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在此期间的名人雅士,其一生都颇具色彩,沈(1850-1922)无疑是期间代表性的一位,其在政治、学术、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清末民初时期世局多变,当时有识之士字号都极多,沈可以算典型的一个。

  • 标签: 沈曾植 字号 清末民初时期 历史阶段 中国历史
  • 简介:书信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旧时交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问、传递信息等最普遍的方式。寐叟哲嗣慈护先生捐赠给嘉兴博物馆的沈遗物中,不少为友朋致沈的信札。沈(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宣统二年(1910年)乞休归里。辛亥革命后,以遗老隐栖上海。其学问精博,识见雄伟,为世所共仰。

  • 标签: 沈曾植 表达思想 传递信息 宣统二年 辛亥革命 博物馆
  • 简介: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然而沈却另辟蹊径,创出一种碑帖结合的书法风格。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关于碑帖结合的书学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沈的碑帖兼重、南北汇通、笔法、墨法等书学思想。

  • 标签: 沈曾植 书学思想 碑帖结合 笔法 墨法
  • 简介:中国诗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今人用现代分化独立的纯文学理论去理解它,往往失其真相.中国诗学的学术文化性格,同光体诗家沈,或可谓知之最深.深入分析沈氏对于诗史嬗变与学术文化的关联,诗境创造与玄理儒佛,诗风"三关"等方面的种种认识,将有助于了解华夏学术的内在理路,重建诗学的文化认知,并丰富20世纪中国诗学的总图景.

  • 标签: 沈曾植 诗学 学术意识 学术文化 美学思想 诗境
  • 简介:目前来看,日记、信札、题跋、专着以及后人辑录汇编等几方面几乎囊括了沈所有的书学资料,但这些资料却存在版本优劣、版本递变、名实关系以及内容去取等诸多学术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对沈书学甚至学术的深度研究。本论文从版本、辑佚以及校勘等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考察,共梳理出二十一种书学着述(并附“只存书目,内容阙如类三篇”),且将之编年。这样的框架既容易展现沈书学之发展轨迹及其书学全貌,也容易反映出沈书学着述之诸多问题。希望能为追一步深化沈的相关学术研究作一个基础性的铺垫工作。

  • 标签: 沈曾植 书学 著述编年 考勘
  • 简介:<正>康有为以戊戌变法领袖,流亡回国,参预“丁巳复辟”。当日所谓“宗社党”者,分居青岛、旅顺两地,奉恭王溥伟、肃王善耆为帜志,二王皆亲贵中首抗逊位者也。袁氏手握钧衡,阴瞰帝位,虽阳与革党周旋,而实非同梦。地方割据者流,又皆其旧部,几同“百足之

  • 标签: 康有为 沈曾植 戊戌变法 善耆 王溥 旅顺
  • 简介:为清末民初书家.人们往往把他放到碑学大师的位置上来研究他的碑学或碑帖结合成就。而文本重在关注帖学对他的影响和他对帖学的倾心.尤其是他对晋唐风韵的不懈追求。

  • 标签: 沈曾植 清末民初 碑学 书法 康有为 帖学
  • 简介:清末民初李之鼎撰有《宜秋馆诗话》(是书一卷,民国宜秋馆排印本,无刊刻年月,南京图书馆藏),多载近代诗坛轶事和作品。今翻阅之馀,得近代著名诗人沈诗四首。《沈集校注》(钱仲联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虽汇集沈氏诸本及诸本之外的佚诗,但也难免挂一漏万。现录此零章断篇,以期诗家之备。

  • 标签: 《沈曾植集校注》 诗话 辑补 2001年版 清末民初 图书馆藏
  • 简介:博雅弘通意兴遒,东南绝学冠神州。漫将急就追前古,巨笔独推海日楼。沈寐叟学殖淹雅,有通人之目,举凡经史、文字、音韵、训诂、诗法、律令、舆地,莫不精通,旁及梵书道藏,几以乾嘉诸儒之学合于一身,高材硕望,鲁殿灵光,近世不数数见也。学有馀兴,乃致力于书,藉南济北,因流溯源,以融通碑帖为职志,终获大成。晚岁之作笔方意圆,奇峭博丽,翻转盘折,极尽跌宕。于章草

  • 标签: 书绝句 沈曾植 绝句评
  • 简介:清末民初的海上书坛,大师云集。他们不仅在书艺上泼墨飞翰、独树一帜,而且在诗文学问上也个个称得上是非凡了得的"硕儒"。如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沈(寐叟)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无法忽略的著名学者、书法大家。写文人书法,我觉得有两种文人颇难着手:一种是虽有文名,但从不闻其书名,而且所见书法甚少,有关书法的文字资料更少,所以要想研究评说简直无从入手;而另一种又恰恰相反,即文名大书名也大的重量级大师,

  • 标签: 沈曾植 书艺 无从入手 行草书 书论 沙孟海
  • 简介:说起20世纪20年代,除了时值开天辟地的社会、文化大变革之外,用心于旧时人物的人当会有另一种发现,即:这是文化名人离世的一个高峰期。即便是日寇入侵时期精神压抑到近乎绝望、物质匮乏到粥食难继的三四十年代,离世的文化大家也没有20年代多。当然,其主要原因在于近世文化大家多蕴成于晚清,到民国初期多数年至花甲古稀,加之民国骤兴不同于以往改朝换代

  • 标签: 世章草 晚清 植晚
  • 简介:(1850-1922)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曾一度奉劝康有为“勿言政事,宜以金石陶谴”,而后康有为写成著名的碑学理论著作《广艺舟双楫》。虽然沈在书法实践方面碑帖并举,甚至碑刻经典无所不临,而且成就斐然,但是他仍然未为碑学所囿。而成为碑学最早的反叛者之一,积极为帖派书法张目,为民国碑帖融合书风的发展甚至近现代帖派书法发展作了理论上的铺垫。

  • 标签: 沈曾植 反叛者 碑学 《广艺舟双楫》 帖学 清末民初
  • 简介:(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广信、南昌知府,总理衙门章京、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受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主讲两湖书院。清亡后为遗老,寓居上海。学识渊博,早年通汉宋儒学、文字音韵,中年治刑律,治辽金元史、西北南洋地理,并研究佛学。又究心经世之学,提倡学习西欧。余事为诗,郑孝胥、陈衍推他为“同光体之魁杰”,诗篇有《病僧行》、《鬻医篇》、《秋斋杂诗八首》等。工书法,由帖入碑,结体险峻,用笔生辣,生拙高古,奇趣横生。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汉律辑补》、《海日楼诗辑》、《海日楼文辑》、《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菌阁琐谈》、《辛丑札丛》等。

  • 标签: 沈曾植 总理衙门章京 刑部主事 结体 子培 光绪六年
  • 简介:碑派書法發展到清末民初,已歷經了發展、成熟到演變的階段。沈作爲碑派的傑出代表,其碑學觀延續包世臣的碑派思想,在技法與審美上都有所發展。碑帖結合的辯證書學觀,體現在其書學實踐中是講南派的碑帖與碑派書法石刻進行對應,達到學習上的相輔相成。陸維釗的碑學觀並没有完全延續沈,而是尊碑、尊唐,尊碑尊帖並舉,甚至認爲帖學水準的高低,直接决定碑學方面的深入的程度。陸維釗是繼承自包世臣、沈以來碑帖互證的書學觀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碑學發展的常態化。

  • 标签: 南北互證 碑帖並舉 碑學觀 演變
  • 简介:无论是从学术领域还是书法领域来考察沈与王遽常,两人都是当时的举足轻重者。同时,他们又是乡里、师生,可以说是彼此了解,无话不说,交谊维持了终身。本文从书法的角度出发,将二人加以比较,以期得出一些有益于当代书法研究的启示。

  • 标签: 曾植 王遽常 书法艺术 比较研究 生平 书学思想
  • 简介:词体声律研究是沈词学的核心内容。在词话《菌阁琐谈》中,沈揭示了词乐对唐宋词体体制的制约作用,并由此关照了词体发展、词曲嬗变和部分词家创作等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沈氏还利用《事林广记·音谱类》等文献,解读了"字少声多"、"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等重要词唱法术语,颇具开创性。沈词体声律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在近现代词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意义。

  • 标签: 沈曾植 《菌阁琐谈》 词体声律 词乐 词唱法 现代词学
  • 简介:按下植物凋落的暂停键,寻找植物的最美一刻。施一点儿咒语,将“最美”留在手边。

  • 标签: 暂停键 植物 图片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骨高度变化。方法13例上颌后牙缺失剩余骨高度不足(<10mm)患者共16个种植位点进行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无机牛骨基质(BioOss)。术后即刻及二期复诊时拍摄CBCT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两者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7.95-12.97mm,平均10.37±1.61mm;术后修复完成时间从4-10个月,平均6.0±1.76个月;术后复诊拍摄CBCT时间3-6个月,平均4.31个月,复诊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5.83-15.24mm,平均10.07±2.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改变幅度从-2.12-5.32mm,平均降低0.30±1.84mm,占术后即刻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2.9%,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结论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短期内大部分位点骨高度降低,少部分位点骨高度增加,总起来说骨高度稳定无显著变化。

  • 标签: 牙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骨高度
  • 简介:YtoX你说,是上帝把加缪给撞死了,是因为他把活着这件事儿,说得破绽百出,上帝不喜欢。你说得漂亮,我已经抄入到我的佳句选中。但我还是忍不住想问你,另外那些天折的人,上帝也插手了吗?

  • 标签: 安静 房屋 安宁 世界 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