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不同碳纳米管材料对钢桥面铺装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增韧改性,探索了碳纳米管在聚氨酯中的改性工艺,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分散效果;利用冲击缺口试验、拉伸试验验证增韧改性效果。实验表明碳纳米管材料对聚氨酯低温韧性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同时利用超声分散等技术解决了纳米材料在聚氨酯中因范德华力而容易发生团簇等问题,保留了纳米材料的良好物理性能。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不同碳纳米管材料对钢桥面铺装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增韧改性,探索了碳纳米管在聚氨酯中的改性工艺,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分散效果;利用冲击缺口试验、拉伸试验验证增韧改性效果。实验表明碳纳米管材料对聚氨酯低温韧性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同时利用超声分散等技术解决了纳米材料在聚氨酯中因范德华力而容易发生团簇等问题,保留了纳米材料的良好物理性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方法:以检验科梅毒抗体检测标本1000份为观察对象,CMIA进行标本筛查,观察梅毒抗体阳性者年龄与性别等分布情况,并观察不同定量区间检测结果。结果: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性别分布方面以女性居高,在年龄分布方面>60岁较高;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灰区范围0.7-4.0间,此区间内梅毒抗体与TPPA符合率为90.00%。结论:CMIA检测梅毒抗体操作简单,且精准度较高,对于阳性患者给予TPPA复检可进一步提升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放置时间对三种儿科常用抗菌药微粒数的影响。方法 取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分别与三种输液按照低浓度和高浓度调配后,检测于室温下放置0、1、2、3和4h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三种药物与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中粒径≥5μm和≥10μm的微粒数均低于其他两种输液的配伍液,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5 mg/mL浓度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时,粒径≥10μm的微粒数分别在放置0 h和3 h后超标,放置4h内最高可达90.2±3.7mL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时,粒径≥10μm的微粒数放置0 h时出现超标现象,放置4 h内最高可达270.4±6.5mL 。两种头孢类药物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5μm和≥10μm的微粒数呈减少趋势,与另外两种输液配伍后,放置1 h减少,而后增多,多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与三种抗菌药物粉针剂配伍使用时,不溶性微粒数最少。如需使用另外两种输液配伍,将放置时间控制在1 h左右不溶性微粒较少。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粉针剂复溶后不溶性微粒过多,存在严重超标现象,建议儿童患者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注该药物。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医学的瑰宝,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来源广、价格低、毒副作用小等方面的优点。但中药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成分复杂(包含有效成分、无效成分甚至有毒成分)、给药方式单一、药物生物利用率低、用药过程中易产生毒副作用(如耐药性、肝毒、肾毒等)。这些缺点限制了中药的全球性推广。药物的性能与其表界面结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将纳米技术应用与于中药的研发,将中药可控制备成具有特定微结构和表面性质的药物。纳米中药是指采用纳米技术把中药方剂中的某一种药材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加工成为纳米级粒子。与传统中成药相比,纳米中药会提高药物在人体内的溶出度、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等,进而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更强的药效、更小的毒副作用,能直达靶向细胞和缓,缓控释作用更加突出。基于此,本文对纳米中药的作用原理进行概述,并对近年来纳米中药制备方法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和重要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独特的物理结构,使其成为理想的SERS基底。通过调节孔径/韧带的大小或与其他金属进行表面改性,可以实现SERS性能的可调增强。本文中,我们系统的讨论了前驱体成分、脱合金条件和后处理对纳米多孔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纳米多孔结构进行调控,有助于开发廉价的SERS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