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型气管导管预防兔子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兔子在颅脑手术时采取新型气管导管,对照组的兔子在颅脑手术时采取普通的气管导管。观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兔子气管导管脱落的例数、一次插管的成功率、组织水肿、牙齿脱落等并发症的情况、建立人工气道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大耳白兔[1][山万2]气管导管未发生脱落且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气道建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耳白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可以有效预防颅脑手术过程中气管导管的脱落,插管效果更好,安全性也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导管意外脱落的不良事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预防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外ICU2016年1月—12月期间留置各类导管138例,导管意外脱落共计17次。将2016年1月—6月的62例纳入常规组,2016年7月—12月的76例为PDCA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而PDCA组采用PDCA方法,包括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出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导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方法后,导管意外脱管率从19.35%下降到6.58%。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强化导管安全、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降低导管脱落概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72例带管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6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导管脱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出现胃管脱落3例,腹腔引流管脱落3例,T管脱落2例,总导管脱落8例,总导管脱落率为9.52%;观察组出现胃管脱落1例,无腹腔引流管脱落和T管脱落,总导管脱落1例,总导管脱落率为1.1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导管脱落率明显较低,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中导管脱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总导管脱落概率,值得院方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无陪护患者导管脱落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30名无陪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无陪护患者导管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0名无陪护患者中,胃管脱落的有15例,尿管脱落的有9例,气管插管脱落的有6例。结论无陪护患者导管脱落与医护人员缺乏对病患有效的护理相关,提升医护人员对病患护理的有效性和警惕性,可以很好地促进病患身体健康的恢复,提升患者对诊疗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一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丝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置入导引导丝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丝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为(220.5.4土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430.7土24.3)s,P〈0.05。两组间TO、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他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哟比较,A组的sP和HR在,1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