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TDM)对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拟行伏立康唑治疗的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随机的方法将患者按其主管医疗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临床药师参与提供全程伏立康唑TDM药学服务,对照组无临床药师参与。比较2组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达标率(目标范围:1.5~5.5 mg/L)、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治愈率,并比较2组主管医师药物相互作用医嘱处置及时(24 h内)率和血药谷浓度检测次数。结果共纳入303例患者,干预组166例,对照组137例。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肝功能指标、真菌病类型、主要合并疾病、伏立康唑治疗前使用存在相互作用药物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应用伏立康唑后首次血药谷浓度检测达标率与对照组相近[55%(91/166)比50%(69/137),P=0.440],末次血药谷浓度检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4/166)比47%(65/137),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血药浓度检测总频次分别为403和244次,干预组血药谷浓度达标次数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63%(254/403)比44%(107/244),P<0.001],超标次数(>5.5 mg/L)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19%(63/403)比22%(54/244),P=0.037]。干预组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23/166)比23%(31/137),2%(4/166)比8%(11/137),均P<0.05],肝损伤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标准:8%(13/166)比15%(21/137),P<0.05;国际药物性肝炎专家组标准:2%(4/166)比7%(10/137),P<0.05],临床治愈率与对照组相近[86%(142/166)比81%(111/137),P=0.291]。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患者在开始应用伏立康唑时正在使用与伏立康唑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医嘱处置及时率分别为71%(17/24)和18%(3/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人均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检测频次(2.4次)多于对照组(1.8次),血药谷浓度检测≥3次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38%(63/166)比23%(32/137),P=0.006]。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伏立康唑TDM可提高患者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和药物相互作用医嘱处置及时率,降低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特点、规律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72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伏立康唑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系统/器官及相关临床表现、合并用药、血药浓度。结果72例患者当中,50例(69.4%)>65岁;男50例(69.4%),女22例(30.6%)(χ2=6.854,P<0.05)。72例患者共发生128例次相关临床表现,其中,占比最多的前3位系统/器官为循环系统40例次(31.3%)、呼吸系统29例次(22.7%)、皮肤16例次(12.5%)。72例患者中,合并用药较多,通过检索筛查文献及说明书,可能跟伏立康唑之间发生互相作用而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奥美拉唑)、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抗结核类药物(异烟肼)。72例患者中,21例接受了临床血药浓度监测,范围为1.4~18.9 μg·ml-1;其中,占比最多的为5.0~10.0 μg·ml-1,有11例(52.4%)。结论在临床中使用伏立康唑对相关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强化监测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注意联合用药情况及用药量,尽可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及比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干预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7月本院治疗的28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n=14)和观察组(n=14)。对照组予以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57.14%(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DM对伏立康唑个体化给药的意义以及药学监护对伏立康唑所致肝酶升高及视觉异常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一例中年男性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治疗过程和专业优势结合起来,利用相关参考文献,对肝酶升高及视力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治疗措施,分析个体化用药监测的切入点。结果:利用(RUCAM)表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肝酶升高和视觉异常症状为伏立康唑所致,药师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使患者不良反应相关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药师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症下药,保证用药安全,同时应注意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强迫症患者采用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强迫症患者共11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55例为参照组采用氟伏沙明进行治疗,其余55例作为研究组联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强迫症患者采用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极为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症状,在安全性方面也较为理想,有必要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氟伏沙明联合治疗强迫症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氟伏沙明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在肝硬化Child-Pugh C级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住院的76例应用伏立康唑的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资料,分为肝功能不全推荐剂量组56例,常规剂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伏立康唑的稳态血药浓度,真菌感染转归,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每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脏功能生物化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根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Z检验,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功能不全推荐剂量组伏立康唑稳态血药浓度平均值为(3.97±1.85)μg/ml,常规剂量组伏立康唑稳态血药浓度平均值为(6.55±5.03)μg/ml,两组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636, P = 0.008);真菌感染好转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不全推荐剂量组发生和用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1例(1/56),常规剂量组4例(4/20),两组和用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 P = 0.022);肝功能不全推荐剂量组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抗感染前后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值分别为2.302,-4.914,-3.118,P值分别为0.025、0.000、0.002),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移酶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常规剂量组使用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疗前后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Child-Pugh C级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轻至中度肝功能障碍(Child-Pugh A级、Child-Pugh B级)按照伏立康唑说明书推荐给药方案给药是相对安全并且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栓联合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3月本科接诊霉菌性阴道炎病患12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联用伊曲康唑胶囊和克霉唑栓,对照组用克霉唑栓。对比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针对复发率,研究组3.33%,比对照组21.67%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6.67%,比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炎伴外阴瘙痒患者实施康妇炎胶囊结合硝酸咪康唑外用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2020.2月-2021.2月诊治的88例患者,均为阴道炎伴外阴瘙痒。将随机抽签法作为分组方法,常规组(开展硝酸咪康唑外用治疗)共44例,研究组(康妇炎胶囊结合硝酸咪康唑外用治疗)共44例。对比2组炎症指标、症状转归时间及疗效。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炎症指标IL-2、IL-6及IL-13值明显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各症状转归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统计观察两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55%,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结合外用硝酸咪康唑应用于阴道炎伴外阴瘙痒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在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症转归方面的效果好于外用单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合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