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拓扑特征。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构建MA成瘾患者(MA成瘾组,n=46)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n=46)的脑功能网络。比较2组成员脑功能连接及网络拓扑属性的差异,分析组间有显著差异的拓扑属性与临床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脑功能连接: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A成瘾组位于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枕外侧皮层、腹内侧枕叶皮质、眶回、中央前回、梭形回、颞上回皮层及丘脑的多个脑区构成的子网络的功能连接增强,位于眶额回、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颞下回、梭形回、海马旁回、顶上小叶、中央后回、腹内侧枕叶、枕外侧皮层及杏仁核的多个脑区构成的子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网络拓扑属性:2组成员的脑功能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是MA成瘾组小世界属性值、聚类系数、局部效率、模块化程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成瘾组的左侧额上回、右侧眶额回、右侧颞中回和左/右侧枕外侧皮层介数中心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MA成瘾组右侧颞中回的介数中心度与第1次服用MA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327,P=0.028);MA成瘾组的模块化程度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激活性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r=0.315,P=0.035)。结论慢性MA成瘾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部分拓扑属性被破坏,且患者首次服用MA时年龄越小右侧颞中回的介数中心度越低;网络模块化程度越深,精神病性症状中的激活性症状越严重。

  • 标签: 脑功能网络 图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甲基苯丙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成瘾患者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特征。方法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利用概率纤维追踪技术构建MA成瘾男性患者(MA组,n=46)及男性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46)的脑白质结构网络。应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评估2组脑白质连接的差异,再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组的网络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有显著组间差异的网络参数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组和对照组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与对照组相比,MA组显著增加的结构连接主要位于奖赏系统和视觉系统;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减低,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明显增高(t值分别约为:-2.890、3.179、3.918、3.077,P<0.01,置换检验10 000次);MA组主要在眶额皮质和顶颞叶皮质区域介数中心度明显减低,而左腹侧前岛叶显著增高(P<0.05,置换检验5 000次),此外,右丘脑(r=-0.410,P= 0.005)、左额上回(r=-0.331,P = 0.026)、左楔前叶(r =-0.410,P =0.005)、右楔前叶(r =-0.337,P = 0.024)、左颞中回(r=-0.341,P = 0.022)、右缘上回(r=-0.317,P = 0.034)的介数中心度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右胼胝体沟的介数中心度与思维障碍因子分(r=-0.318,P=0.033)、右丘脑的介数中心度与BPRS总分(r =-0.342,P = 0.022)及激活性因子分(r=-0.326,P= 0.029)呈负相关。结论MA成瘾患者的大脑结构网络仍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大脑区域间的信息传输和整合效率显著提高,且部分脑区的介数中心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物质相关性障碍 脑结构网络 图论 弥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法分析戒断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与健康人全脑活动强度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平塘强制戒毒所的戒断MA成瘾男性患者29‌例和同期招募的健康男性对照31‌名。记录所有戒断MA成瘾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初次使用MA年龄、使用MA月数、每个月MA用量、最后1‌年频率、最后1‌个月频率、目前戒毒月数、戒毒次数、吸毒时渴求自评分数、吸烟史(是否吸烟和吸烟年限)、饮酒史(是否饮酒和饮酒年限)。采集静息态功能MRI数据,使用DPABI软件包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计算2组受试者全脑每个体素的ALFF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与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体素水平上P<0.01且体素个数>71的核团被认为是具有显著组间差异的脑区,对应校正后的P<0.05,并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上提取ALFF均值。将是否吸烟和饮酒作为协变量,计算差异显著脑区的ALFF均值与MA使用以及戒断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戒断MA成瘾组左侧额中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t=-4.707),右侧额下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t=4.4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戒断MA成瘾组患者右侧额下回的ALFF值与最后1‌个月MA使用频率及每个月MA的使用量均呈负相关(r=-0.396,P=0.034;r=-0.429,P=0.020)。结论戒断MA成瘾患者的脑功能存在异常,这些异常主要表现在与认知、执行、情绪等有关的前额叶,且MA使用越多对应脑区损伤或改变越大。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荡振幅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成瘾行为的发展过程对甲基苯丙胺使用者进行阶段划分,探讨不同阶段使用者的特点,为制订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某强制隔离戒毒所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男性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所1周内完成临床诊断、访谈及问卷评估,研究对象按成瘾行为的阶段特征进行区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arrett冲动量表(Barre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CogState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成瘾行为发展相关的因素。结果(1)强迫性用药组在累计使用时长[24(8,48)月,12(4,24)月,22(10,36)月]、用药剂量[(6.6±3.8)片,(2.8±1.4)片,(4.5±3.4)片]、渴求感评分[1.0(0,5.0)分,0(0,1.0)分,1.0(0,3.0)分]都高于其它两组(P<0.05),且有更多既往使用海洛因的经历[20.4%,9.8%,14.8%,P<0.05];规律性用药组则较其它两组有更多的戒毒次数[1(1,3)次,1(0,1)次,1(1,2)次,P<0.05]。强迫性用药组Barrett冲动量表总评分[(42.8±13.3)分,(34.5±13.6)分,(36.1±14.9)分]及各维度的评分[行动冲动:(37.5±15.8)分,(27.8±13.4)分,(29.2±17.8)分;认知冲动:(43.2±18.0)分,(39.4±17.0)分,(37.2±18.1)分;非计划冲动:(47.2±19.8)分,(38.8±18.7)分,(40.7±20.8)分]都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而在认知评估中强迫性用药组ISL和SEC两个模块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16.50±4.87)分,(19.30±4.78)分,(18.33±4.91)分;(0.76±0.21)分,(0.89±0.22)分,(0.81±0.21)分;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基苯丙胺累计使用时长(β=0.022,OR=1.022,95%CI:1.003~1.042)、用药剂量(β=0.625,OR=1.869,95%CI:1.196~2.921)、渴求感(β=0.194,OR=1.214,95%CI:1.002~1.215)、Barrett总分(β=0.036,OR=1.037,95%CI:1.013~1.061)、非计划冲动评分(β=0.040,OR=1.041,95%CI:1.004~1.038)、行动冲动(β=0.033,OR=1.214, 95%CI:1.001~1.068)对成瘾的阶段性分组有影响。结论甲基苯丙胺成瘾行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处于不同阶段的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在物质使用、冲动性高低、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成瘾行为的发展与物质使用的时间、剂量相关,也与使用者的人格冲动性相关,且发展到强迫性用药的患者认知功能较其它两个阶段的受损明显。要动态识别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尽可能阻断成瘾的进程,以达到减少伤害的目标。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成瘾行为 冲动性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与健康人之间静息态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以及两侧半球对称体素间功能连接的差异。方法选择自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宁波市康宁医院首次接受戒毒治疗的46例MA成瘾患者进入MA成瘾组,同期招募与MA成瘾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6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d-ReHo、d-VMHC)、静态(ReHo、VMHC)两个角度评估MA成瘾患者的静息态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以及两侧半球对称体素间功能连接的改变,并将组间差异脑区检测值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A成瘾组左侧内侧眶额皮层(mOFC)ReHo值显著减低,左侧mOFC、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d-ReHo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A成瘾组双侧mOFC、中央前回以及中央后回VMHC值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A成瘾组显著差异脑区ReHo值、d-ReHo值、VMHC值与BPRS量表总分、各项因子分以及服用MA总剂量(去除离群值后)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MA成瘾患者局部脑区(尤其是mOFC)神经自发活动协同性、稳定性以及半球间活动的协同性均出现显著异常;左侧mOFC异常的ReHo值、d-ReHo值以及VMHC值可能是MA成瘾重要的影像学标记物。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局部一致性 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前注意加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甲基苯丙胺成瘾者4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人平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10 Hz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和1 Hz刺激右侧DLPFC的双侧同时刺激、连续干预7 d的rTMS干预方案对干预组进行干预,使用相同方案对对照组进行伪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 wave,MMN)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F3、Fz、F4三个电极点的MMN波幅[干预组:(-0.90±0.28)μV、(-0.98±0.19)μV、(-0.96±0.19)μV;对照组:(-0.92±0.21)μV、(-0.89±0.20)μV、(-0.94±0.16)μV]和潜伏期[干预组:(184.16±33.07)ms、(179.20±25.35)ms、(184.95±28.22)ms;对照组:(184.91±26.96)ms、(180.99±25.29)ms、(181.55±23.19)m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z、F4的MMN波幅[干预组:(-1.38±0.16)μV、(-1.17±0.19)μV;对照组:(-0.91±0.17)μV、(-0.99±0.16)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3的MMN波幅[干预组:(-1.01±0.59)μV;对照组:(-0.80±0.50)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个电极点的MMN潜伏期[干预组:(177.38±26.45)ms、(172.17±23.87)ms、(179.84±23.60)ms;对照组:(182.08±24.95)ms、(177.94±21.30)ms、(179.18±21.62)m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对比发现,Fz、F4的MMN波幅[干预前:(-0.98±0.19)μV、(-0.96±0.19)μV;干预后:(-1.38±0.16)μV、(-1.17±0.19)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3的MMN波幅[干预前:(-0.90±0.28)μV;干预后:(-1.01±0.59)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电极点的MMN潜伏期[干预前:(184.16±33.07)ms、(179.20±25.35)ms、(184.95±28.22)ms;干预后:(177.38±26.45)ms、(172.17±23.87)ms、(179.84±23.60)ms]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伪刺激干预后,对照组在F3、Fz、F4的MMN波幅[干预前:(-0.92±0.21)μV、(-0.89±0.20)μV、(-0.94±0.16)μV;干预后:(-0.80±0.50)μV、(-0.91±0.17)μV、(-0.99±0.16)μV]和潜伏期[干预前:(184.91±26.96)ms、(180.99±25.29)ms、(181.55±23.19)ms;干预后:(182.08±24.95)ms、(177.94±21.30)ms、(179.18±21.62)ms]与干预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过rTMS干预后,干预组前注意加工能力有所改善,双侧同时刺激的rTMS方案有效。

  • 标签: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 失匹配负波 前注意加工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扩散张量成像(DTI)在短期戒断甲基苯丙胺(MA)成瘾者脑白质改变中的价值。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招募55例短期戒断MA成瘾者,男40例,女15例,年龄14~45(37.24±7.31)岁,均来自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同期招募52名健康对照者,男40名,女12名,年龄18~59(40.3±9.1)岁。收集受试者的DTI数据、人口统计学特征、成瘾一般信息及冲动性量表第十一版评分(BIS-11)。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BSS)比较两组间DTI指标的差异,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首次使用MA的年龄、使用MA时间、每天使用的剂量、BIS-11总分及3个子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组和健康对照组BIS-11总分、BIS动机冲动及BIS注意冲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MA组各向异性分数(FA)(0.58±0.02比0.56±0.02,0.77±0.02比0.75±0.04,0.79±0.04比0.76±0.06;均P<0.05)、轴向扩散系数(AD)(0.57±0.01比0.56±0.02,P=0.001)及平均扩散系数(MD)(0.66±0.02比0.65±0.02,0.52±0.07比0.51±0.06,均P<0.05)值均升高,而两组间径向扩散系数(R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升高的白质区域位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双侧放射冠前部及左侧放射冠上部,AD值升高的区域位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放射冠上部、放射冠后部、外囊及上纵束,MD值升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右侧上纵束、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且胼胝体体部的FA值与每天使用MA的剂量呈正相关(r=0.301,P=0.026)。结论短期戒断的MA成瘾者存在白质纤维水肿及损伤,并且胼胝体体部损伤程度与每天使用MA剂量呈正相关。

  • 标签: 放射学 甲基苯丙胺成瘾 短期戒断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损伤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戒断者物质成瘾、T淋巴细胞亚群、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从湖南省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男性,采用毒品渴求问卷(desires for drug questionnaire,DDQ)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采用SPSS 21.0和AMO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81.9%)、未婚和离异(67.6%)、无业(55.2%)、烫吸(47.6%)和交友不慎(32.4%)为主,67.7%MA戒断者存在抑郁症状。(2)SDS与用药渴求(desire and intention,DI)、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NR)、CD8+%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8~0.897,均P<0.01),与用药控制、CD3+%、CD4+%、CD4+/CD8+存在负相关(r=-0.792~-0.263,均P<0.01);DI与CD8+%存在显著正相关(r=0.216,P<0.05),与CD4+/CD8+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7,P<0.05);NR与CD8+%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9,P<0.05),与CD3+%、CD4+%、CD4+/CD8+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5~-0.200,均P<0.05);用药控制与CD8+%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363,P<0.05),与CD4+%、CD4+/CD8+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288,0.261,均P<0.05)。(3)模型拟合指数显示,DI、NR、用药控制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有显著直接影响(均P<0.05);DI、用药控制、T淋巴细胞亚群对抑郁症状自评有显著性直接影响(均P<0.05);NR、DI、用药控制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水平(均P<0.05)。三者有3条路径关系:①DI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间接影响SDS;②用药控制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间接影响SDS;③NR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间接影响SDS。结论结构方程模型提示MA戒断者成瘾程度影响抑郁情绪可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低下有关,为药物成瘾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物质成瘾 抑郁 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一例急性重度甲基苯丙胺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探讨,总结了甲基苯丙胺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及时评估病情、对症处理、清除毒物、病情监护、药物治疗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并发症。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中毒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在戒毒后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经过戒毒治疗后的甲基苯丙胺滥用者100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与100例健康女性(B组)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综合总分分别是(165.39±23.55)分、(129.57±15.79)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A组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大于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在治疗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差,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心理干预方法,改善心理状态,避免再次出现复吸。

  • 标签: 女性 甲基苯丙胺 滥用者 戒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所致的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由于甲基苯丙胺而诱发精神障碍的病人5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另外在同一时间段选取正常人群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通过使用症状自评表实施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组病人在精神病、抑郁以及人际关系等评分方面均要比对照组病人更优,P<0.05。另外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敌对以及偏执等方面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不过P>0.0。结论由于甲基苯丙胺而诱发的精神障碍病人其对躯体依附性相对较小,一般以情感和精神等状态为主,需要通过使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给予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利尿、促进排泄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利培酮、氯硝西泮片或氟哌啶醇注射液肌注等治疗。第二组给予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利尿、促进排泄的基础上,在给予氯硝西泮治疗。并采用PANSS量表对两组间在治疗前后予以评定。结果PANSS量表检查表明,第一组在治疗前后及与第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效果肯定,能快速控制病情,降低护理难度。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对女性青年注意力的影响,分析基于计算机的认知训练对MA依赖女性青年注意力的干预效果。方法2021年5~8月,选取四川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64名戒断期MA依赖青年作为MA依赖组,选取年龄、教育水平与之匹配的53名普通女性青年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教育水平、注意力前测成绩相匹配原则,将MA依赖组分为两组:MA依赖干预组(n=30),MA依赖等待组(n=34)。使用CogniPlus认知训练系统对MA依赖干预组进行注意力训练,MA依赖等待组和对照组不接受训练。采用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收集所有被试的注意力成绩。使用SPSS 20.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A依赖组内生性警觉、临时性警觉、专注力反应时[(275.61±47.79)ms,(268.63±51.41)ms,(444.08±134.40)m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247.02±34.09)ms,(237.60±46.04)ms,(355.15±44.37)ms](t=3.767,3.405,4.976;均P<0.05)。注意力训练后,MA依赖干预组内生性警觉、临时性警觉、专注力后测反应时[(264.10±38.98)ms,(251.67±38.06)ms,(352.03±65.70)ms]均明显比MA依赖等待组后测更短[(323.18±83.28)ms,(302.74±82.75)ms,(402.76±74.34)ms] (t=-3.702,-3.232,-2.876;均P<0.05)。MA依赖干预组临时性警觉、专注力后测反应时[(251.67±38.06)ms,(352.03±65.70)ms]比前测更短[(265.70±37.84)ms,(428.67±120.11)ms] (t=2.179,3.588;均P<0.05)。MA依赖等待组内生性警觉、临时性警觉后测反应时[(323.18±83.28)ms,(302.74±82.75)ms]比前测更长[(285.35±51.43)ms,(271.21±61.42)ms] (t=-2.752,-2.664;均P<0.05);专注力后测反应时[(402.76±74.34)ms]比前测更短[(457.68±146.29)ms] (t=2.431,P<0.05)。MA依赖干预组内生性警觉、临时性警觉、专注力前测反应时[(264.57±41.41)ms,(265.70±37.84)ms,(428.67±120.11)ms]均比对照组更长(t=2.083,2.841,3.230;均P<0.05);内生性警觉后测[(264.10±38.98)ms]比对照组更长(t=2.082,P<0.05)。结论基于CogniPlus系统的认知训练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女性青年注意力维持或恢复有一定效果,可作为戒毒人员认知损伤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戒毒人员的健康回归。

  • 标签: 甲基苯丙胺依赖 女性青年 注意力 认知训练 干预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研究方法为选取2019年到2023年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患者因使用甲基苯丙胺而引发精神病性症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62例无甲基苯丙胺使用史的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药物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在观察组的62例患者中,痊愈者24例,显著进步者30例,好转者8例。研究结论指出,由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精神病性症状具有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注重对症治疗。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精神病性症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具有神经毒性大、心理依赖更强的特点,目前MA依赖尚缺乏有效干预措施。本课题组针对MA依赖的脑病理损害及临床特征,开发构建虚拟现实渴求评估系统,认知、冲动损害评估,态势分析法分析社会心理因素等新型多维度评估指标;并研发计算机化认知康复训练技术、针对降低心理渴求的精准化神经调控干预、正念防复吸和音乐治疗技术及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社区戒毒电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针对MA依赖建立基于评估的精准综合干预模式,即全病程(whole course)、精准化(accurate)、持续的(repeatedly)、基于临床评估的(measurement-based)综合干预模式,简称WARM模式。WARM模式从MA依赖者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入手,致力于实现MA患者的多维度康复,并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的新布局。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依赖(心理学) 全病程 基于临床评估 多维度评估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练习八段锦对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5月笔者所在戒毒所收治的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上、下午练习2次各20分钟的八段锦的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戒断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戒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采用练习八段锦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消除负面情绪,缩短戒断时间。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焦虑抑郁  八段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编制1个内容简洁、便于操作的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MUD)严重程度量表(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 Severity Scale,MUDSS),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物质使用障碍的评估和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工具。方法于2019年4—9月从湖南省长沙市2个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286例MUD被试者,根据DSM-5中兴奋剂使用障碍诊断条目以及成瘾专家意见,获得MUDSS的总条目池(n=19),在MUD被试者中施测量表,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正式量表。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量表维度,使用Cronbach α系数评估总量表和各维度的信度;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DSM-5作为效标验证量表的效标效度。结果共收集257例被试者的有效信息,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删除第4个条目,正式量表共有18个条目,包含不良后果、耐受性、优先性和渴求4个维度。总量表和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46~0.909,重测信度为0.592~0.724,量表总分与DSM-5的相关系数为0.654。结论MUDSS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MUD者中进行验证。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量表编制 项目分析 信度检验 效度检验
  • 简介: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EMbase、CNKI、CBM、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R3.3.2软件及JAGS4.2.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676例患者,涉及9种治疗药物。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氮平[OR=28.00,95%CI(8.10,110.00)]、利培酮[OR=20.00,95%CI(7.70,58.00)]、喹硫平[OR=30.00,95%CI(6.60,160.00)]、齐拉西酮[OR=28.00,95%CI(3.70,230.00)]、氯丙嗪[OR=29.00,95%CI(5.00,200.00)]、阿立哌唑[OR=13.00,95%CI(1.70,93.00)]、氟哌啶醇[OR=19.00,95%CI(2.10,190.00)]与安慰剂相比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状态,其中喹硫平效果最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氯丙嗪、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两两比较在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有效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应首选喹硫平,其次可依次选择齐拉西酮或氯丙嗪、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喹硫平 随机对照试验 网状Meta分析
  • 简介:摘 要:《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指出全国毒品滥用规模持续缩小,现有吸毒人员112.4万名,滥用海洛因41.6万名、冰毒58.8万名、氯胺酮3.2万名,冰毒(甲基苯丙胺)已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吸食者常产生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对其本人及家庭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对吸食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的负面效应,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持续的吸食会对吸食者的心态、动作以及思维产生负面影响,仅仅通过身体的戒毒手段是不能彻底消除吸食者的“心魔”的,其再次吸食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所以,需要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措施,可以有力地加强戒毒成果,减少再次吸食的可能性。本篇文章分析了甲基苯丙胺对人体心理机能的影响机制,同时也详细介绍了如何执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对心理护理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心理护理 研究体会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