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容积数据进行胎儿心脏3D打印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2-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结果正常胎儿8例及结果异常胎儿3例,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及STIC容积图像。以Mimics软件对STIC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建模,获取胎儿心脏及大血管形态的三维容积图像STL文件,输出文件至3D打印机,打印胎儿心脏及大血管3D模型。测量3D数字模型、打印模型及超声心动图各腔室大小及管径等参数,通过对比模型测值与源数据测值的差异来评估3D建模的准确性。结果11例胎儿均成功进行心脏建模并打印出心脏及大血管模型,可直观显示胎儿心脏腔室形态以及大血管走行。8例正常胎儿心脏与3例先天性心脏异常胎儿心脏数字模型、打印模型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图像间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等参数测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好,所有测值均在一致性界值范围内。结论以STIC容积图像为数据源进行胎儿心脏3D打印切实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宫颈组织弹性成像参数与第一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及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1月10日至2019年1月30日北京医院的48例足月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经阴道实时超声评估宫颈长度(CL)、内口形态,测量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包括硬度比(HR)、弹性对比指数(ECI)、宫颈内口应变力平均值(IOS)、宫颈外口应变力平均值(EOS),随访至生产并记录临产后第一产程时间,根据第一产程时间分为第一产程正常组与第一产程延长组。分析评价晚孕期宫颈弹性成像参数与第一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48例待产孕妇临产后35例经阴道分娩,13例行剖宫产,其中4例因第一产程延长行剖宫产,9例因其他原因行剖宫产。第一产程正常组CL、HR低于第一产程延长组,ECI高于第一产程延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正常组IOS、EOS均高于第一产程延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临产前行宫颈弹性评估且最终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中,第一产程时间与宫颈ECI呈负相关(r=-0.415,P<0.05);ECI与CL、HR呈负相关(r=-0.528,-0.374;均P<0.05);HR与IOS、EOS呈负相关(r=-0.669,-0.558;均P<0.01);HR与C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评价宫颈组织的ECI,或可作为评价宫颈成熟度的半定量指标,对预测产程和指导引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胃癌术后排气时间的护理方法。方法:从2020.1.1-2020.1.31期间,在我院进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配为各32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的康复护理,比较经过两组护理的患者在手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M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和动态对比增强征象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研究其影像学特征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4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的T1WI、T2WI、ADC、动态对比增强MR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病理学资料等;并与1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NIPA)进行比较,观察两者在MR征象、ADC值和T1WI、T2WI图像上的肿瘤/白质信号强度比值和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强化峰值时间、平均强化速率方面的差异。所有病例术后复查MR增强扫描以及相关激素表达水平,用来评估预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IPA影像学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Knosp分级、ADC值在IPA与NIP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44、21.818、28.596,t值分别为5.869、11.720,P值均<0.05)。T1WI、T2WI和增强不均质信号大部分发生于IPA组(P<0.05),IPA呈快速强化和快速消退的双期强化特征,鞍内瘤体与海绵窦侵袭性瘤体强化峰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T1信号强度、扩散受限、双期强化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两者的比值和ADC值与IPA瘤体质地呈明显相关性。IPA中全切除9例(19%),次全切除25例(53%),部分切除13例(28%)。术后治愈9例(19%),症状改善29例(62%),缓解6例(13%),未愈3例(6%)。术后进行药物治疗7例,放射辅助治疗15例。术后随访7~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复发8例(17%)。IPA肿瘤质地不同,其手术全切/次全切除率、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需要辅助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nosp分级、肿瘤大小、T2WI瘤体/白质比值与IPA复发有关(P值均<0.05)。结论通过MR、弥散加权成像征象分析肿瘤在蝶鞍区的分布、形状、大小、ADC值及信号差异,有助于诊断IPA。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特征可以早期判断IPA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通过影像征象评估肿瘤的质地,从而更好地评估IPA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相关联系。方法 选取 80例本院在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分别对患者血液标本放置 1小时、 4小时以及 8小时后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放置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相关联系。结果 80例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在放置一定的时间以后,以 1小时的检验结果为检验标准,放置 4小时以后血液标本中的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显著差异放置 1小时的检验指标,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且放置 8小时以后血液标本中的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 γ 谷氨酰转肽酶、钾离子等指标出现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 对于生化检验结果来说,放置的时间越短,其检验结果中的相关指标越具有检测性。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相关联系。方法 选取 80例本院在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分别对患者血液标本放置 1小时、 4小时以及 8小时后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放置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相关联系。结果 80例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在放置一定的时间以后,以 1小时的检验结果为检验标准,放置 4小时以后血液标本中的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显著差异放置 1小时的检验指标,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且放置 8小时以后血液标本中的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 γ 谷氨酰转肽酶、钾离子等指标出现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 对于生化检验结果来说,放置的时间越短,其检验结果中的相关指标越具有检测性。
简介:摘要:根据某水电站2号机组定子接地故障抢修过程中,对定子故障线棒更换、焊接时,时间节点及空间状态的情况,阐述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与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肝剪切波速度(LSWV)评估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74例,最终纳入研究71例。二维超声测量门静脉内径(DPV)、脾脏长径(LSP),ARFI测量LSWV、脾脏剪切波速度(SSWV);行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试验测量15 min滞留率(ICG R15)。将纳入研究病例分为ICG R15<10%组和ICG R15≥10%组,计算不同组间各指标统计学差异,分析各指标与ICG R15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价LSWV诊断效能。结果ICG R15<10%组与ICG R15≥10%组间比较,LSWV、DPV、SSWV、LS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和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 R15与LSWV(r=0.673,P<0.001)、DPV(r=0.355,P<0.05)、SSWV(r=0.384,P<0.05)、LSP(r=0.403,P<0.001)、ALP (rs=0.245,P<0.05)、ALB(rs=-0.390,P<0.05)具有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提示LSWV评估储备功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10~0.961,P<0.01),截断值为2.15 m/s,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86.7%。结论LSWV能够较好地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情况,可以作为ICG排泄实验的有益补充。
简介:摘要 : 叶片湿润时间( LWD)是植物病害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之一,它与许多叶部病原菌的侵染有关,影响病原侵染和发育速率。为了准确地预测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时间和方位,本研究于 2019年 3月和 9月在北京两个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按照棋盘格法设置了 9个采样点部署温湿光传感器和目测叶片湿润时间,每隔 1 h采集一次温度、湿度、辐射和叶片湿润数据进行定量估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模型在两个温室的试验条件下获得了相似的准确度( ACC为 0.90和 0.92),比相对湿度经验模型估算叶片湿润时间的准确度( ACC为 0.82和 0.84)更高,平均绝对误差 MAE分别为 1.81和 1.61 h,均方根误差 RSME分别为 2.10和 1.87,决定系数 R2分别为 0.87和 0.85;在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南部>中部>北部,南面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12.17 h/d)最长的区域;由东向西方向上,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东部>西部>中部,中部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4.83 h/d)最短的区域;雨天的叶片湿润平均时间比晴天和多云长,春季和秋季分别为 17.15和 17.41 h/d。这些变化和差异对温室黄瓜种群水平方向的叶片湿润时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与大多数高湿性黄瓜病害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预测温室黄瓜病害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控制病害流行和减少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区域化分析温室内叶片湿润时间的方法,可以为模拟日光温室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已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病毒清除时间延迟相关因素。方法以武汉协和医院2020年1—3月228例经核酸确诊的COVID-19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毒清除时间21 d为界,分为延迟清除组(136例)和对照组(9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发病至入院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应用Logistic分析与COVID-19患者病毒清除时间延长风险相关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不同IL-6水平、不同入院时间的病毒核酸阳性比例,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延迟清除组和对照组病毒清除速度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总体病毒清除时间为23.00(18.00,30.25)d,两组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和咳嗽。病毒清除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有发病至入院时间>10 d(aOR=6.581, 95%CI:3.505~12.354)和IL-6浓度>17.49 pg/mL(aOR=2.766, 95%CI:1.282~5.964)。Kaplan-Meier曲线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10 d以及病程中IL-6浓度>17.49 pg/mL的患者病毒清除速度更慢(log-rank P<0.05或0.01)。结论IL-6浓度和发病至入院时间长短与COVID-19患者的病毒清除时间是否延长相关,因此在症状出现后尽早入院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毒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