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发行的第5版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册中骨肿瘤分类有一定的改变,笔者就该部分的主要改变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归纳为新版中整体骨肿瘤分类的调整、各骨肿瘤的分级和命名、新增/删除的病变、重新归类的病变和已知肿瘤的重新定义等,与2013年发行的第4版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应用新分类的内容,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骨肿瘤 WHO分类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骨肿瘤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骨肿瘤发病率低且我国各地区医疗发展不平衡,骨肿瘤专业的诊治不规范问题仍比较突出。NCCN《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内容涵盖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及脊索瘤等常见骨肿瘤,经过数年的更新,比较成熟,可为我国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提供参考。NCCN《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注重多学科协作策略,建议骨肉瘤行外科治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脊索瘤以外科治疗为主,而因地舒单抗的出现,骨巨细胞瘤从单纯依靠外科治疗,转变为药物治疗配合外科治疗。本文以NCCN指南为基础,对常见骨肿瘤的核心诊治内容进行阐述和解读。

  • 标签: 骨肿瘤 指南 解读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针对 CR、 CT、 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90例经病理检查为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 CR平片检查 (30例 ), CT检查 (30例 )及 MRI检查 (30例 ),对三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0例患者均行 CR 平片检查,显示患者骨质破坏、硬化及 增生 ,未能显示骨质改变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波消融治疗四肢骨肿瘤已有三十余年历史。近年来,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微波设备的改进及临床应用的拓展,微波消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肿瘤的治疗。为了更好地规范微波消融技术在四肢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微波消融治疗四肢骨肿瘤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特制定本临床指南。旨在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从经皮微波消融四肢骨肿瘤和术中微波消融四肢骨肿瘤两个方面,对适应证、术前评估与决策、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等临床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规范治疗流程,提高微波消融四肢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指南共形成推荐意见22条,第1条至第6条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四肢骨肿瘤的推荐意见,具体内容包含经皮微波消融四肢骨肿瘤适应证的选择、影像引导技术、麻醉技术、微波消融参数及治疗目标;第7条至第20条为术中使用微波消融治疗四肢骨肿瘤的推荐意见,具体内容包含术中微波消融四肢骨肿瘤适应证的选择、消融原则、消融技术、消融并发症及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第21条至第22条为微波消融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精准医学概念的兴起,传统影像学诊断模式逐渐难以满足个性化医疗活动的需要。通过高通量定量特征提取方法,将图像转换为可挖掘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的影像组学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不少研究尝试将影像组学应用于骨肿瘤临床诊疗中。笔者将着重从应用角度对影像组学技术方法作简要概述,详细介绍影像组学在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分级分型、预后预测及基因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骨肿瘤 影像组学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重建肘关节周围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肿瘤学和功能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肿瘤切除后采用全肘关节置换术重建的26例肘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37.6±19.9)岁,中位年龄35.0岁(范围:11~81岁)。23例中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癌4例,尤文肉瘤4例,骨肉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低级别中心性骨肉瘤1例,骨旁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浆细胞骨髓瘤1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混合瘤1例;良性肿瘤6例,低级别恶性肿瘤4例,高级别恶性肿瘤13例。肿瘤发生部位:肱骨远端19例,尺骨近端3例,肘关节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整块切除方法,切除后骨缺损,根据软组织条件分别采用限制型肿瘤假体和半限制型Coonrad-Morrey假体进行重建。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纳入流行病学数据、重建长度、复发及转移的肿瘤学指标、手术相关并发症、疼痛量表、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本组截骨后重建骨缺损长度为(12.5±3.9)cm,手术时间(154.1±50.1)min,出血量(262.2±100.9)ml;13例采用定制肿瘤限制型假体,10例采用Coonrad-Morrey半限制型假体,平均随访(50.8±41.4)个月。23例总体五年生存率为64.3%,良性肿瘤、低级别恶性和高级别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39.7%;3例肺癌、3例尤文肉瘤于随访期内死亡(6/23,26.1%),1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滑膜肉瘤局部复发(2/23,8.7%)。根据MEPS评分标准,23例患者的优良率为82.6%(19/23),肘关节中位活动范围由术前35°提高至术后85°(t=-13.787,P<0.05),NRS评分术前中位5.0分降至0.5分(t=14.391,P<0.001)。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9/23,39.1%),近期并发症为神经损伤4例,局部感染1例,远期并发症为假体松动和失效4例,假体5年生存率为82.0%。MSTS 93评分指数平均和中位数分别为84.5%±11.0%和88.3%。结论肘关节周围肿瘤经广泛切除肿瘤局部控制良好;全肘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显著改善功能,限制型和半限制型假体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 标签: 肘关节假体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 骨肿瘤
  • 简介:摘要单纯性长骨干骺端结核而不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表现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影像学上难以与其他疾病鉴别,给临床上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现报道单纯股骨干骺端结核误诊为骨肿瘤1例,发现单纯性干骺端结核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方面都可不典型,建议仔细寻找可做鉴别诊断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术前完善穿刺活检,确定病变性质,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 标签: 骨结核 干骺端 股骨 病例报告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 126例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高温 原位灭活保肢术进行治疗,将荷瘤骨断和正常组织进行分离实施原位热灭活,并针对热灭活骨段 进行加固治疗,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观察 3年后肿瘤患者的存活情况。结果: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存活 86例,占比 68.3%。术后 42例( 33.3%)患者出现局部复发; 28例( 22.2%)患者需截肢; 23例( 18.25%)患者在术后出现骨折; 7例( 5.6%)患者出现深部感染。肩胛骨、锁骨、跟骨患者术后功能无影响;股骨径股骨肱骨肿瘤患者在术后对于两端大关节功能不影响;胫骨中段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负重功能。结论:通过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对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技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且术后患者康复状态良好,并发症较少, 功能恢复良好 。

  • 标签: 肢体,恶性骨肿瘤,原位灭活技术,微波高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骨肿瘤病人外科手术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 60 例骨肿瘤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优化对策。 对比优化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事故发生情况 。 结果 : 优化对策实施后护理事故发生率为 3.33% ,低于实施前的 18.33%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标签: 骨肿瘤 外科手术 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骶骨肿瘤术后患者的排便异常体验,探索与其相关的护理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0例骶骨肿瘤术后排便异常患者的资料,应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骶骨肿瘤术后患者排便异常体验的3个主题:生理的痛苦(便秘或失禁、活动不便、影响伤口及皮肤、影响饮食)、心理的不适(病耻感、担忧)、对正常排便的期望(主动寻求信息、希望得到排便指导)。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骶骨肿瘤术后患者排便异常,缓解因此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同时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措施。

  • 标签: 骶骨肿瘤患者 术后 排便异常 体验 质性
  • 简介:摘要本文列举近几年对骨肿瘤诊断有价值的分子指标及相应的免疫标志物,并解读2020年第5版WHO骨肿瘤分类的一些主要变化,旨在更好地帮助完成临床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 由于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促使 3D 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及各个行业。保肢手术作为临床治疗骨肿瘤的首选方法,面临着彻底完整切除肿瘤、骨缺损及重建患肢功能的挑战,而 3D 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能满足骨组织工程生物 3D 打印及肿瘤假体、导航模板及解剖模型个体化制造的要求。本文以 3D 打印技术为切入点,分析其技术优势,进一步对具体的骨肿瘤诊疗应用要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骨肿瘤诊疗提供有效参考建议。

  • 标签: 3D 打印技术 骨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复诊1次,并从患者出院开始随访1年,观察患者复发情况。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长径、Tomita分型、Enneking分期、手术入路方式、发病节段、双磷酸盐使用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达情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表达情况、侵袭范围等方面分析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因素。结果94例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其中复发38例,复发率为40.43%;影响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复发的单因素有Tomita分型高级、IMP3阳性表达、双磷酸盐未使用、侵袭至室间外、术后未放疗(P<0.05);Tomita分型高级、IMP3阳性表达、双磷酸盐未使用、侵袭至室间外、术后未放疗是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omita分型高级、IMP3阳性表达、双磷酸盐未使用、侵袭至室间外、术后未放疗是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脊柱骨肿瘤 手术 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应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进行修复的效果。 方法:以 201 6 年 1 月 -201 9 年 6 月在在我院接受长骨恶性骨肿瘤治疗保肢手术的患者 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肱骨 6 例 、 股骨 4 例 、 胫骨 8 例,对肿瘤切除后出现的节段性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复合 异体骨 修复。通过骨扫描评估腓骨移植后的成活情况,采用 X 片观察和评估移植后骨结合部的愈合情况,针对肿瘤结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评估,应用 保肢 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使用的 93 评分标准对于保肢后的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 28 个月,最少 22 个月,最长为 34 个月,扫描结果显示移植 患者 异体骨 与宿主骨的愈合时间 为胫骨 部位为 ( 14.2 ± 3.2 ) 个月,股骨部位为 ( 11.5 ± 2.7 ) 个月,肱骨部位为 ( 6.7 ± 1.3 ) 个月。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且结果显示,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4.9% ,下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1 . 7 % 。 13 例患者随访 2 年以上, 11 例患者无复发转移, 2 例患者带瘤生存。 结果:长骨出现恶性肿瘤切除后出现的骨缺损在重建的过程中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 复合 异体骨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带血管腓骨有效地促进了异体骨与 宿主骨 的愈合,表现了良好的重建效果。

  • 标签: 带血管腓骨,异体骨,长骨肿瘤,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恶性骨肿瘤青少年患者截肢后的真实体验,为其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于2019年2—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深度访谈12例因恶性骨肿瘤截肢的青少年患者。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取出5个主题,分别为负性心理感受、失去生命意义感、渴望回归社会、创伤后成长和信息需求。结论恶性骨肿瘤青少年患者截肢后表现出负向情绪心理感受,也获得了创伤后成长。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重视青少年患者截肢后面临的诸多问题,帮助患者找回生命意义,协助患者做好截肢后的心理社会调适,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骨肿瘤 青少年 截肢 形象改变 负性情绪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我院 2016 年 7 月 ~ 2017 年 7 月收治的 52 例四肢转移性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 进行分析, 其中肿瘤病灶切除功能重建术 30 例,肿瘤切除重建术 8 例,肿瘤切除 与 关节置换术 5 例,外固定术 5 例,截肢 4 例 。 结果: 52例患者中, 8例失访, 44例随访 6~ 36个月, 17例半年内死亡, 8例一年内死亡, 4例两年内死亡, 3例三年内死亡 ; 近 一 年内 7例患者带瘤存活,半年内 5 例带瘤存活。 44例患者生存期局部症状明显缓解,其中 3例需扶手杖下 地 行走, 4例截肢 及 1例外固定者需扶双拐行走,无病理性骨折卧床不起患者。结论:手术治疗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可生存期能保持肢体功能良好,减轻局部疼痛症状, 从而 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 骨折 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