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阐释心肌桥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员心脏的特点,分析了心肌桥可能引起急性冠脉综合症、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尤其是在运动情况下,心肌缺氧缺血等情况会较为明显。而心律失常在长期从事严格运动训练的运动员中时有发生。研究认为,在运动员选材中应将心肌桥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心肌桥 运动员心脏 心律失常 运动员选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系统性研究指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诱发的可逆性心肌功能障碍与临床心肌顿抑所出现的心室功能障碍过程有明显的相似性。目的:试图将运动心肌顿抑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为大强度运动运动风险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196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与运动心肌顿抑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检索关键词"exercise,myocardialstunning"OR"exercise-inducedmyocardialstunning"和"运动,心肌顿抑"或"运动心肌顿抑"。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0篇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心肌顿抑是一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相关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现象。关于心肌顿抑和运动训练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对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上。运动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心肌顿抑现象已被证实,且已有研究发现力竭性跑台运动诱发大鼠心肌顿抑现象。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因而,运动训练诱发正常人的运动心肌顿抑现象应该存在。分析结果,运动心肌顿抑现象确实存在,是研究运动风险安全上限的重要概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心肌顿抑 抗氧化剂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运动医学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 简介:运动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普遍出现的生理现象,其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现象。目前,对运动心肌肥大属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末完全阐明。根据文献报导,从血流动力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II)、致心肌肥大因子、遗传因素等对心肌肥大机理作一综述

  • 标签: 运动性心肌肥大 血流动力学 神经内分泌 遗传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造成的损伤,分析其产生机制,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综述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线粒体游离钙、自由基的变化等方面均能够造成损伤。结论:运动训练使心肌线粒体的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可作为判断生物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运动训练 大鼠心肌线粒体
  • 简介:长期适宜的运动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但有研究表明过度运动会损伤心血管功能。运动心肌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在心肌纤维结构变化、心肌细胞自噬以及线粒体形态动力学等方面。应用中,制定运动处方或运动训练都需要科学选择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 标签: 运动强度 心肌细胞
  • 简介:综述了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与线粒体的密切关系,探讨其参与运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线粒体在心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的作用,细胞凋亡过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包括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mPTP)的开放、线粒体膜电位(△ψm)的丧失、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促凋亡蛋白的释放、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Ca^2+超载、Bcl-2家族促进和抑制凋亡蛋白的参与等。

  • 标签: 运动医学 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 线粒体膜间隙 运动 心肌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CT评估心肌桥室壁运动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临床可疑冠心病95例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作室壁运动功能的测定。DSCT诊断24例心肌桥,对其狭窄程度、长度及合并斑块的情况进行测量,与左心室室壁运动改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MB发生率为25.26%,合并壁冠状动脉近端或远端粥样斑块17例。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左室局部功能受损越明显。结论DSCT可更直观显示心肌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标签: CT 双源CT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异常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诊断为非对称性HCM的患者27例作为HCM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静息及运动负荷状态下MCE检查,定量分析两组室间隔各节段的心肌血流灌注参数:平台峰值强度(A值)、曲线上升斜率(β值)及A×β值。根据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将HCM组室间隔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与对照组室间隔的MCE参数进行对比,计算两组的心肌血流量储备值,并分析心肌血流量储备值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的相关性。结果无论静息还是负荷状态下,HCM组室间隔肥厚及非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状态下,HCM组室间隔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均低于非肥厚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心肌血流量储备与LVMI及LVRI呈负相关(r=-0.899、-0.676,均P<0.001)。结论静息与运动负荷状态下,HCM患者的肥厚心肌及非肥厚心肌均存在微循环障碍,其心肌血流量储备与LVMI及LVRI均呈负相关。

  • 标签: 超声造影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微循环 运动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心肌梗死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心衰对照组及心衰运动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将心衰对照组及心衰运动组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时心衰运动组大鼠给予为期8周的跑台有氧运动。于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采用递增负荷跑台实验测定大鼠运动能力,采用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磷酸肌酸(PCr)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细胞呼吸测量仪评估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心衰对照组PCr含量、PCr/ATP比值、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和Ⅱ的耗氧量、左心室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以及递增负荷实验最高跑速、力竭距离和力竭时间等均不及假手术组水平(P<0.05);心衰运动组ATP含量、复合体Ⅰ耗氧量、左心室FS和EF、递增负荷实验最高跑速、力竭距离和力竭时间均显著优于心衰对照组水平(P<0.05),PCr/ATP比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有氧运动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做功能力,表现为心功能及运动能力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ATP水平及改善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有关;另外PCr/ATP比值可能不适合作为评估运动训练对心脏有益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有氧运动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线粒体呼吸
  • 简介:心肌桥综合征是指心脏上有肌桥横在冠状动脉上,导致心电图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样改变。运动性晕厥是指由较剧烈运动诱发的晕厥。两者虽为不同的疾病,但心肌桥综合征可引起运动性晕厥,因此有必要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下面报道的为2例心肌桥综合征引起的运动性晕厥。

  • 标签: 运动性晕厥 心肌桥 综合征 缺血样改变 冠状动脉 运动诱发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梗塞患者运动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运动知识、状态和依从性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对65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肌梗塞患者运动依从性总分为(21.60±1.07)分。影响运动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运动知识水平、对运动的态度、年龄和生活质量(P均<0.05)。结论心肌梗塞患者运动依从性较差,护士应关注患者对运动的依从性以及知识、态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对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教育患者按照合理的运动方法进行锻炼,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心理压力。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脏病 运动疗法 病人依从 影响因素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护理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h进行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照组在绝对卧床1周后,开始接受康复运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死亡、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死亡,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h,对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护理,是安全可行的,且能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运动 早期 安全性 住院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方法:针对40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早期康复运动的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20名病人。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功能指标和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运动 心功能指标
  • 简介:目的:评价^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的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者均行运动负荷MPI和ES-ECG检查。对比分析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结果: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敏感性分别为0.98、0.82;特异性分别为0.85、0.39;准确性分别为0.92、0.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0.62。结论:运动负荷MP1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而ES-ECG是一种较好的筛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检测心肌存活的有效定量和半定量指标。方法对24例临床确诊的亚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经食道超声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用IBS、CK及AQ等指标检测存活心肌。结果①负荷后2D运动记分减少与CK记分增加的变化,相关系数r=0.98。②负荷后AQ值变化无统计意义。③IBS曲线形态、PPI值、SD值在梗死区、正常区及梗死周围区间差别明显。负荷后梗死周围区上述值差异显著。AⅡ值在三个区域间及负荷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负荷后室壁节段CK记分增加≥1;该区PPI=5~10,负荷后增加12~16以上;IBS曲线由平直变成周期性峰—谷幅度明显的曲线,即应考虑此段心肌存活。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心肌组织背向散射强度记分 彩色壁运动记分 心肌存活性
  • 简介:摘要心肌梗死患者的Ⅱ期运动康复是整个运动康复过程的核心阶段,对其疾病康复与预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往较少突出心肌梗死患者Ⅱ期运动康复的变化和重点。本文从心肌梗死患者Ⅱ期运动康复的角度进行概况介绍,综述了心肌梗死患者Ⅱ期运动康复的运动负荷评估方式、运动方式及作用效果几方面的现状及不足,旨在为完善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康复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肌梗死 运动 康复 综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