征时一些少见异常心电图改变的新知识和复苏中的一些个人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给予指正

  • 标签: 脑一心综合征 少见心电图诊断 复苏体会
  • 简介:急性梗(AMI)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如不及时抢救,猝死率极高。故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对患者至关重要。我院2014年3月成功抢救1例急性梗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冠心病史3年,于2014年3月突发胸闷,气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复苏
  • 简介:摘要产时电子胎监护是一种评估胎儿宫内状态的手段,Ⅱ类监护图形是可疑胎监护图形,在临床常见,表现形式多样,且不典型,提示胎儿在宫内可疑窘迫,对于该类图形,需正确识别和解读,进行必要的临床干预(如宫内复苏)及后续的再评估。本文重点介绍各种宫内复苏方法及对各种复苏方法的评价。

  • 标签: Ⅱ类胎心监护 宫内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9月收治的搏骤停患者36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并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影响患者心肺复苏的因素和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中有12例抢救存活,其余患者死亡,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后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结论患者的年龄、发病原因和心肺复苏时间等是影响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患者进行预后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在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肺复苏仪对搏骤停患者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为医学的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搏骤停的患者,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分别采用心肺复苏仪和人工心肺复苏措施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收缩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虽然在成功率方面没有显著效果,但是能够减少对患者的脑缺血性损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脑缺血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ICU外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56例外科心脏骤停患者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肺复苏,按照入住ICU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配合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28例配合施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复苏成功率比较,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预后优良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P<0.05)。此外,试验组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ICU外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复苏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ICU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内外呼吸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怎样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呼吸搏骤停患者,按照院内及院外两组。院前38例,院内26例,均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给与抢救,评估心肺复苏的抢救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原因。结果64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19例(30%),失败45(70%)例,院前复苏3例(16%),院内复苏16例(84%),根据者发生地点、复苏时间、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肾上腺素用量、通路建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成功率与发病地点、通路建立时间、病因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呼吸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氢对大鼠搏骤停-心肺复苏后海马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20)、搏骤停-心肺复苏组(CPR组,n=35)和富氢液组(H2组,n=35)。采用经食管电击法制备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Sham组于只进行股动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等操作。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ROSC后6和12 h时,H2组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2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ROSC后1和3 d时行神经功能评分。Sham组气管插管后即刻,CPR组和H2组分别于ROSC后6 h、1、2和3 d时,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和胞浆CIRP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PR组和H2组ROSC后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降低,CPR组ROSC后1、2及3 d时胞核CIRP表达下调,ROSC后1和2 d时胞浆CIRP表达上调,H2组ROSC后各时点胞核CIRP表达下调,ROSC后2和3 d时胞浆CIRP表达下调(P<0.05);与CPR组比较,H2组ROSC后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升高,ROSC后6 h时胞核CIRP下调,ROSC后1和2 d时胞浆CIRP表达下调(P<0.05)。结论氢减轻大鼠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CIRR表达有关。

  • 标签: 心脏停搏,人工 心肺复苏术 RNA结合蛋白质类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6例搏骤停患者。对照组实施心肺复苏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同时运用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94%比参照组的78.79%要高(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3.03%低于参照组9.09%(P<0.05)。心肺复苏预后影响主要因素为病因、年龄以及搏骤停至复苏开始时间。结论对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运用护理干预,预后效果理想。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期,从而提升复苏成功率,同时注重复苏后的护理,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影响因素与护理
  • 简介: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6年7月间对4例因电击导致长时间搏停止者,成功地进行了心肺复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例均为男性,既往体健;年龄26~36岁,平均30.5岁。均接触交流电,电压1例为35千伏,3例为220伏;其中1例触电后溺水,1例从2.5米高处坠

  • 标签: 心搏停止 心肺复苏 长时间 青岛医学院 心室停搏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搏骤停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56例呼吸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抢救,观察组按照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搏、恢复自主呼吸、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心肌损伤、吸入性肺炎、血气胸、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版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搏骤停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诊呼吸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新指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急救心脏骤停126例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组)、气管插管通气法(气管插管通气组)、气囊面罩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组)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实施心肺复苏后3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以及存活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气囊面罩通气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人工呼吸组和气管插管通气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实施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及死亡率均有明显改善,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法.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院前急救;影响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andclinicalvalueoftheapplicationofdifferent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programinthetreatmentofcardiaca(rrestpatients.Methods126patientsweredividedinto3groups,42casesineachgroup,casesineachgroup,casesweretreatedbymouthtomouthresuscitationCPR),endotrachealintubationandventilation,andtherecoveryrate,survivalrateandmortalitywerecomparedbetween3groups.Results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heartrate,recoveryrate,survivalrateandmortalityrateoftheventil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artificialrespirationgroupandendotrachealintubationgroup,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hreegroups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hefirstaidofthehospital,thepaGtientswithcardiacarrestwerecarriedoutbyusingthemethodofairbagmaskventilation,and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heartrate,selfcirculationandmortalKiteyywweorredssignificantlyimproved.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ardiacarrest;Prehospitalcare;Influence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1-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