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与社会实际需求尚有不小差距,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并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必须处理好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前瞻性原则、以学校已有学科建设为基础的优势性原则、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复合性原则、与高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持续性原则和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的动态性原则。政府要优化管理机制、逐步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权,增强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学校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加快专业调整步伐;社会应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推动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简介:校内专业评估是高校发挥专业建设积极性、能动性,实施专业“自我诊断”,自觉推动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对教育部门组织的由外部专家实施的(校外)专业评估的重要补充。校内专业评估目的在于:通过校内专业评估实践,构建专业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凸显专业评估“常态化”,构建“低重心、常态化、开放式”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专业评估,构建“招生一培养一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个“立体”的运行机制,校内专业评估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必须以“理念创新一一机制设计一一实践探索”为基本模式。在设计的理念层面应围绕“内涵建设”,立足“学生”与“专业”的共同发展;在具体的评估体系的设计上,应以专业特性为导向,凸显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评估体系的运行上,应凸显评估体系与实践的互动(并通过互动完善评估体系),实现“上行”与“下行”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