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唐代白话诗人王梵志的诗作,国内已有两个整理本,一个是张锡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辑》(以下简称《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另一个是项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张本在前,广事搜罗并加校注,提供了一个足供继续研究的较好的本子,功不可没。项本在后,吸收了本人及他人的研究成果,补充了一些诗作,后出转精。其他学人,关于王梵志诗校释的论文,为数也不少。笔者近年“预流”于敦煌学的研究,已成十余万字文稿,现刺取王梵志诗语词札记七则,成此拙文,以就正于学界。为便检阅王梵志原诗,在括号中标明张本和项本对各首诗所标的序号,张本在前,项本在后,中间用斜线隔开。
简介:<正>敦煌发现的王梵志的大量诗抄,使唐代文学史上颇为有名的这位民间白话诗人及其作品,在长期的失载之后,又重新回到初唐诗坛中来了。王梵志的诗是真正的民间文学,在反映初唐社会的真实性和深广度上,是所有文人作家不能比拟的.他的诗是白话诗,推成了古代白话诗长流中的一个巨大波澜,浪头高而宽,底蕴深而强。他的诗取材广泛,主题多端,涉及唐代社会生活、世俗民情诸多方面,可以佐证或补充历史文献。王梵志的诗习用口语,又为民间抄传,多用俗字别体,成为研究唐代语言文字的珍贵材料。这些诗抄比较零乱,错讹严重,校点整理极为困难,也将为古籍整理,特别是为民间流传的手写抄本文献资料的校
简介: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六月的一个早晨,大清皇城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和煦的阳光中,《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长卷册页安静地躺在一尊宽敞雅致的龙案上。清高宗乾隆大帝独自端坐案前,轻轻打开册页,小心翼翼,从右至左,缓缓摊开画卷,一幅一幅又一幅诞生于大理国的梵像画,带着八百年前的金色光辉,神秘而又清晰地映入他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