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筛选与高+Gz暴露和低+Gz预适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加深对加速度应激致脑损伤分子机制的认识。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0Gz应激组和低+Gz预适应组,在+10Gz暴露后24h分别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Pathway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Gz应激组筛选出差异基因846个,涉及56个KEGG信号通路;低+Gz预适应组筛选出差异基因992个,涉及49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对高+Gz应激和低+Gz预适应组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差异基因表达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可为深入研究高+Gz应激致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探讨有关防护措施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
简介:有证据表明,缺血预适应(IPC)可使脑组织对随后缺血性损伤的耐受力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认为依赖于磷酸腺苷(AMP)诱导蛋白激酶(AMPK)的细胞自噬在IPC脑保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将实验所用的SD大鼠先用空载体、复合物C(一种AMPK抑制物)或3-甲基腺嘌呤(3-MA,一种细胞自噬抑制物)处理后,进行IPC建模(闭塞大脑中动脉10min),然后检测脑组织AMPK和细胞自噬标记物的活性。IPC后24h,所有大鼠均诱导出永久性脑缺血,再过24h后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细胞凋亡程度。实验证实IPC激活AMPK并在卒中中诱导了细胞自噬,这与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减小、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细胞凋亡减少有关。同时,IPC诱导的细胞自噬可被复合物C抑制,而IPC的脑保护作用可被复合物C或3-MA抵消。研究者认为,AMPK激活的细胞自噬与IPC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提示AMPK可能作为卒中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即ERCP)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并分析我科55例实施ERCP术的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的基本资料。结果本组55例患者中,5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4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ERCP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属于提高ERCP术成功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简介:索契冬奥会前,中国短道速滑队主力王潆的意外受伤和手术,让我感慨万千。我参加过中国体育代表团3届夏季奥运会和2届冬季奥运会的备战,深知运动员在挑战身体和精神极限的同时,也面临着伤病和恢复的问题。姚明、刘翔、赵蕊蕊、刘秋宏、赵宏博等运动员,都曾因慢性或急性运动损伤而不得不采用手术来解决保守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他们术后的康复状况却各有不同。有人很快恢复,重新站上赛场,有人却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康复过程,还有人因此而黯然离开赛场。伴随竞技体育的发展,人们在寻求更好、更快、更安全的伤病恢复和康复方法。在此,我们讨论一种新的康复理念——术前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