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玉米大斑病与玉米小斑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因而,就要在做出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实施对症防治,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扁桃体的软斑病。患者女,43岁,因“右侧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体:右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下极见一苍白乳头状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蒂部无法窥及。术前诊断扁桃体肿物,在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辅助下右侧扁桃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扁桃体乳头状新生物,大小3.5 cm×2.1 cm×0.9 cm,下至扁桃体下极,部分累及舌根。术后病理诊断为软斑病。术后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好转出院。1个月后:患者右侧咽部见一苍白乳头状肿物、颈部levelⅡ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3.5 cm×3 cm×2 cm。颈部CT平扫+增强:右颈部多发囊实性占位,考虑炎性改变可能。临床诊断:右侧咽部软斑病,右颈部肿物软斑病可能性大。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右颈部肿痛好转,办理出院。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诉颈部肿痛复发,就诊外院(具体不详),之后患者失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氟斑牙发生风险与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4 - 5月选取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4所小学作为调查地点,整群抽样法抽取学校7 ~ 12岁儿童共502名,采集晨尿和空腹静脉血,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Dean法评估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并根据结果分为氟斑牙组(n = 173)和对照组(n = 329)。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氟斑牙发生风险与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氟斑牙组儿童血清磷、O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mol/L:1.54 ± 0.19比1.58 ± 0.21;ng/ml:11.59 ± 5.22比12.78 ± 5.88,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C水平对氟斑牙发生风险有影响[比值比(OR) = 0.96,95%置信区间(CI):0.92 ~ 0.99,P < 0.05]。骨代谢相关指标对氟斑牙发生风险的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血清OC(36.34%)、磷(25.89%)、BALP(13.16%)、PTH(9.73%)、钙(9.44%)、CT(3.72%)和ALP水平(1.72%)。结论儿童氟斑牙的发生与骨代谢指标变化有关,OC在氟斑牙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10名黄褐斑受试者,每天使用天地慈御制焕美玉容洁颜乳清洁面部进行皮肤护理后,局部使用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2次/d,连续使用28d。在各浓度下进行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结果 在0.2、0.4、0.8、1.6、2.0浓度下,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对络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8.9%、63.5%、69.3%、80.1%、85.6%;治疗28d后,总有效率为97.3%,且110名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可有效抑制络氨酸酶,均匀面部肤色,对黄褐斑等有明显改善作用,使用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10名黄褐斑受试者,每天使用天地慈御制焕美玉容洁颜乳清洁面部进行皮肤护理后,局部使用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2次/d,连续使用28d。在各浓度下进行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结果 在0.2、0.4、0.8、1.6、2.0浓度下,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对络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8.9%、63.5%、69.3%、80.1%、85.6%;治疗28d后,总有效率为97.3%,且110名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天地慈美白祛斑组方原液可有效抑制络氨酸酶,均匀面部肤色,对黄褐斑等有明显改善作用,使用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180例硬斑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性别间发病年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亚型间临床特征差异。结果180例患者中,女性123例,男性57例,男女比为1∶2.16。硬斑病发病年龄女性为(28.69 ± 17.97)岁,男性为(29.90 ± 20.67)岁。其中,带状硬斑病最为常见(68例,37.78%),其次是斑块状硬斑病(63例,35.00%)、混合型硬斑病(28例,15.56%)和深部硬斑病(21例,11.67%)。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临床亚型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95,P < 0.001)。男女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亚型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15,P = 0.696;χ2 = 2.88,P = 0.410)。Pasini和Pierini皮肤萎缩症(PP萎缩)在本组患者中常见(62例,34.44%),表现为斑片状或带状分布,45例斑片状PP萎缩中26例及17例带状PP萎缩中11例同时合并其他亚型硬斑病。75例患者检测自身抗体,阳性34例(45.33%),女性患者自身抗体种类多,男性则较为单一,主要为抗核抗体、抗SSA及抗SSB抗体。女性患者合并症种类较多,但硬化萎缩性苔藓和白癜风是男女患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结论PP萎缩是硬斑病一个常见的临床亚型,常合并其他亚型,可能是中国人硬斑病发病的一个特点。斑块状硬斑病、带状硬斑病、深部硬斑病和混合型硬斑病作为硬斑病大类的分类方法比较合理。
简介:摘要:水稻是乐东县主要粮食作物,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分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可供大家参考交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软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例泌尿系统软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软斑病患者病变位于膀胱,2例位于腹膜后。膀胱软斑病患者的症状主要为尿路刺激症状,腹膜后软斑病患者的症状主要为发热、腰痛。4例患者均伴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尿细菌培养均显示大肠埃希菌。膀胱软斑病CT检查表现为膀胱壁腔外生长为主的包裹性肿物或者膀胱壁广泛增厚毛糙,其中1例膀胱壁包裹性肿物于MRI呈厚壁短T2信号,腔内容物明显扩散受限,提示腔内脓肿形成。腹膜后软斑病CT检查表现为不规则囊实性肿物,密度不均,有轻度强化效应,伴有流注征。病理检查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伴大量组织细胞、泡沫细胞增生,内见多量Michaelis-Gutmann小体(软斑小体)。结论泌尿系统软斑病多伴有免疫抑制性基础疾病,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肿瘤,病变内部脓液的MRI特征和腹膜后流注征有助于提示炎症性病变的诊断,穿刺活检和引流液寻找病原有助于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以多发性咖啡斑和幼年黄色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及家系进行相关皮肤病基因检测。方法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样,采用Panel靶向测序联合Sanger测序方法进行致病基因变异筛查。结果靶向测序发现先证者NF1基因第23外显子发生了一个缺失变异,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检测到与患儿及其母亲临床表现高度相关的NF1基因的新发变异c.3094delT(p.Cys1032Alafs),明确了1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1, NF1)的诊断,该变异位点尚未见报道。结论Panel靶向测序结合Sanger测序明确诊断了1例NF1,发现了新的基因变异位点,该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NF1,以及该病的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