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8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股浅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静脉瓣反流部位来看,观察组Valsalva’s动作、平静呼吸数据在股浅静脉瓣、腘静脉瓣、双瓣反流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的推广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诊断成功率,该种诊断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总结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经验。方法对41例(45条患肢)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结果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及溃疡均全部消失而无并发症出现。随访5~30个月共41条患肢,痊愈者37条,占90.24%,病情好转者2条,占4.88%。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一种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远远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60例(61条患肢)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造影和彩超检查发现患肢深静脉通畅,但有明显血液倒流。CEAP分级:C6级36条患肢,C5级25条患肢。全组患肢均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并在超声引导下行交通支静脉腔内激光闭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4~14个月,溃疡均未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手术创伤轻微、并发症极少、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18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规范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改善肝功能、心功能,达到手术指征;术后未继发严重肝功能不全14例,出现黄疸1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出现肝功能不全症状患者经过专业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规范的针对性临床治疗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不全状况,增加手术机会,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在院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极大改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09~2010.10月间收治的62例(70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的临床疗效。结果56例(61条)术后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恢复满意;3例(5条)术后症状减轻;2例(3条)术后无改善;1例(1条)术后肿胀加剧,经彩超证实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4.3%(66/7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1/70)。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对重度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是外科治疗的有效术式。
简介:目的探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IPV)中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的分布及其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过程中的角色。方法46例确诊为CVI患者,临床症状:有坠胀感35例,无坠胀感11例,伴有皮肤瘙痒24例,无皮肤瘙痒22例,有夜间抽筋症状6例,无夜间抽筋40例。46例患者(46条肢体)CEAP分期:C2(19例)、C3(6例)、C4a(11例)、C4b(5例)、C5(3例)、C6(2例)。用多普勒超声定位IPV,测量交通静脉到足底的距离,以大、小隐静脉主干进行内外分区,将小腿分为三段、共八个区段进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305个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其中大隐静脉内上(19个)、大隐静脉内中(62个)、大隐静脉内下(34个)、小隐静脉外上(17个)、小隐静脉外中(52个)、小隐静脉外下(6个)、大隐静脉主干(64个)、小隐静脉主干(51个)。小隐静脉外上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小隐静脉外中区段的交通静脉与CEAP-C分期、皮肤瘙痒,大隐静脉主干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不全交通静脉主要分布于小腿中段及大小隐静脉主干,且与CVI的临床症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