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1例患者中,共105个结节,其中42个为恶性,占40%;与直径≤0.5cm的结节相比,直径>0.5cm结节的恶性率较高(P<0.05);相比较良性结节而言,转移性结节的边缘比较光整(P<0.05);同时,与肺内原发肿瘤位于同一肺叶的结节更容易出现恶性(P<0.05),并且距离原发灶的距离与恶变可能性呈正比关系。结论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肺癌患者肺内结节的良恶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各型的CT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40例胸部结节病中,0期患者1例,肺部清晰,未见明显异常;Ⅰ期11例,Ⅱ期20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纵隔、右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前者肺内无异常,后者伴肺浸润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淋巴管及胸膜下散在分布;Ⅲ期3例,仅见肺部浸润影;Ⅳ期5例,肺部出现肺纤维化、肺大泡、肺囊肿改变。结论CT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小结节的CT表现特征及良恶性鉴别征象,总结肺小结节CT诊断依据。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CT检查的80例疑似或确诊有肺小结节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血行性肺转移瘤22例,粟粒性肺结核18例,癌性淋巴管炎10例,矽肺12例,肺结核支气管播散1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8例。其中恶性肺小结节患者16例,设为恶性结节组;良性肺小结节患者64例,设为良性结节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和CT灌注参数分析,并比对恶性组和良性组在分叶征、钙化、毛刺征、棘状突起、空泡征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CT影像扫描之后,对比发现良性结节组的钙化、棘状突起、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等症状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恶性结节组的肺动脉灌注值(PP)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值(BP)则高于良性结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能够精准甄别肺小结节的情况,进行更好的定性和诊断,可以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20例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入住我院的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分别进行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疾病检出率和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对肺结节的检出率为62.7%,与观察组的92.5%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观察组对肺结节良性病变在总例数中的占比为61.7%,恶性病变的占比为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和19.2%,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肺结节的诊断中,可明显提高疾病诊断价值,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更为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对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肺结节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选出其中的45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患者组成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记录研究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探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结果在进行护理后,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VAS疼痛评分约为(3.58±1.71)分。结论在患者进行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并且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肺结节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入治我院患有肺结节的患者129例为研究样本,根据病理分为良性结节、炎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三组,每组各43名,给予患者相同的CT扫描方案,比较不同病理肺结节患者的CT扫描指标和增强扫描数值。结果良性结节组的血容量低于恶性结节组,通透值、血流量以及平均通过时间均高于恶性结节组,炎性结节组的各项CT扫描指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炎性结节组的增强扫描数值均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扫描结果清晰准确,为后续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判依据,临床上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