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观察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的运动能力特点。方法纳入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术后行早期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3个月内行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40例,以手术日至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日的天数将患者分为出院组(术后30 d内,20例)、术后1月组(术后30~60 d,10例)和术后2月组(术后60~90 d,10例),探讨不同时段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特点;另将20例出院组按手术类型又分为大血管组(9例)、搭桥组(6例)和瓣膜组(5例),并进一步观察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出院时(术后30 d内)的运动能力,即观察不同时段和不同手术类型的所有患者从静息开始运动到无氧阈强度时的心率变化、收缩压变化,以及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无氧阈值以上的心肺运动试验,未发生运动意外等不良事件。①不同时段患者的运动能力:出院组达到无氧阈时的心率上升(8.8±7.1)次/min,显著低于术后1月组[(17.0±5.9)次/min]和术后2月组[(18.3±10.5)次/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组的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分别为(8.0±1.5)和(11.0±2.9)ml/(kg·min),显著低于术后1月组[(11.2±3.1)和(15.6±4.2)ml/(kg·min)]和术后2月组[(11.9±2.6)和(15.7±2.8)ml/(k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月组与术后2月组的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收缩压变化值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0 d内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运动能力:大血管组和搭桥组术后患者的无氧阈[(7.2±1.3)和(7.8±0.7)ml/(kg·min)]及峰值摄氧量[(10.4±2.9)和(9.4±1.3)ml/(kg·min)],分别明显低于瓣膜组[(9.6±1.5) ml/(kg·min)及(14.2±2.3)ml/(kg·min)]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在术后30~60 d显著提高,而大血管术和搭桥术患者术后30 d内的运动能力明显低于瓣膜术后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住院期间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3-2022.3在本院进行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干预)和康复组(24例,常规干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6min步行距离、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相比,康复组患者的6min步行测试距离更远,且FMA上肢和下肢运动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开展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本人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理》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分析,探讨了应该怎样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成主动、自主、愉悦,并最终变成“合作者”。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08例CHD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54例,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结果:心脏康复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临床应用早期心脏病康复护理的效果,并针对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选择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内开展对比实验,实验样本均来自在我院行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参与人数共计80例,引用电脑盲选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并对不同护理后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显现一定优势性,其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均显高,较另一组,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后,在提升患者运动方面显现主要价值,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