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术(CASI)后心理疏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行急诊CAS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2例设为CASI组,选择同期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应用SAS焦虑问卷(Self-RatingAnxietyScale)、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方法采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SI组行SAS焦虑问卷、抑郁量表评分异常,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者,焦虑及中重度抑郁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疏导治疗3个月后复测上述量表,可以看到CASI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明显改善CASI术后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并对延缓疾病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精神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而 AMI的发生率则显著上升。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危重疾病,其死亡率不断上升,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得年轻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死亡率,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血管重建方法,但是患者在手术后仍存在着冠状动脉再狭窄和缺血的危险。本文就 AMI患者进行 PCI治疗的现状、疗效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L 心脏康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心梗患者可能会发展到心衰这个阶段,心衰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冠心病,如何进行心衰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世界医学领域关注的问题。国外通过研究发现,心梗后心衰不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都开始有下降的表现,但是我国近十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是原来的 5倍,同时死亡率依然较高,究其原因,在于心梗后人体由于心肌坏死、炎症反应等造成心室重构,进而导致心力衰竭。对于心梗患者来说,做好相关的检查可以对预后情况评估。然后患者可以服用心梗后心衰的药物进行防治,而目前基因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正在受到关注,使用心衰辅助装置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十分有效。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防治 进展
  • 作者: 郭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郭洁【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3例AMI支架术患者为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47例与46例。A组给予心脏康复训练,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B组为21.74%(P<0.05)。结论:为AMI支架术患者行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其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发心肌梗死分为再发组(32例)和非再发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研究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stics回归分析研究影响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非再发组和再发组患者的年龄、伴发高血压和高血糖、饮酒史、吸烟史、术前心功能(Killip)分级、病变支数、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梗死后心绞痛、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再发组和再发组患者的性别、伴发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家族遗传史、心率、栓塞血管分类、术后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伴发高血压、术前Killip分级>Ⅰ级、多支病变、梗死后心绞痛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好的服药依从性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龄、伴发高血压、术前Killip分级>Ⅰ级、多支病变、梗死后心绞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发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l)后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但AMI一个月后仍不能纠正的严重CHF称为梗死后心力衰竭(PCHF),我们对96例AMI病人于发病后一个月对其心功能状况进行分析,筛选出PCHF,皆在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96例AMI病人综合治疗一个月,观察心功能恢复情况,按NYHA分级,对心功能Ⅲ-Ⅳ级者判为PCHF(心衰组),心功能Ⅱ级以下者判为心功能代偿较好(代偿组),两组依次对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心电图表现,合并症,早期溶栓等依次分析,以X2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96例AMI恢复期患者17例发生PCHF(17.7%);男14/74(9.5%),女10/22(45.5%),P<0.01;60岁以上13/52(25.0%),P<0.05前壁梗死9/45(20.0%),P<0.05,合并高血压病11/34,(32.4%),P<0.01;糖尿病10/27(37.0%),P<0,01;高脂血症8/19(42.1%),P<0.01;心电图表现为室牲心律失常王3/48(27.1%),P<0.05心率>101次/分11/23(47.8%),P<0.01;QRS低电压7/11(63.6%);P<0.01;ST段持续抬高超过两周9/16(56.2%),P<0.01;早期溶栓者未发生PCHF。结论AMI后心功能恢复不良与下列因素相关①女性。②年龄超过60岁。③发生于前壁的梗死。④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⑤恢复期心电图表现为室性心率失常、心率>100次/分,QRS低电压,ST段持久抬高超过两周。早期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对96例患者其中40例急性心肌梗死,5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_Ⅳ级患者,硝普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滴注,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墒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心衰症状很快减轻,疗效满意。

  • 标签: 心肌梗死后心功不全 硝普钠 多巴胺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指心室大小、形状和组织结构及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改变的变化过程,可导致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使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死亡率亦明显增加。心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现就AMI后心室重构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室重构 诊治 心肌梗死患者 结构改变 心功能降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介入术(PCI)后心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三七总皂苷联用替罗非班组,38例)与对照组(单用替罗非班组,38例),分析术后灌注及术后1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随访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ST段回落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替罗非班比较,三七总皂苷联合替罗非班能有效地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替罗非班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善相关检查并排除PCI禁忌证后实施急诊PCI进行干预,分别于两组入院时和PCI后1 h进行12导联心电图和血管内皮功能检查,计算ST段回落幅度(STR)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回落组(STR≥50%,62例)和抬高组(STR<50%,3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CI前后STR和血管内皮功能各项指标,采用Pearson积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TEMI患者PCI后STR的影响因素。结果97例STEMI患者PCI后1 h心电图显示STR≥50%者62例(63.92%),回落组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时间明显少于抬高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心率、梗死部位、术前Killip心功能分级及PCI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后1 h,两组ST段抬高幅度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回落组低于抬高组(P<0.05),ST段回落幅度回落组高于抬高组(P<0.05);PCI后1 h,抬高组FMD、ABI及血清NO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血清ET水平明显升高(P<0.05),回落组FMD、ABI、ba-PWV、ET以及NO均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且回落组FMD、ABI及NO高于抬高组,ET低于抬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极差分析显示FMD、ABI及NO与ST段回落幅度均呈明显正相关性(均P<0.05),ET与ST段回落幅度均呈明显负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IRA再通时间和血清ET水平为STR<50%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O水平则为重要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仍有较高可能无法获得有效灌注,心电图表现为ST段持续抬高状态,其原因与发病至IRA再通时间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 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的抑郁障碍情况、心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科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两组均在患者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分别进行两次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MIDAS)评分。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HAMD评分、MID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理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变化,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PCI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PCI术后抑郁情绪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呈负相关。

  • 标签: 护理学 PCI术 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实施Ⅰ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本文研究初始时间为 2018 年 4 月,结束时间为 2019 年 8 月,共选择 96 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参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对实验组患者予以Ⅰ期心脏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参照组患者 SDS 评分、 SAS 评分与实验组比较均显著更高, P<0.05 ;参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实验组比较显著更高, P<0.05 ;参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实验组比较显著更低, P<0.05 。 结论: 针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实施 Ⅰ期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Ⅰ期心脏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7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行介入手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87例,经双盲抽签法区分组别(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后,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护理、I期心脏康复护理,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统计患者术后理情绪、运动耐受、左心功能及护理评价差异。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情绪、运动耐受、左心功能检查评估结果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HAMA、HAMD评分及LVEDD均低于对照组,且LVEF、6MW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术后I期心脏康复护理,可在术后积极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活动耐受同时,辅助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健康。

  • 标签: I期心脏康复护理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临床护理情况,旨在找出最有效的临床护理方式,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进行临床循证护理,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以及平均所花费用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在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情绪,还能提升临床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晚电位(VLP)的阳性率.方法:采用泰安市医疗仪器研究所研制的SXG-7000VLP记录仪,x、y、z正交心电图双极导联,检测心肌梗死(MI)后3小时至1年不等患者的心室晚电位.结果:80例MI患者中VLP阳性29例,阴性30例.AMI44例中VLP阳性者15例(34.1%),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6例中阳性14例(38.8%),前壁MI28例中阳性5例(17.8%),下壁MI47例中阳性24例(51.0%).结论:相比较而言,以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的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为高.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 CA-ECG 急性心肌梗死 AMI
  • 简介:摘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证实中药对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具有一定疗效,本文就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中药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进展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干预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进行心脏康复干预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心肌梗死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结果:年龄在40岁以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社会支持良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了解充分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心脏康复干预效果明显;年龄因素对心脏康复干预效果呈现出负性影响,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良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了解良好等因素对心脏康复干预效果呈现出正性影响。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以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了解都会影响心脏康复干预效果。

  • 标签: 心肌梗死患者 心脏康复干预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