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可导致全身各器官的损害,严重者可致器官衰竭,AP常引起肝损害,有时甚至因误诊为肝胆疾病而耽误病情。现将我院急性胰腺炎伴发肝损害33例进行分析。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损害 临床分析 器官衰竭 肝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AP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190例AP患者65.3%(142/190)出现肝损害,其中轻型胰腺炎(MAP)56.8%(84/148),重症胰腺炎(SAP)95.2%(40/42),SAP较MAP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损害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AP较非胆源性AP的肝功能损害也更为严重(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严重性呈相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脏损害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轻症胰腺炎与重症胰腺炎伴多脏器损害比较 ,胆源性与非胆源性胰腺炎伴其他脏器损害比较 ,    重症胰腺炎中肺损害比轻症多见

  • 标签: 临床分析 伴脏器 例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病人体内包括尿mALB在内的等殊多因素与肾损害之间的关系,从而便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及时治疗。方法在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分成两组即EH组(90例)与健康对照组(30例),把高血压病人的尿mALB等因素的测试并进行对应分析,同时应用替米沙坦病人进行治疗,且比较尿mALB、β2-MG等各个因素在用药前后发生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在血压、尿蛋白阳性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尿mALB、β2-MG阳性率的差异上却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定期检查尿mALB和β2-MG两个因素,并且给予对应的治疗,那对防止和延缓肾功能受到伤害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研究
  • 简介:摘要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预防PSCI至关重要,寻找预测因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文章对PSCI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卒中发病时的影像学特征、卒中本身特征以及分子标记物等,期望借此帮助筛选高危患者,及时干预以延缓PSCI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卒中 认知障碍 脑小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现有研究只是从单一角度阐述了煤岩储层的损害或煤岩储层的保护,缺少全面性和综合性。为了增加对煤岩储层的损害和保护研究的系统性,研究查阅了大量关于煤岩储层的损害和保护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液的滤失会导致煤岩储层的渗流通道堵塞,孔隙堵塞主要损害煤岩储层的渗透率,在起下钻的过程中,控制好速度可以有效的控制井底压力,把修井工作做好也能增加对煤岩储层的保护。

  • 标签: 煤岩储层 渗透率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误诊比率、因素与病种,探讨误诊对胰腺癌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胰腺癌患者45例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效果分为误诊14例为对照组,未误诊31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结果45例患者中误诊14例,误诊率为31.11%,通过观察与记录误诊病种可分为胃十二指肠炎、病毒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观察组与对照组确诊时间、症状表现、根治切除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误诊率较高,早期给予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关系,临床诊疗医师应对胰腺癌各种症状全方面了解,配合精确系统检查,综合分析,以降低胰腺癌的误诊或漏诊率。

  • 标签: 胰腺癌 误诊 因素
  • 简介:随着重症监护的加强及影像诊断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而感染相关并发症造成的病死已占SAP病死的约80%。因此探讨SAP合并胰腺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对于预防感染发生,降低感染相关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SAP合并感染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器官功能衰竭 相关并发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讨并发胰腺感染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原因。观察引起胰腺感染的各种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的患者中,低氧血症、机械通气、糖尿病史的差异导致感染率不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胰腺感染的病原菌中,阴沟肠杆菌的感染率最高(20.45%),各种细菌感染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胰腺感染主要与患者的性别、血氧、糖尿病史、机械呼气、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合理饮食可有效预防胰腺感染。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胰腺感染 相关病史 细菌感染
  • 简介:慢性胰腺炎(CP)是指胰腺实质内腺泡和小管的反复或持续性损害胰腺呈广泛性纤维化、局灶性坏死及胰管内结石形成或弥漫性钙化,可引起腺泡和胰岛细胞萎缩或消失,常有假性囊肿形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P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东北地区12所综合医院收治的CP患者资料,探讨CP的临床特征。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相关因素分析 假性囊肿形成 弥漫性钙化 胰腺实质 结石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肺科门诊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62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受结核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肝病既往史、年龄、性别、酗酒及营养不良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的肝损害共80例,占12.8%(80/621)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史24.1%(30/124)和10.0%(50/497);χ2=28.16,P﹤0.01;年龄25~岁组8.3%(21/251),40~岁组8.2%(19/229),60~70岁组28.3%(40/141);χ2=28.44,P﹤0.01;酗酒27.5%(8/19)和11.9%(72/602);χ2=8.43,P﹤0.01;营养不良21.5%(55/255)和6.8%(25/366);χ2=13.58,P﹤0.01。结论有肝病既往史、老年人、酗酒及营养不良是造成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做及时调整,以顺利完成化疗。

  • 标签: 结核,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害的发生机制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A组(川芎嗪治疗组)、B组(常规抗胰腺炎治疗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C组(急腹症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血清磷脂酶A2(PLA2)活性、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比值(TXA2/PGI2)、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与C组比较,B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7,10天时显著增高(P<0.01),24h尿量则明显减少(P<0.01),A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时显著增高,24h尿量明显减少(P<0.01),在治疗第7天、第10天时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时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第7,10天时PLA2活性、TXA2/PGI2,BUN及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肾损害明显,川芎嗪能显著降低PLA2活性及TXA2/PGI2水平,保护肾功能。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肾功能损害 炎症介质 川芎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AP患者胰腺假性囊肿(PPC)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并发PPC分为合并PPC组(48例)和未合并PPC组(94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因,既往糖尿病或胰腺炎病史,发病3~10 d内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入院48 h内的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氧合指数,红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降钙素原(PCT)、白蛋白、尿素氮、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酐水平,是否合并腹腔积液,入院24 h内是否行血液滤过治疗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SAP患者PP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预测SAP患者PPC形成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PC形成与MCTSI、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PCT、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肌酐、血钙水平,合并腹腔积液均显著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CTSI评分(OR=1.810,95%CI 1.273~2.571,P=0.001)、禁食时间(OR=1.083,95%CI1.002~1.171,P=0.044)为SAP患者PPC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75,95%CI0.781~0.979,P=0.02)、血钙水平(OR=0.02,95%CI0.002~0.178,P<0.001)为SAP患者PPC形成的保护因素。MCTSI评分、禁食时间、血清白蛋白及血钙水平预测SAP患者PPC形成的AUC分别为0.783(95%CI 0.706~0.860)、0.650(95%CI 0.553~0.746)、0.809(95%CI 0.738~0.881)、0.855(95%CI 0.795~0.915),预测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分、17.5 d、33.5 g/L、1.79 mmol/L。结论MCTSI评分>7分、禁食时间>17.5 d、低血钙及低白蛋白水平是SAP并发PPC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对患者密切随访并及时干预治疗。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胰腺假囊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9月,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关于我国SAP患者继发胰腺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4 5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因[OR=1.18,95%CI(1.01~1.39)]、糖尿病[OR=1.78,95%CI(1.21~2.61)]、低氧血症[OR=3.01,95%CI(2.28~3.98)]、机械通气[OR=2.25,95%CI(1.86~2.71)]、抗菌药物使用[OR=0.38,95%CI(0.27~0.53)]、手术治疗[OR=2.49,95%CI(1.77~3.50)]、血红蛋白[OR=-4.59,95%CI(-8.47~0.72)]、血钙[OR=-0.27,95%CI(-0.42~0.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OR=8.12,95%CI(3.33~12.92)]、Ranson评分[OR=1.13,95%CI(0.55~1.7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OR=3.19,95%CI(2.38~4.00)]、器官功能衰竭个数[OR=1.47,95%CI(1.19~1.75)]、禁食时间[OR=4.69,95%CI(3.78~5.60)]、胃肠功能障碍时间[OR=1.90,95%CI(1.04~2.76)]、肠外营养时间[OR=6.15,95%CI(4.00~8.29)] 是SAP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AP患者继发胰腺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感染。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胰腺 感染 危险因素 综合预防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胰腺炎在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出院时进行临床资料的统计总结,结合是否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单纯急性胰腺炎和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基础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总结关于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中发生胰腺假性囊肿48例,占比43.64%。单影响因素中长期饮酒、C反应蛋白、血糖、三酰甘油以及血钙水平属于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包含长期饮酒、C反应蛋白、血糖和三酰甘油以及血钙水平。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临床危险因素相对较为复杂,临床中独立因素较多,例如饮酒史、三酰甘油、血糖、C反应蛋白等,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其预后相对较差,应当作为临床干预重点对象,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腺假性囊肿 临床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迅速,能引起胰腺外多种脏器损害的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死率高达22.7%[1].SAP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肝损害是SA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88.9%[2].肝脏细胞损伤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大量渗入血液,而且肝脏对毒性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的解毒和清除作用明显下降,导致致病因子通过肝脏屏障而进入体循环,为全身组织、器官损伤的产生和加重奠定了基础.肝脏的损害可进一步加重SAP的病情[3],直接影响其预后,甚至可以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损害 异甘草酸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天冬氨酸转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损害影响因素,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对135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25.2%,不同工种间甲状腺检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工龄的增加,不同暴露工龄组的血象指标的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但不同暴露工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衰弱症状、血压、B超检查、肝功能、血糖、肾功能检查各工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未发现皮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异常人员。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明显,但仍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故应引起重视,加强辐射防护。

  • 标签: 医院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