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缘梯形切口;跨肌肉切口;穹隆部切口;在斜视矫正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斜视患者分别选用3种不同结膜切口,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对术中及术后3-6个月手术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三种结膜切口显示,各有利弊,应根据斜视类型及斜度大小分别选择相应结膜切口。结论三种结膜切口斜视矫正术后6个月,均能取得美容矫正效果。对初学者应选择切口暴露好,易于操作的角膜缘梯形切口或跨肌肉结膜切口,待手术操作熟练后再选择穹隆部结膜切口较为合适。

  • 标签: 结膜切口 斜视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斜视手术切口对患者眼表环境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以信阳市中心医院眼科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斜视手术126例(126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改良Parks切口组)、B组(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C组(Swan切口组),每组42例(42眼)。对比三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CFSI)、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干眼症状评分、斜视角、并发症及总体有效率。结果术后1个月与术前对比,A组BUT差值(7.19±1.81)s、SⅠt差值(4.36±1.45)mm/5 min、CFSI差值(4.19±1.76)分、OSDI差值(32.02±6.49)分、干眼症状评分差值(2.73±1.20)分及斜视角度差值(31.10±11.49)度均高于B组[(5.21±1.64)s、(2.83±1.02)mm/5 min、(2.40±1.19)分、(27.54±6.06)分、(1.78±0.25)分、(25.57±8.23)度],也高于C组[(4.88±2.05)s、(1.67±0.74)mm/5 min、(1.88±0.62)分、(25.97±4.36)分、(1.50±0.17)分及(23.17±6.85)度],3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34、37.77、62.15、12.69、34.20、8.45,均P<0.05)。3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16.04,均P<0.001)。且A组总有效95.24%(40/42)高于B组的76.19%(32/42),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9.52%(4/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61.90%(26/4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28.57%(1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斜视矫正手术中改良Parks切口较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及Swan切口对患者泪膜、眼表功能影响更小,疗效更优,舒适度好,并发症更少。

  • 标签: 斜视手术切口 眼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近穹窿部结膜(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斜视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改良Parks组30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改良Parks组采用改良Parks切口。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斜视角度,并进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16±1.74)s、(7.51±1.36)mm/5 min,对照组分别为(7.57±1.45)s、(6.05±1.14)mm/5 min,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缩短,泪液分泌量均减少,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5、4.506,均P<0.05)。术前,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分别为(5.14±1.51)分、(10.68±1.75)PD,对照组分别为(6.25±1.73)分、(15.95±2.14)PD,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上升,斜视角度均下降,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及斜视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8、10442,均P<0.05)。改良Parks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80.0%(24/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30)]、不适率[53.3%(16/30)]均低于对照组[13.3%(4/30)、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286、4.800,均P<0.05)。结论改良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具有更好的斜视角度改善效果,同时有利于保护泪膜功能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不适率。

  • 标签: 斜视 眼外科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形成结构 泪器 眼泪 显微镜检查,荧光 随机对照试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斜视手术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焦虑程度下降,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接受手术,目标完全实现;患者或家属能够复述眼睛保健知识及斜视、弱视的防治常识;患者主诉疼痛、恶心减轻(缓解),舒适感增加;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期间患者主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 标签: 斜视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余性斜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2011年于我院收治的9例残余性斜视进行检查和再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近、远期观察,斜视度数皆≤10△,正位率100%,1例术后复视,1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残余性斜视通过再次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残余性斜视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我们全科护理人员对在科的斜视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这样也能够比较好地、有效地提高我们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自身护理质量;也能够尽快缓解来自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方法:评估斜视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等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以此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积极给予实施。结果:自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们科住院治疗的11例患者中,均没有出现患者担心的不良后果和疾病相关后遗症。结论:因为我们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系统全面的了解和准备,也对其家属做耐心细致地宣教,又实时给予积极有效地治疗是斜视矫正手术成功的关键。斜视是指两眼融合功能失去控制作用,使两眼处于间歇性或经常性偏斜状态。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

  • 标签: 斜视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应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中,探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此文研究数据资料是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对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都予以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分析2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术后7d,20例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结论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采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显示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显微镜 Parks切口 斜视矫正术 水平共同性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显微斜视矫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斜视的术中出血量及疗效。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斜视患者9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传统手术,观察组为显微斜视矫正手术,观察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耗时及出血量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98%与对照组97.87%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斜视患者采用显微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改善斜视度数,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斜视矫正手术 斜视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穹窿部微小结膜切口斜视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要点及操作规范,为实现儿童斜视手术微创化提供护理平台。方法回顾50例儿童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效果。结果儿童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反应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密切观察眼-心反射、术后观察出血及心率变化,可协助手术医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严格的护理操作,可明显提高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患儿的依从性,简化术后护理,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儿童 斜视 穹窿部 微创技术 眼心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共同性斜视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患者眼位偏斜得到满意的矫正,复视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克服了心理障碍,安抚了不安情绪,以健康心态接受治疗,并有利于减轻斜视术后眼部不适及胃肠道症状,心理护理和术后眼部护理对患者的治疗、顺利康复同等重要.

  • 标签: 护理 围手术期 共同性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斜视患者手术后发生继发性内斜视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外斜视手术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矫正治疗。结果50例外斜视患者手术治疗后,其中发生间歇性内斜视者5例,占10.0%,集合不足型外斜视2例,为4.0%,伴有垂直斜视2例,占4.0%。手术治疗后伴有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患者4例,占8.0%。结论外斜视手术后患者发生继发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外斜视类型和所采取的手术方法有关,同时应对患者观察半年后进行手术

  • 标签: 外斜视 继发性内斜视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质量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4-2017年共18例成人视近可控正位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以及术后疗效评价。结果以复视、视疲劳为主诉,视近可控正位,视远外斜视明显,手术是改善眼位及症状的有效方法。结论成人外斜视治疗主要目的为改善复视,提高视物舒适度,改善眼位为第二位,术前检查以实际视物无复视时最低三棱镜度数为手术参考值,需适度欠矫。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成人 适度欠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A组(4~7岁)40例,B组(8~10岁)48例,C组(11~14岁)32例。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的双眼视觉及眼位情况。结果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A组为100.00%(40/40),B组为72.92%(35/48),C组为53.13%(17/32),3组患儿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为97.50%(39/40),B组为70.83%(34/48),C组为56.25%(18/32),3组患儿术后眼位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年龄4岁以上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年龄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 时机,手术 视觉,双眼 眼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2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2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完全正位者24例,轻度欠矫者9例,明显欠矫4例,轻度过矫5例,总有效率88.09%。结论尽早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改善双眼视功能,矫正眼位消除自觉症状和视疲劳,年龄愈小双眼视功能恢复愈好。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96例显微镜下Parks切口进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效果、并发症。结果术后欠矫5人,过矫3人,斜视矫正率为91.6%,有效率为100%;术后第一天睁眼自如,术后1周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未见结膜明显疤痕,无结膜囊肿。结论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手术更精确,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矫正效果满意,符合患者对睑裂区无明显疤痕的美观要求。

  • 标签: 斜视 显微镜 Parks 切口
  • 简介:保持切口清洁发现敷料弄脏、渗湿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尽快更换,注意不要让被子直接压在切口上。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揭开敷料,也不要自行往切口上涂抹药物。

  • 标签: 手术切口 护理 医护人员 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