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在平面地图上如何塑造地表起伏的立体感,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问题。迄今为止,确两种造型方法较好。一种方法是等高线法。普遍认为用等高线正射投影法在地图上描绘地形,是表示地形起伏这种几何信息的最好方法。但是,等高线的立体表现力毕竟是一种人为的抽象设计,它不能够产生出直观形象的立体感,与真实的地貌形态有很大差异,这是它的一大缺陷。另一种方法是用一种光源投射于地形表面所产生的阴影密度来表示的,这是大多数天然事物所具有的模样。其原理是:地物在光照条件下,其上便产生光辉面和阴影面,如果在平面上能表达出全部的光影明暗变化,则在获得的描绘图上产生出一种直观形象的立体效应。在地图制图学领域中,把这种利用假定的倾斜光照制作的地形阴影图,叫做“地貌晕渲图”。由于这种光影明暗法对地形起伏有突出的表现力,晕渲就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用来表达地貌立体感的主要方法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癫痫发作类型分为部分发作39.69%;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16.25%;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44.06%。早发型癫痫82.19%;迟发型癫痫17.81%。出血性脑卒中222例,包括脑出血1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7例;脑梗死98例。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血性脑卒中222例患者中发生部位为蛛网膜下腔和脑出血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320例患者中,卒中病灶位于皮层者66.88%,有大病灶65.89%。结论早发型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类型多于部分发作和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和大小也有显著相关性。
简介:地貌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地貌晕渲是地图制图学中表现地形地貌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立体感强、直观易读、对地貌形态表达能力强等特点。地貌晕渲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手工绘制发展为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海量的地理数据来进行快速的数字地貌晕渲图的制作。数字地貌晕渲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过去的地貌晕渲完全是手工制作,对人的要求很高。虽然手工晕渲速度较慢,门槛较高,但是所绘制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数字地貌晕渲,尤其是老一辈晕渲专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相比之下数字地貌晕渲速度快、对人的要求低,适合大数据量的生产作业,但效果较差,往往需要人工干预,因此提升效果和加强晕渲的灵活度一直都是数字晕渲研究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证实“肝主疏泄”方法从肝主疏泄的内涵、生理、病理等方面深刻认识肝主疏泄的价值,重视肝主疏泄这一生理功能结果在实践中应用此理论对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肝为将军之官”,足见其在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地位。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主要生理特点可概括为“肝主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