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阴道炎患者3万例,采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阴道后穹隆位置处的分泌物,待测。结果: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中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为Uu、Mh、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等,其次便是Ct、滴虫以及淋球菌等。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滴虫以及淋球菌等均合并支、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均在20%左右。Uu、Mh、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等病原体主要发生在≤20岁、20-30岁、30-40岁以及40-50岁人群中,其中≤20岁人群中无一例滴虫、淋球菌感染,其余年龄段人群均易感上述病原体,≥50岁人群注意易感的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其次是Uu、Mh、线索细胞等。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等均是预防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键。
简介:病原体是指侵犯人体、导致人体受感染的微生物,其中对人体伤害性最大的是病毒和细菌。当人体被病原体入侵之后,这些微生物开始在人体中繁殖生长、释放毒性,进而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的病症,这个过程就称为感染。但是人体在被病毒入侵以后,能够激发人体内的抵抗力,与病毒对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力。然后身体内部的免疫和入侵后的病毒,不断对抗,如果身体免疫能力强,那身体就不形成感染,病原体便会逐渐消失,如果身体免疫力较弱,无法对抗强悍的病毒,那将会形成感染,感染一旦恶化、扩散,就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对抗感染性病毒,除了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还可以借助外力,比如抗菌药物,在药物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击退病毒,将疾病治愈。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形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和住院就诊的疑为非淋菌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Uu、Mh和CT培养。衣原体抗原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金标法;支原体检测采用液体培养法。结果612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44例,总阳性率为39.9%,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168例(占27.5%),人型支原体(Mh)阳性13例(占2.12%),Uu+Mh混合感染阳性63例(占10.3%),衣原体阳性标本79例,总阳性率为12.9%(79/612),其中Uu+CT混合感染56例(占9.15%),CT+Uu+Mh混合感染5例(占0.82%),单纯CT感染18例(占2.54%),未见CT+Mh混合感染模式。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比例比较高,在衣原体阳性中占77.22%,是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主要致病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微流控恒温扩增芯片在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 1月 -12月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支气管分泌物标本 626例,采用微流控恒温扩增芯片及常规病原体培养等方法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 626例标本中,芯片法检出病原体 269例,未检出 357例,检出率为 42.97%;培养法检出 160例,未检出 466例,检出率为 25.56%,芯片法显著高于培养法( P<0.001)。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芯片法的灵敏度为 70%,特异度为 67%,阳性预测值为 42%,阴性预测值为 87%,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 68%。结论芯片法的阳性率高于传统培养法、检测周转时间明显短于培养法,可作为传统病原体培养法的有效补充,用于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在脊柱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疑似脊柱感染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59.7±11.9)岁(范围29~75岁)。有局部疼痛症状者37例、发热(≥38℃)15例、神经功能障18例。感染部位:颈椎4例,胸椎8例,腰椎29例。3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5例行保守治疗(3例药物治疗,2例化疗)。开放手术获取的病灶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和HTS检查。保守治疗的2例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获取组织块,1例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获取脓液,1例采集静脉血,1例行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组织块送病理学检查和HTS检查,液体标本送细菌培养和HT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HTS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HTS结果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术后抗感染治疗3个月;结核患者采用"四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血液炎症指标变化,监测病情进展及疗效。结果HTS病原体检测结果均在48 h内获得。初期的5例行一代测序验证,符合率为100%。41例中,26例结果阳性,阳性率63.4%,其中结核分枝杆菌13例(占31.7%)、葡萄球菌6例(占14.6%)、真菌和布鲁杆菌各2例(分别占4.9%)。15例检测结果为阴性,包括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例。38例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化脓性感染7例、结核12例、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例,其余17例为炎症性病变。HTS的敏感度为80.0%(16/20),特异度为55.6%(10/18),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16/24)和71.4%(10/14)。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计数由入院时的(7.50±3.26)×109/L降至(6.22±2.53)×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2,P=0.290);C反应蛋白由(32.2±34.1) mg/L降至(4.5±10.5) mg/L,红细胞沉降率由(44.2±26.5) mm/1 h降至(18.6±12.1) mm/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3,P<0.001;t=5.421,P<0.001)。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脊柱感染病原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及敏感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 统计本院常见的8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以下简称检出率),分析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在性别、季节、年龄组等不同分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研究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规律,为临床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四年内共18946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8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4.45%(混合感染重复计算),主要以INFB、INFA、MP、PIV等为主,其检出率分别为17.69%、9.17%、3.95%、1.87%。女性病原体检出率为35.45%,高于男性的33.5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女性中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的检出率为42.11%,远高于春、夏、秋三季的27.78%、26.69%、3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FB是各季节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且各季节间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INFA在冬季和MP在秋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患者总体检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少年组的检出率最高,为57.40%,老年组检出率21.73%为最低。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主要以INFB、INFA、MP、PIV等为主,女性更易感染MP,秋冬季是呼吸道病原体的高发季节,儿童少年组是高发人群,且年龄越大,感染率越低。在呼吸道病原体高发季节,应对儿童少年加强防护措施。
简介:摘要明确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1对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接种血平板进行细菌培养﹑接种肺炎支原体培养管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2本次试验研究的痰标本来源主要为内科和儿科患者共170例标本,并进行年龄分组,以观察两种年龄人群的感染差异。结果抗酸染色阳性2例均在成人组,成人组细菌培养阳性18例占20.7%,170份痰标本支原体抗原阳性例60例;阳性率35.2%,其中成人组阳性率44.8%(39/87),幼儿组25.3%(21/83)结论支原体感染占上呼吸到感染的比例大,成人组和幼儿组无显著意义,细菌感染成人组显著高于幼儿组,结核杆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及时调整用药,可以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法对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分别采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技术检测病原体。比较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及病原体检测符合率。结果85例痰标本中,病原体分离与培养结果显示病原体阳性标本31例,阳性率为36.47%;LAMP检查结果显示病原体阳性标本42例,阳性率为49.41%。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显示阳性的31例痰标本中,支原体感染15例,占17.6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8例,占9.4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7例,占8.24%;LAMP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的42例痰标本中,支原体感染22例,占25.8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占11.7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8例,占9.41%。经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一致性较高的病原体分别为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基因芯片可快速、高效检测儿童呼吸道病原体,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