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赛普汀)联合长春瑞滨用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受试者按2∶1比例随机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赛普汀(首剂4 mg/kg,维持剂量每周2 mg/kg,静脉滴注)联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15天/28天,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接受长春瑞滨(25 mg/m2,第1,8,15天/28天,静脉滴注)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共纳入受试者315例(试验组212例,对照组103例)。试验组较对照组中位PFS显著延长,为39.1周比14.0周(HR=0.24;95%CI,0.16~0.36;P<0.000 1)。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ORR为46.7%比18.45%(P<0.000 1),DCR为79.72%比45.63%(P<0.000 1)。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红细胞减少在两组发生率均较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赛普汀相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输注反应。共5例受试者治疗中心脏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至低于50%,均可恢复,未出现严重心脏毒性。结论赛普汀联合长春瑞滨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是用于紫杉类治疗后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优选方案,为中国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靶向治疗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克隆抗体(单抗)的酸碱电荷异质体对其生物活性和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过氧化氢、肽-N-糖苷酶F、羧肽酶B对抗Her2单抗进行氧化、脱糖、酶切处理。用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抗Her2单抗的电荷异质体,使用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法分析抗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用细胞增殖抑制法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技术分析抗Her2单抗的亲和力。结果脱糖处理抗Her2单抗的酸性电荷异质体增加了5.58%,与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1(high affinity immunoglobulin gamma Fc receptor Ⅰ,FcGR1A)的亲和力明显减弱,亲和力常数为9.032×10-8 mol/L。氧化和酶切处理抗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降低,去折叠温度分别为63.6和59.5 ℃,均低于未处理抗Her2单抗(66.7 ℃)。结论3种处理均会使抗Her2单抗产生电荷异质性,脱糖处理抗Her2单抗与FcGR1A的亲和力减弱,氧化和酶切处理抗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从噬菌体库筛选获得的1株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特征。方法从抗狂犬病病毒噬菌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阳性克隆,扩增获得其抗体轻重链可变区,构建全分子抗体的表达质粒后在HEK293 EBNA1细胞中瞬时表达,亲和纯化后对该抗体进行体外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指数、逃逸株测序、差示扫描荧光法热稳定性分析,并与数据库中街毒株糖蛋白比对关键氨基酸位点。结果该抗体体外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为691IU/mg;该抗体对狂犬病病毒CVS-11和CTN株的中和指数分别为8.52和7.05;CVS-11逃逸株糖蛋白测序分析表明,该抗体针对的关键氨基酸主要为N37 K、N194 K和K205 N。与1 338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糖蛋白基因比对表明,37、194和205位上仅有1个街毒株在194位上与突变逃逸株氨基酸类型相同。该抗体Tm值为70.58±0.31 ℃。结论获得1株高中和指数的全分子人源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重组抗IgE单克隆抗体(单抗)轻链互补决定区中天冬氨酸异构化程度的疏水作用层析(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C)方法。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酶切抗IgE单抗,产生抗原结合片段和可结晶片段作为HIC方法的样品。筛选不同品牌及官能团的色谱柱,优化流动相的组成及洗脱梯度,研究样品于5 ℃和-20 ℃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时用强制破坏的方式考察该方法的稳定性检测能力。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采用TSKgel Butyl-NPR色谱柱、流动相甘油含量为5%时,色谱图的分离度较好。样品在进样器(5 ℃)中放置24 h或在-20 ℃中放置48 h可保持稳定。该方法能检出强制破坏样品的各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且专属性良好,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均符合规定,抗原结合片段各峰的线性决定系数均≥0.990且准确度均在90%~110%。结论建立的HIC方法可有效分析单抗制品天冬氨酸异构化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抗原诊断。方法收集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上清液,并用Western blot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与SARS-CoV-2 N蛋白之间的反应。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单克隆抗体与Vero细胞培养物中SARS-CoV-2的反应性。结果从杂交瘤细胞中获得了两种单克隆抗体,分别称为A1和A2。它们都可以与SARS-CoV-2 N蛋白发生反应,而A2也可以识别SARS-CoV N蛋白。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和免疫荧光实验。结论获得了2种针对SARS-CoV-2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发展SARS-CoV-2抗原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为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研究表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奥马珠单克隆抗体是已上市的抗IgE单克隆抗体,可与血液中游离IgE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过敏性炎症反应,已作为一类精准靶向药物为哮喘患儿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学龄期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局部应用对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治并接受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的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5~83岁,年龄中位数为5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变大部分切除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为MALT淋巴瘤,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提示CD20+;经胸腹部CT、骨髓活检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等检查排除全身其他病灶。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结膜型患者行结膜下浸润注射;泪腺型和眼眶型患者通过眼球周围间隙行眼眶内多点注射。记录利妥昔单抗治疗剂量、药物起效时间、肿瘤消退情况;局部疼痛、肿胀等局部反应情况;发热、胃肠道反应、全血细胞计数等全身反应指标及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等淋巴瘤全身复发指标结果。结果8例患者中结膜型患者2例(其中双眼病变1例),泪腺型患者1例,眼眶型患者5例。利妥昔单抗局部注射治疗次数2~7次,总剂量为45~280 mg。局部疼痛8例、局部红肿1例、发热2例、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乏力1例、心慌不适1例。所有患者经严密观察或相应对症处理后,症状自行消退,均未给特殊处理。随访9~30个月,中位数为20个月,8例患者病变全部控制,均未见复发;MRI检查显示局部病变完全消失5例,遗留局部结膜和眼外肌增厚3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均未见异常。结论利妥昔单抗局部注射可用于治疗全身无侵犯的局限性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39-84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葡聚糖联合激发型抗CD40单克隆抗体(5C11)对树突状细胞(DCs)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新鲜的浓缩白细胞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使用GM-CSF和IL-4细胞因子法诱导培养未成熟DCs,经不同刺激方式(5C11、β-葡聚糖、5C11+β-葡聚糖)激发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3、CD86和MHCⅡ类分子HLA-DR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2、IL-6、TNF-α、IL-10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结果β-葡聚糖能够显著诱导CD40在DCs表面的表达(P<0.05),联合5C11后,其他表面分子CD80、CD83、CD86的表达进一步显著上调,尤其对DCs成熟的重要标志分子CD83的上调表现出强烈的协同效应(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β-葡聚糖联合5C11可以诱导DCs大量分泌IL-12、IL-6、TNF-α等促炎因子,对发挥DCs功能的关键因子IL-12的分泌表现出协同效应(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38 MAPK、p44/42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且磷酸化时间提前,维持时间也延长(P<0.01)。结论β-葡聚糖联合5C11可协同促进DCs的成熟并提高DCs的免疫功能,为肿瘤DCs疫苗的制备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建立小鼠AIH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预防组Con-A注射前1 h经鼠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20 mg/kg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照组注射200 μL PBS。分别于Con-A或PBS注射后3、8、12和24 h取血清,通过比色法检测血清AST、ALT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IL-1β、IFN-γ、IL-4、IL-17A、IL-10和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于Con-A或PBS注射后12 h取肝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浸润至肝脏的淋巴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盒子转录因子(TBX21)、GATA结合蛋白3(GATA3)、RAR相关孤儿受体C(RORC)和CXCL10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CXCL10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预防组Con-A注射后8、12和24 h的血清ALT、AST、IL-1β、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45.8±190.3) U/L比(865.8±237.7) U/L、(947.6±267.9) U/L比(1 448.0±403.5) U/L和(508.6±131.1) U/L比(976.6±207.6) U/L;(620.7±132.0) U/L比(952.9±106.8) U/L、(801.6±212.0) U/L比(1 424.8±236.0) U/L和(632.1±117.8) U/L比(1 008.3±187.5) U/L;(31.38±10.12) ng/L比(48.12±11.53) ng/L、(39.34±11.40) ng/L比(60.00±14.17) ng/L和(29.49±8.22) ng/L比(46.89±5.50) ng/L;(432.93±66.82) ng/L比(674.66±97.88) ng/L、(655.09±169.17) ng/L比(937.90±166.36) ng/L和(263.40±54.97) ng/L比(410.74±86.6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0、2.308、4.263,4.374、4.860、3.806,2.440、2.541、3.939,4.560、2.660、3.210;P均<0.05)。预防组Con-A注射后3、8、12和24 h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 075.79±303.77) ng/L比(1 914.48±317.80) ng/L、(1 945.97±271.85) ng/L比(2 100.80±378.42) ng/L、(1 578.60±504.54) ng/L比(2 525.40±406.55) ng/L和(1 020.64±280.03) ng/L比(1 582.00±311.9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6、2.903、3.267、2.994,P均<0.05)。预防组Con-A注射后3 h的血清CXCL10水平和肝脏组织CXCL10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Con-A注射后3和8 h肝脏组织中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1 755.8±148.1) ng/L比(2 102.0±334.0) ng/L,7.20±3.00比27.60±1.90,6.94±2.29比15.20±3.48和9.38±3.48比18.17±4.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6、2.623、4.427、3.673,P均<0.05)。预防组与对照组Con-A注射后3、8、12和24 h的血清IL-4、IL-17A和IL-10水平,以及GATA3和RORC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在小鼠AIH模型中具有一定预防效果,其可能通过拮抗TNF-α减少肝脏CXCL10表达,使Th1和CD8+T淋巴细胞向肝脏浸润减少,同时通过减少炎性因子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来降低T淋巴细胞对肝细胞的损伤而发挥预防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布鲁菌Omp31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布鲁菌抗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在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临床样本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牛种布鲁菌2308、104M、S19,羊种布鲁菌M5-90和猪种布鲁菌S2共5个菌株,经超声破碎,获得其菌液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已制备的抗布鲁菌Omp31单克隆抗体5H3对上述5个菌株的识别能力。构建Omp3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mp31)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F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Omp31蛋白的表达。羊种布鲁菌弱毒疫苗株M5-90侵染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构建含菌单核吞噬细胞。将5H3抗体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或藻红蛋白(PE)标记,采用FCM,利用FITC-5H3抗体检测pcDNA3.1-Omp31转染293FT细胞和含菌单核吞噬细胞,鉴定该抗体对细胞内布鲁菌抗原的识别能力,初步建立FCM的检测方法,并测定FITC-5H3抗体在FCM中的灵敏度。利用双抗体(PE-5H3和FITC-CD14)的流式细胞染色测定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析该方法应用于人布病临床检测的可行性。结果抗布鲁菌Omp31单克隆抗体5H3不仅能识别羊种布鲁菌M5-90菌株和猪种布鲁菌S2菌株,还能识别缺失Omp31基因的牛种布鲁菌2308、104M、S19菌株。FITC-5H3抗体可用于流式细胞染色识别细胞内的布鲁菌抗原,表达Omp31的293FT阳性细胞比例约为59.3%,疫苗株M5-90侵染的THP-1阳性细胞比例约为6.2%,检测293FT阳性转染细胞的灵敏度为4%。初步建立了基于PE-5H3和FITC-CD14的双抗体染色的FCM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布病患者PBMCs中的双抗体阳性细胞比例(1.93%)高于健康人群(< 0.30%,阴性)。结论利用FCM,初步建立了荧光素标记抗布鲁菌Omp31单克隆抗体5H3检测细胞内布鲁菌抗原的方法,并发现5H3抗体能识别牛种布鲁菌,弥补了布鲁菌抗原检测中Omp31的应用缺陷。此方法的建立为布病病原学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策略,为检测试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材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对CD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CD患者382例,均行IFX治疗,另选择103名行结肠镜检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C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血和肠黏膜组织样本,计算BMI,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ESR、CRP,以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γ干扰素、IL-1、IL-2、IL-6、IL-8、IL-10、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采用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和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评价CD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CD患者治疗前BMI、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8.3±1.8) kg/m2比(20.2±1.2) kg/m2、(95.3±8.4) g/L比(129.2±5.7) g/L、(33.2±5.4) g/L比(50.3±3.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7、5.342、2.674,P均<0.05)。CD患者治疗后BMI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9.5±2.1) kg/m2比(18.3±1.8) kg/m2、(117.2±10.3) g/L比(95.3±8.4) g/L],CRP水平、CDAI评分、SES-C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6.3±2.3) mg/L比(47.2±9.3) mg/L、(113.2±12.5)分比(245.2±23.5)分、(5.0±2.1)分比(10.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0、2.339、2.432、6.345、5.234,P均<0.05)。健康对照组促炎因子TNF-α、γ干扰素、IL-2、IL-6、IL-8、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均低于CD患者治疗前[分别为(1.1±0.4) ng/L比(158.2±38.3) ng/L、(3.2±0.8) ng/L比(28.3±13.4) ng/L、(2.7±1.3) ng/L比(3.3±2.4) ng/L、(5.2±0.3) ng/L比(16.3±7.4) ng/L、(16.3±6.3) ng/L比(18.9±10.2) ng/L、(10.5±2.3) ng/L比(38.5±11.2) ng/L;1.00±0.00比4.68±0.34、7.83±0.32、1.25±0.46、8.36±0.44、2.01±0.89、6.83±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5、6.456、3.008、4.009、7.045、10.223,8.345、11.235、1.114、12.334、5.304、5.678;P均<0.05)。CD患者治疗后TNF-α、γ干扰素、IL-2、IL-6、IL-8、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06.4±29.9) ng/L比(158.2±38.3) ng/L、(25.7±10.8) ng/L比(28.3±13.4) ng/L、(2.9±1.7) ng/L比(3.3±2.4) ng/L、(15.4±4.2) ng/L比(16.3±7.4) ng/L、(17.2±8.7) ng/L比(18.9±10.2) ng/L、(29.9±12.7) ng/L比(38.5±11.2) ng/L,2.45±0.21比4.68±0.34、3.75±0.18比7.83±0.32、1.09±0.22比1.25±0.46、3.78±0.21比8.36±0.44、1.67±0.33比2.01±0.89、2.96±0.11比6.83±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45、2.456、2.334、2.090、3.009、8.345,4.567、6.445、2.046、7.774、3.008、8.867;P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CD患者治疗前肠黏膜组织中的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JAM-A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21±0.03比1.00±0.02、0.17±0.07比1.00±0.01、0.16±0.06比1.00±0.04、0.26±0.08比1.03±0.04),CD患者治疗后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JAM-A的mRN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0.77±0.08比0.21±0.03、0.69±0.08比0.17±0.07、0.78±0.09比0.16±0.06、0.72±0.07比0.26±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7、6.346、5.557、8.456,9.678、8.671、10.456、7.456;P均<0.05)。结论IFX能有效缓解CD患者病情活动,改善其营养状态,可通过减轻CD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维持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修复CD患者的肠黏膜屏障。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其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and its receptor, CGRP-mAbs)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在线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以查找CGRP-mAbs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使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MP14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s,涉及6 218例成年偏头痛患者(试验组2 679例,对照组3 539例)。荟萃分析结果示:与安慰剂组相比,CGRP-mAbs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减少了每月偏头痛发作天数[标准均数差(SMD)=-0.35;95% CI-0.4~-0.3];CGRP-mAbs增加了每月发作天数减少≥50%的应答率[相对危险度(RR)=1.65,95%CI1.54~1.76];CGRP-mAbs减少了每月应用特异性药物的天数(SMD=-0.38;95%CI -0.43~-0.32);CGRP-mAbs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 1.01~1.10)。结论CGRP-mAbs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性治疗偏头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对HER2基因扩增状态的检测结果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014版《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判读标准选取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病理学部2013—2019年所有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不确定(2+)并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的浸润性乳腺癌548例,运用2019版指南对IHC结果和HER2/CEPl7双探针FISH检测结果进行重新评判并分组。结果548例IHC HER2 2+的浸润性乳腺癌中,按照2014版检测指南,FISH检测结果为HER2阳性96例(17.52%)、不确定81例(14.78%)、阴性371例(67.70%);而根据新的2019版检测指南评判,IHC检测有10例(1.82%)被判读为1+,FISH检测结果第2组2例直接判为阴性,第4组原本不确定的病例也均判为阴性,最终548例FISH检测结果为HER2阳性94例(17.15%)、阴性454例(82.85%)。结论应用2019版指南后,IHC HER2 2+数量略有下降,FISH检测结果因为第2组和第4组的病例解释发生变化,导致HER2阳性率略有下降,从而对2014版本判定的不确定病例进行了重新分类。总体来说, 新版指南更加合理、可操作性更好。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复治肺结核患者 6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34 例。对照组患者采 用 2H3R3Z3E3S3/6H3R3E3 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研究 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联合应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变化情况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空洞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的 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用于H7N9禽流感病毒诊断的血凝素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异性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和间接ELISA法筛选、鉴定获得稳定分泌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SDS-PAGE、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其亚型、效价、纯度等生物学特征。结果共获得2株单克隆抗体(7C8H8和8E9E2),其中7C8H8抗体亚类为IgG2a,腹水抗体效价>1∶512 000,且可以特异性结合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8E9E2仅具有较低的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结合力。结论获得1株可分泌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C8H8。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EG-1、HER-2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96例胃癌患者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EG-1、HER-2表达情况。在以上胃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取距肿瘤5 cm以上的癌旁胃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依据不同分析目的分别采用χ2检验、线性趋势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AEG-1阳性表达率(76.0%)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0%),其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41.7%)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0%),其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AEG-1、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6,P=0.00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胃癌中AEG-1及HER2双阴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平均生存期:31.1个月)优于AEG-1及HER2双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期:48.3个月)。结论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AEG-1、HER2信号通路。检测胃癌组织中AEG-1、HER2的表达,有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7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分别开展常规溶栓治疗、常规溶栓治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溶栓再通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易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显示为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