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盐酸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择 102例作为对象且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 51例。对照组给予呋麻滴鼻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6.07%高于对照组 84.31%,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临床治疗中,盐酸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瓣修复结合光动力疗法在面部皮肤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面部皮肤癌患者86例,其中采用皮瓣修复联合光动力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皮瓣修复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12个月后的外观满意度,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生存质量[即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7%(33/43),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外观满意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18.60%,8/43),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部皮肤癌患者,皮瓣修复结合光动力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面部外观满意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分别设立PDT处理组、NS-398浓度组、二者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将血卟啉衍生物(HPD)浓度(0、2、4、6、8、10 μg/ml),光照强度(0、5、10、15 J/cm2)和NS-398浓度(0、25、50、100、200 μmol/L)分别联合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处理对QBC939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检测QBC939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情况。结果PDT和NS-398在体外均能单独抑制QBC939细胞生长,HPD浓度8 μg/ml,光照强度5 J/cm2联合50 μmol/L的NS-398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达95%,二者联合组与PDT处理组、NS-398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增加二者的强度,细胞生长抑制率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实验表明PDT和NS-398联合作用能够明显促进QBC939细胞的早期凋亡,二者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为(66.18±1.22)%,空白对照组、PDT处理组和NS-398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6±1.25)%、(22.19±1.17)%、(23.21±1.65)%,二者联合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D浓度4 μg/ml,光照强度5 J/cm2联合25 μmol/L的NS-398作用后,QBC93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但其体外侵袭能力降低,二者联合组的侵袭细胞数(8.16±1.65)少于空白对照组(31.22±1.25)、PDT处理组(18.09±1.17)和NS-398浓度组(19.21±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和NS-398联合作用可以促进QBC939细胞早期凋亡,抑制其侵袭能力,进而起到对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与食管支架置入术用于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恶性梗阻所致吞咽困难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就诊的45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资料,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60岁的29例,鳞癌41例,腺癌4例,单纯行光动力治疗20例,单纯行食管支架置入术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部位、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治疗后3 d,1、3个月根据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标准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再次出现吞咽困难症状的时间。结果在治疗后3 d,1、3个月吞咽困难分级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 d能正常进食者(0级),食管支架组优于光动力治疗组[40%(10/25)比0(0/20),P<0.05],治疗后1、3个月能正常进食者(0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组患者晚于支架组再次出现梗阻症状(P<0.05)。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能快速改善吞咽困难症状,光动力疗法在改善吞咽困难症状基础上还能延长患者出现食管再梗阻的时间,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更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临床确诊时大多属中晚期,预后极差。胆管癌病因迄今未明,胆管上皮内瘤变、胆管内乳头状肿瘤、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以及胆管内管状/管状乳头状肿瘤被认为是胆管癌的癌前病变。加强对胆管癌癌前病变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对胆管癌癌前病变认识有限,未来仍需依托于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对其研究的深入,尽早发现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以准确识别出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就如何认识和处理胆管癌癌前病变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1, PYCR1)是一种线粒体酶,其基因突变可导致人类皮肤松弛症。近年研究证明PYCR1能通过影响脯氨酸代谢发挥促进肿瘤生长增殖的作用。PYCR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负相关。因此,PYCR1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简介:摘要: 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光能发电已经成为现如今的一种趋势, 目前的光伏支架结构都不能完全解决太阳能发电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面板可折叠跟踪式光伏支架。针对海南省特殊的强风天气,建立了一座并网式光伏电站模型。考虑海南当地气象环境,分析作用在光伏支架上的载荷,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光伏支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掌握光伏支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计算了光伏支架前 6 阶模态。结果表明:该支架具有智能追光和主动避风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杆式追光光伏面板支架刚度小、抗风能力差的问题;采取光电式与程序式混合的追光模式来检测太阳光的高度和方位,在确保追光系统精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水平风和垂直风作用下,该自适应光伏支架能满足 12 级风速下的强度要求;第一阶频率 9.84Hz ,远大于实际风的频率,不易引起风致共振的破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