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列举了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致胰管严重扩张的病例,经超声检查综合分析确定,给临床提供辨别该病的一些体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共36例,其中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26例,顶叶8例,枕叶出血2例,均采用直切口、锁孔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中回纳骨瓣,不留置引流管。结果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以上者30例,血肿清除50%~90%者5例,血肿清除30%~50%者1例。术后第7日采用GCS评分方法评估意识状态,随访半年,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34例按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14例,II级10例,111级7例,IV级5例,V级0例。结论直切口锁孔开颅能清除绝大部分血肿,直视下操作,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无需要留置引流管。
简介:摘要目的为降低脑出血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发病率。方法采用严格消毒措施避免不必要操作,引进引流方法和早期处理感染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护理方法。结果在2011年08月01日-2012年07月31日间,96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这套方法,仅8例感染。效果胜于现行常规护理方法。结论常规法护理感染率为66.7%,新方法护理感染率为8.3%,x2=28.14,P<0.005,差异有显著性。
简介:摘要在医学史上,有许多的不可能都已经被现代医学变为可能。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在胰体尾切除保留脾脏及其血运功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随着解剖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脾脏原来竟然存在着双重的血液循环系统。其中一重是脾动静脉系统;另一重是连接于脾门及胃网膜左血管侧的胃短血管侧枝血液循环系统,这个侧枝血液循环系统在脾脏静脉结扎以后仍然能够为脾脏维持正常的供血,以保证脾脏功能的正常。正是这一神奇的发现,导致了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出现。现在,我国的许多医院都已经能够通过腹腔镜施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医学的发展给更多的患者们带来了福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分别采用快速细钻孔颅脑室置管引流术、传统药物,以及Dandy,s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总有效率83.3%;无效率16.7%,其中死亡率6.7%,有效率36.6%,显效率46.7%。对照一组总有效率56.7%;无效率43.3%,其中死亡率26.7%;有效率26.7%,显效率30.0%。对照二组总有效率为66.7%;无效率33.3%,其中死亡率20.0%;有效率30.0%,显效率36.7%。观察组较之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之间收录的78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采取Dandy’s钻颅器进行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而观察组的39例患者采取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脑室出血患者采取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断、治疗胆胰疾病的价值、并发症及其防治,治疗性ERCP远期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到2011年因胆胰疾病就诊的病人172例,先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后根据疾病不同,分别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网篮或气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ERBD)等,结果ERCP插管成功率为93.6%,确诊率为96.5%;行ERCP下各种内镜治疗16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ERCP、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残石率6.3%,复发率为0.7%,远低于外科手术。结论ERCP不但在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残石率、复发率低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经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采用经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5%,死亡2例,占5%。血肿平均(7±2.5)d完全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出血采用经孔钻颅脑室置入引流管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技术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成功进行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术的128例病人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成功率95.63%,其中胆管结石70例(占54.69%),恶性胆道狭窄19例(占14.84%),良性胆道狭窄13例(占10.16%),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2例(占9.38%),胆源性胰腺炎7例(占5.47%),胆道蛔虫4例(占3.13%),慢性胰腺炎3例(占2.34%)。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是目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金标准。
简介:目的通过自身对照比较无肝素透析前、后和封管后30min凝血指标与非透析日基线值的差异,了解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1年6~9月间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共26例,透析后使用1∶1肝素盐水(3125U/ml)按照导管标记容积封管。事先记录非透析日的血凝指标作为基线值,并于透析开始5min、透析后(封管前),封管后30min分别采血检测血凝指标。结果该组患者在上述4个时间点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28.75(26.60~31.63)、32.65(28.30~54.03)、28.25(26.53~32.03)、47.90(35.80~199.65),其中透析后(封管前)数据较基线值无差异,但透析开始后5min、封管后30min的数据较基线值明显延长(P=0.0003,0.0001),其中位数比较基线值分别延长达13.6%和66.7%。其他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封管后较封管前也都有明显延长(P≤0.0001)。结论常规的无肝素透析对凝血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但1∶1肝素盐水封管将造成透析开始后短时间内和透析后一定时段内APTT的明显延长,因此,目前采用的肝素盐水封管方式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