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英、汉语跨语言的差异,文章比较了英、汉语及物结构与格转换的广域和狭域制约原则。结果发现,汉语与格转换不能完全通过与格转换广域制约原则得到预测。普遍的连接规则在汉语致损义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匹配过程中将来源论元匹配至间接宾语位置,目标论元并不一定始终占据间接宾语位置。与格转换狭域制约原则规定了及物动词进入结构的能力。由于该原则存在跨语参数差异,因而英、汉语与格转换狭域原则规约的及物动词参与与格转换的能力也存在参数差异。

  • 标签: 汉语双及物结构 与格转换 广域制约原则 狭域制约原则
  • 简介: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 标签: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理据 承继
  • 简介:一个及物动词的语义,凸显一种由一个射体和两个界标组成的关系。及物动词的语义凸显对及物构式的语义建构有三个作用:选择能够进入及物构式的成分;将这些成分联结为合成结构;限定及物构式合成结构的语义凸显。因此,及物动词的语义凸显是及物构式语义建构的动因。

  • 标签: 双及物动词 选择 联结 限定
  • 简介:对语法研究而言,汉语动词及物性问题研究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划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可能性、必要性,划分标准以及下位分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及物性是动词的一种根本属性,及物性虽然与动词的价有联系,但是二者之间绝不能画等号”这一认识,可以根据有无及物性将现代汉语动词重新分为四类:及物动词、作格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假及物动词,其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间关系属于不及物动词包含及物动词模式。

  • 标签: 及物性 动词属性 动词分类 包含模式
  • 简介:摘要:运动事件主要研究各国语言的运动事件表达式类型化的研究。Talmy在研究运动事件词汇化时,根据路径信息编码,将语言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语素框架语言”。Slobin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均衡框架语言”。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将动词分为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然后根据路径编码分析汉语属于上述类型中的哪一类。他们虽有提及综合性动词,但依然没有将它作为单独分支进行研究,而是归类为方式或路径动词。本文将综合性动词单独列出,详细解释其语义成分,重点关注由其主要组成的框架结构,分析框架结构的具体构式及其语义信息,借助Talmy的两分法和Slobin的三分法,尝试对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进行分类。

  • 标签: 运动事件 动词框架语言 卫星语素框架语言 综合性动词 双框架结构
  • 简介:Goldberg(1995,2006)认为及物构式表达XintendstocauseYtoreceiveZbyV-ing,但是,抽象名词不涉及物品归属的转移,英语中的“负给予”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达“取得”义的及物句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相反,把及物构式的意义确定为“损益关系”的表达,一方的“损”对应另一方的“益”,一方的“益”对应另一方的“损”,就能对所有的及物句进行统一的无差别的分析,使及物构式在理论上更具有连贯性。对二价动词的语义和结构压制,以及对英汉语际差异的分析,都证明了认定双向损益关系作为构式意义的合理性。

  • 标签: 双及物构式 构式语法 Goldberg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的百科知识语义观和自主/依存联结理论,提出“称说”义的及物构式可以通过自主/依存成分的联结实现给予意。自主成分之间也存在语义关系的结合,其结合能够进一步说明“称说”义及物构式中的类名词和专有名词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进入构式的。

  • 标签: 百科观 自主/依存联结 &ldquo 称说&rdquo 双及物构式
  • 简介:句法-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将句法结构和题元角色所组成的语义结构糅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句法-叙事结构,对句法-叙事结构的研究可以涵盖句法和语义两个抽象单元。及物-叙事结构属于句法-叙事结构范畴。及物-叙事结构结构能产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由分布普遍性、类推性和转换性体现出来。及物一叙事结构的语义自然性是指结构本身所传达的语义符合人们的思维惯势和经验结构,其中包括及物一叙事结构的叙事象似性和叙事典型性。及物-叙事结构结构能产性和语义自然性有它们的认知理据;结构能产性和语义自然性高的及物一叙事结构符合人们对结构句法部分和叙事部分以及叙事部分各组成成分之间匹配度的心理要求,是人们比较熟悉和使用比较频繁的语言形式,具有在认知上激活其它表达式的能量和潜在力。

  • 标签: 及物-叙事结构 结构能产性 语义自然性 认知理据
  • 简介:英语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而同一动词由及物动词变成不及物动词后,其句式往往由vt.+obj.变为vi.+prep.+obj.其语义变化主要体现在动词和后面的宾语之间的关系上,总的来说,由原来直接的动宾关系变成了间接的动宾关系,即动词通过一个介词来涉及宾语,因而在意义上也体现了这种间接性。由于所跟介词的不同,这种间接性又表现出不同的方面,下面试分类加以说明。

  • 标签: 及物动词 语义变化 表示方式 GUESS 外科医生 告诉我
  • 简介:本文根据邮政及物流钢结构建筑中电气设计及现场验收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钢结构建筑物设计中照明设计、动力配电、防雷接地、消防报警设计等相关问题做出简要的归纳总结。

  • 标签: 钢结构 照明 动力配电
  • 简介:二00九年下半年的诗歌创作,整体看仍是在汶川地震和奥运会强化的“及物”之路上行进。其中最显在的表现,莫过于各家刊物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隆重献礼。《诗刊》第九、十期下半月刊分别以高于平素五十多个页码的篇幅,推出“一九四九一二00九诗歌名篇珍藏版”、“一九四九一二00九诗歌新作珍藏版”,十一期上半月刊持续开辟“六十年,献给祖国的歌”专栏;《诗潮》第十期出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专号;《诗选刊》第十期为“新中国六十年经典诗歌作品纪念专号”;《星星》第十期则以“十月华章”的专辑形式庆贺。

  • 标签: 及物 新中国成立 诗歌创作 《诗刊》 诗歌作品 《星星》
  • 简介:构式联接力是构式中某个词位的词语与该构式之间的吸引力强度。本研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及物结构的相关问题。运用构式词位区别性分析法(DCA/distinctivecollexemeanalysis),采用专门的构式联接分析工具(Coll.analysis3.2a)对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习者语料库中,哪些动词与及物构式的共现频率最高,它们与及物构式的联接力如何?(2)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及物构式使用方面有何差异?

  • 标签: 英语双及物构式 语料库 构式联接力
  • 简介:在英语中,有些及物动词后可接双宾语,即一个直接宾语(一般由事物充当)。和一个间接宾语(一般由人充当)。这些及物动词接双宾语时句子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

  • 标签: 及物动词 双宾语 结构形式 初二 英语
  • 简介:从英语的及物构式生成语法理论研究入手,对英汉及物构式的初始状态和推导生成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大家了解语言知识的本质,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语言的句式结构存在共同的深层结构。希望能够对语法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全面提升学习者对英语及物构式的运用操作能力。

  • 标签: 英汉双及物构式 转换生成语法 理论研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可见施动短语作谓语对句子的主语和短语本身结构的要求都不严格,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进行比较,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对短语内部动词的要求是

  • 标签: 文学论文 汉语短语 汉语言文学
  • 简介:内容摘要:学生写作容易陷入空洞无物的境地,没有生活,没有细节,自然无法承载饱满的情感,也会失掉语言之美。本文通过诗歌和散文文段,阐述了注重细节的文字会变得真切感人,富有质感。

  • 标签: 情感美 语言美 细节美 多元 及物
  • 简介: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英汉及物构式结构多义联结语义链的比较研究,推理出该构式的语义理据。经过对构式语法和认知语义的探析、对中心语义和延伸语义的识解,指出了在英汉及物构式系统中的实施者和第一宾语的语义限制。不仅识解了英汉及物构式实施者的自愿性,而且发现了英汉及物构式非自愿性,使许多在及物构式的系统中被认为是异常的表达句得以识解,形成了英汉及物构式的理性化认知模式。

  • 标签: 英汉双及物构式 语义理据 理性化认知模式
  • 简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大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背后,语言、文化也悄悄的发生着变化。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从城市到乡村,言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语言的“历时”变化已从几代人的言语行为上反映了出来,不同年龄层次的社会成员努力学习和运用普通话,逐步缩小全社会在口头语上的地域差异,而言现象则正是中华民族语言走向统一不可缺少的环节。

  • 标签: 语言 普通话 方言 双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