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醛固酮腺瘤(APA)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确诊为APA的患者45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5例APA患者中血钾降低者30例。立位血清醛固酮/直接肾素浓度(ARR)>24和48(pg/ml)/(?IU/ml)的例数分别为41例和36例,卧位ARR>24和48(pg/ml)/(?IU/ml)则分别有43例和39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3%。结论ARR在APA中的筛查效率较高,肾上腺薄层CT增强扫描是APA定位诊断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运用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术后将病理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照研究其超声征象。结果本组33例患者共探及38个肿块,其中9例为多发,占27.27%;24例为单发,占72.73%,瘤体大小为0.6cm×0.7cm~5.2cm×4.7cm,其中30个直径>2cm,10个直径<2cm,22个位于右侧,13个位于左侧,3个位于峡部。结论临床上运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腺瘤进行诊断,可以明确病灶的数量、大小、部位,有助于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和分析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的有效性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抽取于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实施治疗的106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药利妥昔单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化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滤泡性淋巴瘤在给予利妥昔单抗单药方案化疗的同时辅以硼替佐米治疗,除了提高治疗效果外还能够显著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后肾腺瘤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例后肾腺瘤的临床资料及观察光镜下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肿物与肾脏表面相连,镜下呈腺泡状排列,腺腔小,可见分支状,小管状结构,细胞形态单一,核小,无明显核仁,间质见散在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肿瘤细胞CK、Vim、S-100、WT1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CK7CDl0、CD34均呈阴性表达。随访时间56个月,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肾腺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尽量多取材并借助后肾腺瘤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该种手术法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改良小切口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