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必须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民间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职校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让民族民间文化扎根于校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牢坚实的根基,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简介: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却相对滞后.这种状况,引起了文化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也受到了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着手对民族民间文化实施立法保护,成立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颁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施纲要,举办各种规格和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等.这对于唤起全民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形成对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自觉传承与弘扬,都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但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究竟居于怎样的位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人们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简介: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甘肃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我省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省戏剧、舞蹈、曲艺、文学、美术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搜集、整理,完成了“十部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甘肃卷”的编撰;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民间小戏剧调演”、“民间传统社火调演”、“民歌邀请赛”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将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开展了“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创建特色文化艺术之县、乡活动,涌现了太平鼓、攻鼓子、刺绣、剪纸、书画、花儿、雕刻等的一批特色文化艺术之县和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