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方法笔者选择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就诊的80例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入院的80例具有相同适应证的应用其他抗菌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后的总有效率为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其年龄、给药方式和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密切(P<0.05),和患者的性别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临床应该重视最新的关于此类药物的警戒信息,在选择用药时应充分权衡利弊,以便正确合理地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药品是把双刃剑,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存。药品除治疗作用外,也存在危害性,它能损害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一类药物的生命周期,自有其周而复始的客观规律,但临床滥用和过度应用也难脱其咎。半个世纪的痕迹,铭记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业绩和市场兴衰史,同时也带来数以亿例计的危害和不良反应,发人深省,再好的药品也经受不起“折腾”。因此,重温“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从药品上市和流通的全程(设计、研发、审批、生产、流通、应用和保管)进行反思和严格管理,提高警戒意识,随时防范,减少危害,无疑是对患者和公众有所裨益的好事。
简介:内容摘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本文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例,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之后提出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二零二二年一月至十二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给药时间的差异,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患者。在观察组中,我们应用了时辰药理学给药策略;而在对照组中,我们则采用了传统的常规给药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长,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同时,其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时辰药理学给药在抗菌药物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它不仅能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由此可见,时辰药理学给药具备高度的临床安全性,具有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潜力。关键词: 抗菌药物;给药时间;时辰药理学;临床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三类预防性抗菌性药物预防I类切口感染的效果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采用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及头孢唑啉预防I切口感染患者84例,依照药物的不同分为1组、2组和3组各28例,1组患者采用头孢硫脒预防感染,2组患者采用五水头孢唑啉预防感染,3组患者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静脉滴注2.0g药物,术后每天采用2.0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1~4天,比较几组患者预防感染的效果。结果三组药物预防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人均费用(8.2±2.4)元以及人均住院费用(3154.5±1526.3)元明显低于1组(人均费用(278.4±52.1)元,人均住院费用(5271.4±2361.5)元)和2组(人均费用(233.3±72.3)元,人均住院费用(5760.4±2208.9)元),P<0.05,3组经济性最佳,三组患者在治疗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在预防I类切口感染的治疗中,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及头孢唑啉三种药物的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头孢唑林的经济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