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发生内分水岭性梗死(IBZ)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症状性CICAO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IBZ组和非IBZ组,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85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11)岁,男147例,女38例。IBZ组64例,非IBZ组121例。IBZ组眼动脉反流患者的比例为64.1%(41/64),高于非IBZ组47.8%(55/121)(P=0.037);非IBZ组侧支代偿(ASTIN/SIR 3~4级)的比例为66.1%(80/121),高于IBZ组29.7%(19/64)(P<0.001)。脑梗死病史(OR=2.233,95%CI:1.023~4.87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OR=1.516,95%CI:1.006~2.285)、眼动脉反流(OR=5.060,95%CI:1.160~22.081)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危险因素(均P<0.05);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R=0.010,95%CI:0.000~0.970)及侧支代偿(ASTIN/SIR 3~4级)(OR=0.172,95%CI:0.079~0.373)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脑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有眼动脉反流、LDL、脑梗死病史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危险因素;INR及侧支代偿(ASTIN/SIR 3~4级)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围术期优质护理的观察组(1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8例),观察情绪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有利于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有关aCAS筛查的获益与风险意见不一。为进一步明确相关问题,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展开讨论,结合了国内外研究进展、aCAS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制定本科学声明。本声明提出对于普通人群不推荐常规开展颈动脉筛查,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及相关人员开展aCAS人群评估及管理的理论性及可操作性,同时也提出了需要开展深入研究的临床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分叉水平及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行颈动脉DSA和彩超检查的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检查数据,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36~84(66±8)岁。分析颈动脉分叉位置对应颈椎水平、颈动脉分叉位置至下颌角距离,以及分叉高低与颈长的相关性,统计颈动脉扭曲的发生率。结果DSA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水平最常位于C3水平,占37.3%(56/150),右侧最常位于C3~C4水平,占33.6%(42/125)。最高位于左侧C2、右侧C2~C3水平;双侧最低均位于C5水平。左侧颈动脉高分叉(C3及以上)发生率为46%(69/150),高于右侧的21.6%(27/125)(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高分叉发生率分别为33.2%(76/229)、43.5%(2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为(3.0±1.3)cm,小于右侧的(3.4±1.2)cm(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分别为(3.2±1. 2)、(3.3±1.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颈动脉分叉水平与颈长无相关性(右侧:r=0.02,P=0.091;左侧:r=0.01,P=0.927)。女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28.1%(9/32),男性为15.6%(24/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高分叉组右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59.3%(16/27),高于非高分叉组的3.1%(3/98)(P<0.001);高分叉组左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30.4%(21/69),高于非高分叉组的2.5%(2/81)(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左侧颈动脉分叉位置高于右侧,颈动脉高分叉患者更容易合并颈动脉扭曲。术前彩超结合DSA检查能够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的扭曲程度,以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应用丁苯酞序贯与常规药物联合诊治的有效性。方法:时间记作2021年2月-5月,入选对象记作患有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60例患者,结合诊治模式均匀分组,包含常规组与联合组,对比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动,评估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疾病的最佳诊治方案。结果:联合组脑卒中量表的评分均数(3.01±0.26)、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数(79.63±6.12),均优于常规组,p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口咽部双侧颈内动脉异位。患者女,71岁,因“咽部异物感伴打鼾1年”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口咽后壁稍隆起,右侧口咽后壁见局限性规律搏动性肿物。增强CT及CT血管造影提示双侧颈内动脉畸形,右侧向口咽正中移位,左侧向颈外侧移位,考虑双侧颈内动脉异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暂未予以特殊治疗,进行充分健康宣教,并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诊。半年后门诊复查喉镜异位血管未见明显变化,一般情况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支架的应用经验,明确颈内动脉支架在颅底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22例置入颈内动脉支架的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左侧5例,右侧16例,双侧1例;年龄33~75岁;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4例,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1例,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1例,鼻咽癌放疗后16例。结果22例患者术前根据CT血管造影(CTA)、MRI以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评估颈内动脉受侵蚀程度,发现所有患者的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受累,遂于术前置入颈内动脉支架。术中发现肿瘤组织不同程度地包绕颈内动脉,所有患者的肿瘤均全切或次全切除,且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自发性出血、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颈内动脉支架段狭窄或闭塞。结论对于颅底肿瘤患者,术前影像学提示颈内动脉受累节段局限,术前放置颈内动脉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T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颈内动脉(ICA)虹吸部及眼动脉(OA)模型,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ICA虹吸部和OA的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26例31只眼(NAION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13只眼,女性15例18只眼;年龄(67.52±6.30)岁。以未发病的对侧眼19例19只眼作为对侧眼组。其中,男性9例9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65.95±5.66)岁。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眼底检查正常者26名26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照相及CTA检查。将CT扫描获得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将ICA虹吸部解剖形态分为U型、V型、C型、S型;测量ICA虹吸部直径和OA起始处直径。3组受检眼之间ICA虹吸部直径及OA起始处直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CA虹吸部解剖形态U型和V型占比采用χ2检验。结果NAION组、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OA起始处直径分别为(1.17±0.20)、(1.34±0.17)、(1.39±0.15)mm,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5,P<0.05 );对侧眼组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NAION组ICA虹吸部解剖形态U型、V型分别为20 (64.52%)、8 (25.81%)只眼,S型+C型3只眼(9.67%);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ICA虹吸部形态也以U型、V型多见,S型、C型少见。NAION组、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ICA虹吸部直径分别为(3.50±0.69)、(3.22±0.59)、(3.55±0.54)mm,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60,P=0.163)。结论NAION患眼ICA虹吸部形态以U型及V型多见;OA起始处直径显著减小。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探讨不同年龄段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middle 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MCAS)患者在卒中机制及责任血管管壁特征的差异。材料与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因sMCAS导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根据DWI急性脑梗死灶的分布模式判定sMCAS卒中机制,包括穿支动脉受累组、低灌注组、动脉-动脉栓塞组及多种机制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和卒中机制的差异,以及责任血管在HRMR-VWI管壁特征的差异,包括斑块面积、负荷、长度、强化模式、斑块内出血、斑块分布模式及责任血管的狭窄率、重构指数、重构模式。结果纳入sMCAS患者103例,其中青年患者30例,中老年患者73例,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和冠心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卒中机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责任血管在HRMR-VWI管壁特征的比较:中老年组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指数均大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斑块长度、斑块强化模式、斑块内出血、斑块分布及血管狭窄率、重构模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sMCAS患者在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指数存在差异,提示青年sMCAS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所不同,其干预策略可能有别于中老年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准确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的医院接受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临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测(SCA)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和各支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情况。结果:MSCTA诊断冠状动脉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准确率为91.67%,88.46%,92.11%,95.00%,诊断LMA,LCX,LAD及RCA狭窄准确率为100.00%,81.58%,78.57%,85.29%。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冠状动脉狭窄中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样本支撑本次研究,患者60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患者开展综合诊断确诊58例,并以此作为评判标准,对患者开展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患者诊断结果。结果:研究中6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评判标准:综合诊断确诊58例,2例阴性),开展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中阳性患者58例,阴性患者2例,其中(漏诊)假阴性1例,(误诊)假阳性1例;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67%、98.28%、50.00%,相比诊断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开展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精准诊断患者病症,降低各种因素干扰,且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