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对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行TCP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73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前后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术中光凝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35.0±8.8)mmHg(1mmHg=0.133 kPa);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物3(3,4)种;术中光凝能量(2 027.00±235.88)mW、光凝范围238.0°±44.7°、光凝点数(31.00±7.17)个;术后1 d眼压为(18.67±7.13)mmHg,术后1个月眼压(18.50±8.28) mmHg,术后3个月眼压(19.25±6.79)mmHg,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96、12.775、11.277、11.802,均P<0.05);术后使用降眼压药物0(0,1)种;术后视力不变65只眼(80.2%);各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成功率70.0%~87.5%;术后长期低眼压2只眼,眼球萎缩2只眼。结论TCP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对继发性青光眼效果优于原发性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缓解高眼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者37例(39只眼)的临床资料,观察光凝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炎症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果下降光凝术前眼压为(45.5±14.2)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明显下降(F=267.025,P<0.001),光凝术后所有患者角膜恢复透明且视力提高(χ2=5.837,P<0.001),随后行二次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光凝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轻,无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临时降低眼压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退化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退化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收录2023.1——2024.1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6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治疗手段,比较组间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30例,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为睫状体冷凝术、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结果:术前组间眼压、视力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水平均以观察组更低,视力水平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统计值3.33%低于对照组统计值33.33%,P<0.05。结论:恶性青光眼患者接受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短期与中期的眼压及视力、保证其治疗安全性的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TDCP)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持续性高眼压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眼科确诊为PAACG急性大发作期102例(106眼),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DCP组50例(52眼)和小梁切除组52例(54眼)。所有患者接受全身和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持续升高。随访时间≥2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末次随访时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情况等。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TDCP组的BCVA分别为2.44±1.05、1.72±1.23、1.76±1.26;小梁切除组分别为2.09±1.23、1.34±1.06、1.33±1.06。两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BCVA均较术前提高(均P<0.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CV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TDCP组的眼压分别为(50.78±10.42)mmHg、(14.15±6.76)mmHg、(16.37±6.70)mmHg;小梁切除组分别为(48.14±10.09)mmHg、(15.02±5.65)mmHg、(18.06±6.84)mmHg (1 mmHg=0.133 kPa)。两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眼压均较术前下降(均P<0.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TDCP组需用降眼压药物者占38.5%(20/52),小梁切除术组为25.9%(14/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67)。随访期间TDCP组未出现持续性低眼压、眼球萎缩及巩膜变薄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再次行抗青光眼手术的比例,TDCP组(28.8%,15/52)明显高于小梁切除组(5.6%,3/54)(χ2=10.19,P=0.001)。结论TDCP治疗PAACG持续性高眼压远期随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PAACG的紧急处理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58例163眼进行半导体激光的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采取卧位、积极配合手术、随时调节激光设备参数,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对前房反应、眼部疼痛、高眼压等对症支持处理。结果163眼中146眼(89.6%)手术后眼压控制稳定,避免了再次手术甚至摘除眼球的痛苦,除17例因眼压反复升高,患者要求行眼球摘除,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方法,合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以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激光手术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及有效的护理。方法对3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治疗。能量1.5~2.0W,时间1s,范围180°~360°,点数12~30点,同时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的临床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结果观察12~19个月,本组病例治疗前眼压为47.6±8.3mmHg(32.7~65.4mmHg),最后随诊眼压为18.3±7.5mmHg(6.8~31.6mmHg),明显低于术前(P<0.01);27例眼压下降≥30%,手术成功率为75%;并发症主要是葡萄膜炎及前房出血。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及时发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时处理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种不同类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IOL)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缝线固定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因外伤导致无法囊袋内植入IOL的患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二期经睫状体平坦部IOL巩膜缝线固定术,其中植入Zeiss CT Lucia 601PY单焦点后房型IOL 25例(25眼)作为601PY组;植入AQBH单焦点后房型IOL 17例(17眼)作为AQ组。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客观散射指数(OSI)、等效球镜度(SE)等差异。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601PY组、AQ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9,P=0.164;Z=-0.36,P=0.721)。2组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P=0.215)。2组术后MTF cutoff、O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43;t=-2.22,P=0.038)。2组术后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P=0.517)。结论:单焦点IOL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缝线固定术可获得较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但不同类型单焦点IOL术后视觉质量存在差异,其中Zeiss CT Lucia 601PY IOL略优于AQBH IOL。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ECP)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切除术后难治性青光眼进行ECP的30例(31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光凝范围分为3组,<180°组12只眼,180°~ 270°组5只眼,>270°组14只眼。观察术后1周~24个月的眼压、视力及光凝范围与术后眼压降幅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F=26.82, P<0.05)。光凝范围越大,降眼压效果越显著,二者呈正相关。末次随访无需任何降眼压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22例(70.97%);应用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仍高于21 mmHg者7例(22.58%)。末次随访视力(logMAR)2.40±1.60与术前2.19±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 P>0.05),随访时间87.10%(27/31)的患眼视力稳定。未出现术后低眼压、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爆发性出血或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CP能有效降低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的眼压,维持视功能,无严重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45例(45眼)无光感的绝对期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超声组,19例(19眼)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光凝组,26例(26眼)接受睫状体光凝术。随访1个月,对两组术后眼压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均高达40 mmHg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7)。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强度聚焦超声组眼压高于睫状体光凝组。术后各时间点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P<0.001)。超声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光凝组(Z=-2.169,P=0.030)。结论治疗绝对期青光眼行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睫状体光凝术均可降低眼压,超声治疗后患者疼痛较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聊城市中医医院眼科收治的12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男66例,女54例,年龄(59.87±2.33)岁,年龄范围为49~72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小梁切除组(n=56)与联合手术组(n=64),小梁切除组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手术组给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眼压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水平、视力矫正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术前角膜内皮细胞水平比较、术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小梁切除组眼压[(15.98±3.27)mmHg,1 mmHg=0.133 kPa]低于术前[(25.14±4.56)mmHg],联合手术组眼压[(13.55±4.37)mmHg]低于术前[(25.20±5.14)mmHg],且联合手术组眼压低于小梁切除组;联合手术组细胞面积变异系数[(37.25±5.40)%]、六角形细胞比例[(55.43±4.27)%]、平均细胞面积[(409.87±50.33)μm2]均低于小梁切除组[(43.10±5.33)%、(62.66±5.69)%、(553.50±46.25)μm2],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 310.93±320.96)个/mm2]高于小梁切除组[(1 750.58±226.34)个/mm2];联合手术组视力矫正情况优于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1.6%(1/64)]低于小梁切除组[17.9%(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帮助降低眼压,改善视力,保障角膜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且治疗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青光眼治疗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青光眼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9月-2020年11月;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48例(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48例(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成功率(97.92%)明显高于参照组(77.08%),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病症表现,提升临床疗效、保证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