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995年1月~1999年1月初诊的HCM住院病人32例,皆无高血压病史,且经超声、~(99)Tc心肌显像明确诊断,IVST/LVPW>1.3。男21例、女11例,年龄54.8±11.6岁。梗阻型15例,非梗阻型17例。根据Holter结果分为:Lown’s3级以上(含3级)VR组18例,Lown’s2级以下(含2级)VR组14例。同期入院的EH-LVH患者30例,LVH标准: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25g/m~2(男)或>120g/m~2(女)。男19例、女

  • 标签: 心肌病 心肌肥厚 QT间期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cTn-I、Mb法国BIOMERIEUX型号mini检测;CK-MB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LX20检测。对35例健康对照者、35例AMI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Mb、cTn-I组合的真阳性率在4~8h已达到100%的满意效果,与Mb、cTn-I、CK-MB组合相同。结论在同时检测Mb和cTn-I的情况下,可以取消CK-MB检测,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电化学发光测定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在评价肥厚心肌内外层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灌注不均一性的价值.方法2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缩窄术得到左心室肥厚模型(AC组),13只大鼠进行假手术(SH组).分别喂养4周和8周,两组在手术前后均进行心肌超声造影.分别对心内膜下层心肌(endo)与心外膜下层心肌(epi)进行分析,得到造影成像的时间-强度曲线,读出血流灌注参数A、β、A·β值.计算每一测值的跨壁梯度,即心肌内、外膜层参数比值(EER).结果AC组心肌造影A、β和A·β较SH组均降低,AC组术后8周心内膜层心肌A、β和A·β均比心外膜层心肌减低.AC组术后8周心内膜下层心肌跨壁梯度(EER)较术后4周和SH组均减小(P<0.05).结论心肌肥厚早期内膜层心肌β-endo降低;心肌肥厚中晚期内膜层心肌灌注量和速度均减少,出现心肌微循环灌注跨壁分布的异常.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造影剂 肥厚性心肌病 血液灌注
  • 简介:心复康对血管新生数目CD31表达的影响模型组CD31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表达升高,心复康对心肌组织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探讨中药复方心复康对心肌梗塞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 标签: 复康对 大鼠心肌 康对心肌梗塞
  • 简介:<正>AMI组80例发病后12h内入院。入院后即刻、4、8、24、48、168h采静脉血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技术定性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I)。结果:入院后即刻cTnI阳性率95%,其余各时点阳性率均100%。心衰组30例,非心脏病组30例各时点cTnI均阴性。cTnI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Ⅰ 免疫分析技术 心脏病组 定性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关于心肌细胞是否发生凋亡,以及凋亡的诱导原因和重要程度,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确切定论.本文参考近年来一些文章的实验结果,介绍了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凋亡的情况,以及诱导凋亡出现的机制,主要概括为:在病毒的刺激下,炎症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进而通过胞外受体,信号转导进入心肌细胞激活凋亡通路;此外,病毒直接侵入心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发生.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凋亡 心肌细胞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缺氧而致坏死。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约每5个成人中有1人罹患心血管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50万。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并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中。对于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濒危心肌、降低病死率,对预防心脏突发事件、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是对心肌标志物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意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标志物 心肌梗死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4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对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做出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发生后磷酸肌酸激酶(CPK)、α-羟丁酸(α-HBD)、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正常水平均有显著增高,AST、CK-MB以及CPK在发病4~10h间出现高峰值,各值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AST和CPK持续2d后数值显著降低。CK-MB有持续波动现象,24h后逐渐下降。α-HBD在4~10h内出现高峰值(P<0.05),6d后明显下降。LDH在4~6d出现高峰值,7d之后明显下降。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和心肌梗死治疗的反应指标,对心肌梗死的判定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论文 心肌梗死 血清心肌酶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内膜损伤,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堆积,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某分支在短时间内发生闭塞,造成持久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发生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NSTEMI诊断相对更困难。

  • 标签: 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价值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血清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标准正常值进行比较,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和血清肌红蛋白水平与正常标准值相比,相对较高(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正常标准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入院之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先上升,到1-4小时达到峰值后下降,(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先升高,到1-4小时达到峰值后下降(P<0.05)。结论: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在快速诊断中应用肌红蛋白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不是很理想,肌钙蛋白敏感性较好,具有特异性,是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最佳标志,肌酸激酶同工酶不属于心肌特有酶类物质,因此不可作为快速诊断特异性指标。结合三项指标,有利于临床诊断精准性的提高。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轮状病毒性腹泻合并心肌损害对患儿体内的心肌酶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以及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共80例,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异常情况,计算出异常情况率。比较两组患儿心电图检测出现的异常情况,其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判断选项有心跳过速,心跳过缓,早搏,电轴改变,ST-T段改变,心肌缺血等。结果:实验A组患儿有3例心肌酶检测出现异常,所占比例为7.5%;实验B组患儿有32例心肌酶检测出现异常,所占比例为80%,则实验A组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异常情况低于实验B组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异常情况。实验A组患儿有1例心跳过速,1例心跳过缓,其异常率为5%;实验B组患儿有5例心跳过速,6例心跳过缓,2例早搏,4例电轴改变,3例ST-T段改变,6例心肌缺血,其异常率为65%,则实验A组患儿的心电图检测出现的异常情况低于实验B组患儿的心电图检测出现的异常情况。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合并心肌损害可对患儿体内的心肌酶指标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可作为检测心肌损害的有效判断标准,值得推崇。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腹泻 心肌损害 心肌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