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剪重比是结构计算时的一个重要控制指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5条对其作了详细的规定。条文解释强调(1)当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重新调整,不能仅采用乘以增大系数方法处理。(2)只要底部总剪力不满足要求,则结构各楼层的剪力均需要调整,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楼层。(3)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4)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其计算的总剪力也需符合最小地震剪力的要求。(5)本条规定不考虑阻力比的不同,是最低要求,各类结构,包括钢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结构均需一律遵守。由以上5条说明可以看出剪重比计算指标的重要性,但是计算模经常会遇着剪重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当其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就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
简介:一、前 言南平地震台位于福建省闽北重镇南平市,1971年动工兴建,1972年5月正式开始观测记录。现有在职工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初级4人。有三种观测手段,分别是:测震、地倾斜、电磁波,其中测震是国家基本台,担负着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南平市地处北北东向松政—海丰断裂带北段,该断裂附近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为了能有效地监视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1971年福建省地震办公室决定建立平南地震台。二、台站变迁1970年底福建省地震办公室派出朱天飞等人在南平市附近选台,经过现场踏勘,确定在南平市金山塔进行试记,使用的仪器是65摆和DSL型记录仪。测试结果表明,台址符合规范要求。福建省
简介:摘要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5.2.5条最小剪重比的要求,结合同一建筑在不同场地类别情况下的地震剪力效应的比较,综合规范中剪重比控制的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判断,现行规范仅按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自震周期进行分类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尚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场地类别进行细分。
简介:砌体结构的震害现象表明楼层侧向刚度不均匀分布是造成其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开展楼层侧向刚度变化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分析。以3层和6层砌体结构为例,采用等效多自由度层间剪切模型,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定量研究了竖向刚度不规则性对砌体结构易损性的影响。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地震反应参数,借助增量动力分析及回归拟合方法,建立了基于峰值加速度的结构易损性曲线。通过改变楼层的侧向刚度值来模拟薄弱层,研究了楼层刚度变化对结构不同破坏状态超越概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底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分析了底部刚度突变对结构不同破坏状态超越概率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规则结构相比,当刚度突变位于结构底层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易损性相对较高;随着底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从0.5增大至1.2,结构易损性逐渐降低。当刚度比为1.5时,结构薄弱层由底层转移至二层,结构整体易损性增加;当底层与二层侧向刚度比小于1时,结构倒塌易损性要显著高于规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