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内翻拔脱手术在颈部肿瘤(喉咽部及颈段食管)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颈部肿瘤(喉咽部及颈段食管)患者238例。男135例,女103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2岁。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腹部手术96例,腹腔镜手术142例。分别对腹部术中出血量、腹部手术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量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临床特征比较,t检验进行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无术中死亡。腹腔镜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管状胃经原食管床牵拉至颈部,完成颈部吻合。1例(0.70%)因主动脉撕裂中转开胸,无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无切口感染及伤口液化。开放手术组1例(1.04%)行脾切除,2例(2.08%)切口感染,3例(3.12%)伤口脂肪液化。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术中腹腔出血量分别为(187±28)ml和(79±23)ml(t=1.836,P=0.032);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分别为(172±33)ml和(56±24)ml(t=1.964,P=0.0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3)min和(118±27)min(t=1.224,P=0.20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下食管内翻拔脱手术在喉咽部肿瘤及颈段食管肿瘤治疗中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创伤小、术野显露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符合微创治疗理念。无气腹悬吊装置的应用较好得解决了食管拔脱后纵隔压迫止血及无气腹状态下牵引管状胃至颈部的关键环节,使腹腔镜技术得以应用。但此类手术需严格把握指征,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前18F-FDG PET/CT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过程,包括监测免疫治疗反应,识别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但在监测早期治疗反应、筛选适合免疫治疗患者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和挑战。随着对免疫微环境结构的深入了解,发现了更多适合PET显像的靶点;与此同时,多种放射性药物合成方法迅速发展,在免疫疗法患者筛选和疗效监测中,这些靶向新靶点的药物可能代替18F-FDG或弥补其不足。显像方法包括:对免疫细胞浸润的特异性特征显像或已知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抑制相关的肿瘤微环境方面的显像。该文讨论的放射性药物,均已完成大量临床前验证并进入早期临床研究阶段,临床应用前景明确;但这些药物如何用于日常临床工作,该文提出的理论方案尚需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口咽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患者女,4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言语含糊2年,睡时打鼾并逐渐加重伴睡时张口呼吸6 个月”就诊于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CT平扫显示咽侧壁向咽腔内生长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无钙化,增强扫描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MR平扫肿块呈T1WI等低信号、T2WI、DWI高信号,突向咽腔致相邻气道狭窄,肿块基底部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病理检查诊断小圆蓝细胞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及分子基因检测诊断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MRI表现对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例患者经部分消融+化疗术后,出院至今复查未见肿物增大,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多种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药物正进入临床应用,为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补充。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来增强整体免疫应答,但同时也会导致非常规的反应模式,这对影像学检查可有效评判治疗效果这一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效的抗肿瘤免疫需要初级和次级淋巴组织发动全身免疫反应来完成。但是全身免疫反应的增强会破坏健康组织的免疫稳态,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组织和液体活组织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和全身免疫反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然而,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受到相关过程中生物、空间和时间异质性的限制。因而,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指南的不断完善和新证据的出现,人们对18F-FDG PET/CT在反应评估中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这种无创技术能够用以研究整体免疫应答的生物学基础,以最大程度挖掘治疗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凋亡的影响。方法取32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胃复安组4组,每组8只。采用血糖仪测量大鼠血糖;酚红灌胃法测量计算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提取胃窦ICC原代细胞培养,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蛋白质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4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胃复安组血糖水平均上升,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均降低,胃窦ICC Bcl-2、Beclin1、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胃复安组血糖水平均下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均升高,胃窦ICC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胃窦ICC Bcl-2、Beclin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胃复安组相比,电针组胃窦ICC Bcl-2、Beclin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下降(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因子Bcl-2、Beclin1、Caspase-3的表达而抑制胃窦ICC的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0例确诊为Ⅲ期AEG并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US在患者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进行术前肿瘤分期,评价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40例AEG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EUS分期为yp-uT2期12例,yp-uT3期18例,yp-uT4期10例;术后病理分期为pT1期2例,pT2期14例,pT3期12例,pT4期12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EUS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的准确度为62.5%,其中对于T2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8.3%、50.0%、80.8%;T3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1.1%、91.7%、75.0%;T4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0%、58.3%、89.3%。yp-uT分期与pT分期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53。淋巴结EUS分期为yp-uN0期15例,yp-uN1期10例,yp-uN2期10例,yp-uN3期5例;术后病理分期为pN0期18例,pN1期7例,pN2期7例,pN3期8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EUS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N分期的准确度为57.5%,其中对于N0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3%、61.1%、81.8%;N1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0.0%、71.4%、84.8%;N2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0.0%、57.1%、81.8%;N3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0.0%、37.5%、93.8%。yp-uN分期与pN分期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09。结论EUS对于Ⅲ期AEG患者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准确性不高,但对T3期有较高的灵敏性,对T4期有较高的特异性。EUS对于Ⅲ期AEG患者新辅助治疗后N分期的灵敏性不高,但对N3期有较高的特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辣食摄入与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LOCPs)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主要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基线调查及随访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辣食摄入频率、辣度及开始每周摄入辣食的年龄与LOCP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10 145名研究对象,其中每天摄入辣食者占30.1%。在平均随访10.8(2.0)年期间,共确诊767例LOCPs,发病率为0.15%。在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LOCPs的发病风险随着辣食摄入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趋势P=0.003),与从不或偶尔摄入辣食的人群相比,每天摄入辣食者风险比(HR)值(95%CI)为0.69(0.54~0.88)。偏好中等辣度的人群LOCPs风险最低,相比于从不或偶尔摄入辣食的人群降低了33%[0.67(95%CI:0.52~0.87)]。开始每周摄入辣食的年龄越晚,辣食摄入行为对LOCPs发病风险的保护作用越强(趋势P=0.004),18岁及以后开始摄入辣食者LOCPs发病的HR值(95%CI)为0.70(0.54~0.92)。结论辣食摄入可能与LOCPs发病风险降低有关,且独立于健康生活方式,提倡摄入中等辣度的辣食伴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LOCPs的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部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出现颊部肿物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法。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科收治颞部脂肪移植后出现颊部肿物女性患者10例,年龄25~40(33±8岁),统计脂肪注射史、术后发病时间、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及细菌培养结果、愈后情况。结果8例患者单侧颞部注射脂肪15~30 ml,术后1~6个月发现颊部肿物,术中见肿物为脂肪样肿物,部分含有液体,肿物位于颊间隙;术后病理提示为纤维化脂肪组织内局部坏死;另2例未能提供注射量。10例细菌培养均为阴性,1例抗酸杆菌阳性。术后随访6~12个月,9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1例再次手术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颞部过量移植的脂肪和液化坏死脂肪可下移至颊间隙形成颊部肿物。颊部肿物应早期手术干预,以达到早期康复和美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听道少见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内听道肿瘤的临床资料,依据影像学、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共发现内听道少见肿瘤7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例,内听道小脑前下动脉瘤2例,迷路内神经鞘瘤1例,脑膜瘤1例,单侧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1例。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除听力下降外,海绵状血管瘤早期即出现面神经麻痹,CT上多可见内听道扩大、点状钙化;动脉瘤早期出现耳鸣、眩晕,CT上可见内听道“壶腹样”扩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有助于确诊;迷路内神经鞘瘤早期常出现难治性眩晕,高分辨率MRI有助于确诊;脑膜瘤增强MRI上可见“脑膜尾征”;神经纤维瘤病2型多为双侧前庭神经鞘瘤,有少数患者仅表现为单侧前庭神经鞘瘤。除1例NF2患者随访观察外,其余患者均行迷路入路病变切除,术后症状均有缓解。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内听道少见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术前明确诊断能够避免盲目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