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保健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尤其是体格发育和发育商。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采用常规保健干预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保健干预的50例儿童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体格发育和发育商、患病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儿童的体重、体质指数、身高、头围、大动作发育、精细动作发育、认知能力、语言、社会行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保健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体重、体质指数、身高、头围、大动作发育、精细动作发育、认知能力、语言、社会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通过探究CUL7、CCDC8蛋白在0~4周龄正常小鼠胫骨生长板的表达位置变化和表达量的变化,明确CUL7、CCDC8蛋白在正常小鼠胫骨生长板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UL7、CCDC8蛋白在0~4周龄正常小鼠胫骨生长板中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的变化。CUL7蛋白在0~4周的小鼠胫骨生长板静止带、增殖带和肥大带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CUL7蛋白在生长板各带中的表达量和总表达量,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F=369.61,P<0.001)。CUL7蛋白的表达量在增殖带下降最为显著,其次是静止带、肥大带。CCDC8蛋白0~2周主要在生长板的增殖带和肥大带胞质和胞核表达,3~4周主要在肥大带胞质和胞核表达。增殖带中的CCDC8蛋白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肥大带中的CCDC8蛋白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F=453.67,P<0.001)。生长板中总的CCDC8蛋白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CUL7、CCDC8蛋白总量都随着周龄增加表达量减少,提示CUL7、CCDC8蛋白可能有促进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简介: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经济状况向好,中国儿童生长状况显著改善,并呈现了与国际一致的青春发育年龄提前的年代趋势。由于儿科医学界对此并非都有清晰认识,加上家长对子女身高期望值不切实际地增高,使儿科临床面临医学与社会问题双重挑战并产生了对生长发育问题诊治的偏移。本文将聚焦于当前体格生长和青春发育问题临床诊治现状及误区,简要评述生长发育的规范评估和对生长迟缓和青春发育问题的规范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宫内生长状态早产儿的生长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在海口市各辖区出生并定期进行系统保健及管理的早产儿10 856例的一般资料和生长发育及监测随访指标,按不同宫内生长状态分为适于胎龄、小于胎龄和大于胎龄3组。采用H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早产儿的一般特征,局部加权回归(LOESS)拟合不同组别的体格生长指标的发育曲线。结果10 856例早产儿中男6 317例、女4 539例,出生胎龄35(34,36)周,出生体重2.5(2.1,2.8)kg。小于胎龄 754例(6.9%),适于胎龄 9 301例(85.7%),大于胎龄 801例(7.4%)。小于胎龄组出生体重低于适于胎龄和大于胎龄组(Z=2 274.93,P<0.001);适于胎龄组在首次体检中纯母乳喂养的比例高于小于胎龄组[68.6%(6 378/9 301)比62.9%(474/754),χ2=13.82,P=0.003]。LOESS拟合结果显示,3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在校正月龄0~6月龄增长较快,适于胎龄与大于胎龄组各校正月龄段的年龄的体重Z评分、年龄的身长Z评分和身长的体重Z评分回归预测值在0 s左右,而小于胎龄早产儿为-1~0 s;校正月龄0~17月龄,适于胎龄组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比例分别为0.3%(16/4 838)~1.9%(47/2 506)、0.4%(18/4 838)~2.4%(51/2 124)、2.1%(88/4 135)~4.4%(214/4 838),大于胎龄组分别为0(0/296)~1.0%(2/199)、0(0/341)~1.6%(3/186)、1.0%(2/199)~2.6%(9/341),小于胎龄组分别为7.6%(25/330)~16.8%(28/167)、5.2%(17/330)~10.6%(32/303)、3.9%(3/77)~12.6%(21/167);此外,3组体重、身长月增长值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小于胎龄组身长月增长值在校正月龄0~2、2~5月龄分别为4.0和2.4 cm/月。结论大部分早产儿出现了追赶生长,小于胎龄早产儿生长发育整体落后于适于胎龄和大于胎龄早产儿,应重点关注小于胎龄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及时纠正生长偏离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孕妇阴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建立的孕妇队列,将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正常"孕妇阴道样本,按采样孕周顺序排列,以每个孕周为一抽样层,每层随机抽取5例样本,不足5例则全部纳入,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得样本V3~V4序列。利用MicrobiomeAnalyst进行优势菌种分析。Alpha多样性以Chao1、Observed Features、Shannon、Simpson、Faith_pd、Pielou′s Evenness指数的对数值进行表示,并依据样本是否以乳酸菌为主导划分为两类,分别利用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因素。连续性变量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检验,分类数据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检验。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纳入91例孕妇/91例阴道标本,平均年龄为(27.37±3.60)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纳入18个、56个和17个阴道样本,孕周中位数分别为11.93周、19.43周和38.29周。样本物种组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91.30%;属水平上,乳酸菌属相对丰度为87.67%;种水平上,惰性乳酸菌、卷曲乳酸菌相对丰度分别为42.95%、36.33%。惰性乳酸菌在所有孕期均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减少,卷曲乳酸菌在孕中期、孕晚期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增加。孕期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随着孕周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吸烟习惯孕妇阴道菌群Pielou′s Evenness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饮酒习惯孕妇阴道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水平孕妇阴道菌群Chao1、Observed Features、Faith_pd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孕妇阴道菌群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阴道内以乳酸菌为主导,随着孕期推进,惰性乳酸菌的优势性逐渐降低,卷曲乳酸菌优势性逐渐升高。正常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与吸烟、饮酒、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有关,孕前戒烟、孕前有饮酒习惯的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低,较低教育水平、较高家庭收入水平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高。
简介:摘要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几乎是青光眼领域里最难以诊断的疾病,难点在于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GON)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对NTG的重新认识实际上是对GON的重新认识。NTG虽然具有GON的表现,但其发病机制与眼压并无明确的关系,而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放射状视盘周围毛细血管网(RPCs)血流异常或轴浆流异常等所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则可能是引起GON的真正病因。与GON相关的眼病或全身疾病很多,如高眼压、缺血、缺氧等因素导致的视神经损害以及偏头痛、Flammer综合征(原发性血管调节障碍)、低颅压、低体重指数、低雌激素分泌水平、夜间低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基因背景等均可能导致RPCs供血异常或轴浆流障碍,进而出现GON,而部分患者在全身疾病控制后GON也不再进展。就这些患者而言,这些全身疾病并不是NTG的危险因素,而可能是GON的致病原因(或GON是这些疾病的表现之一),因此相应的NTG诊断也要重新考虑。如果在诊断过程中不排除这些病因,仅依据GON、房角开放和正常眼压即诊断为NTG,则容易引起误诊,而完全排除这些疾病再诊断NTG也缺乏临床实际意义。因此,临床实践中重新考虑GON及其所代表的疾病以及NTG的概念、内涵及其诊断标准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