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重度肥胖患者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联合手术成功减重的治疗过程。患者女性,30岁,应用GLP-1RA减重:2021年2月2日至2022年2月19日应用度拉糖肽1.5 mg、1次/周,体重由145 kg降至130.5 kg,体重指数(BMI)由58.08 kg/m2降至52.84 kg/m2(减重14.5 kg、BMI下降5.24 kg/m2);2022年2月23日至2022年4月24日使用司美格鲁肽,起始剂量0.25 mg、1次/周,3周后改为0.5 mg、1次/周,再过3周调整为1 mg、1次/周。体重由130.5 kg降至127.45 kg,BMI由52.84 kg/m2降至51.05 kg/m2(减重3.05 kg、BMI下降1.79 kg/m2);患者于2022年5月9日发生一次胰腺炎,胰腺炎确诊之后、治疗期间以及治愈之前患者停用司美格鲁肽。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胰腺炎痊愈后于2022年5月20日行减重手术,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继续应用司美格鲁肽,术后1个月,体重由127.45 kg降至112.45 kg,BMI由51.05 kg/m2降至45.04 kg/m2(减重15 kg、BMI下降6.01 kg/m2)。GLP-1RA在减重中具有很多优势,重度肥胖的患者可通过减重手术使其获益,而减重手术前联合使用GLP-1RA可有效减轻重度肥胖患者的体重,减少极重度肥胖患者因减重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提高减重手术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作为一类新型降糖药,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血压效应日益受到重视。在动物研究中,急、慢性用药却表现出不同的血压效应;临床系列研究已肯定这类药物慢性用药的降压作用,不同药物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脑干神经核团、心脏、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等,可能与其影响血压的作用机制有关。本文对胰升糖素样肽1及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动物和临床的血压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胰高糖素样肽-1是小肠L细胞分泌的多肽,可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在人体除具有控制血糖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功能。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有较好的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体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且低血糖发生风险低,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明显减少内脏脂肪。除改善代谢作用,在心血管系统中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心率等方面也可产生直接及间接影响。笔者就GLP-1RA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进行综述,并重点阐述利拉鲁肽的作用证据。
简介:摘要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为减少相关风险,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也在不断变化。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除在降糖方面效果显著外,还具有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作用。笔者就GLP-1RA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心、肾保护作用和其他获益进行综述。利拉鲁肽降糖治疗兼备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减重优势,治疗地位在各大指南中不断提升。
简介:摘要依据目前已完成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从血糖控制、降低体重、改善血脂代谢、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方面总结了GLP-1RA的保护机制,并阐述GLP-1RA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异同及可能机制。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目前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系列的基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GLP-1RA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缓解肾内皮功能障碍和促进尿钠排泄发挥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肾保护作用。GLP-1RA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治疗还可能产生肾脏保护协同作用,为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
简介:摘要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不仅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部分GLP-1RA被证实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本共识针对GLP-1RA降糖治疗的应用时机,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时的注意事项,对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或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在T2DM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临床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推荐意见。
简介:摘要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多效性保护作用。笔者主要阐述GLP-1RA对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GLP-1RA的肾脏保护机制包括抗炎和抗氧化应激;调节电解质平衡,促进尿钠排泄;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高滤过状态;抑制肾脏纤维化的形成,并受多重代谢因素的影响。但GLP-1RA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保护背后复杂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发掘,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阐明。
简介:摘要目的胰升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胃泌素协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转分化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分化。方法(1)制备IPCs模型: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 1, Pdx-1)、神经元素3(neurogenin 3, Ngn3)联合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V-type tendon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A, MafA)共转染BMSCs转分化为IPCs;(2)IPCs分为4组:A组,未诱导组;B组,GLP-1诱导组;C组,胃泌素诱导组;D组,GLP-1联合胃泌素诱导组,高糖培养基培养7 d,RT-PCR检测各组胰岛素2(insulin2)、葡萄糖激酶(GK)、巢蛋白(nestin)、胰升糖素(glucagon)及Pdx-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在高糖条件下培养7 d,各组IPCs形态出现明显变化,逐渐聚集并形成散在细胞团块,联合诱导组形成大型细胞团块,双硫棕染色呈红棕色;各组在诱导第0、3、5、7、9天胰岛素分泌水平逐渐提高,且联合诱导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A组相比,B、D组Insulin2和GK表达明显上调,D组glucagon表达下调,C组Pdx-1表达下调,glucagon表达上调,(P<0.05);与B组相比,C组insulin2表达下调,glucago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D组insulin2和G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lucagon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C组相比,D组Pdx-1、insulin2和G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lucagon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GLP-1和胃泌素通过上调insulin2和GK,下调glucagon协同促进IPCs向胰岛β细胞分化。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寻找新的方法防治DK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方向。有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具有不依赖于血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预防蛋白尿的发生,可能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本文就GLP-1RAs的肾脏保护机制及临床证据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不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变,还与老年人肌少症、衰弱、活动受限甚至失去生活独立性关系密切。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两类目前证实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因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两者的降糖机制均与体成分变化有关。本文检索了有关GLP-1RA和SGLT2i对于体成分影响的文献,结果显示体质量的减轻主要表现为脂肪量和肌质量的降低。本文将围绕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对T2DM患者体成分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索其与肌少症的关联。
简介:摘要: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以身体脂肪异常或过度积累为主要临床特征。肥胖通常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营养过量、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环境和遗传条件等因素可能导致肥胖。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见效较慢,难以满足患者对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对肥胖患者需求的增加,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药物受到了广泛关注。
简介:目的观察胰高糖素样肽2(GLP-2)对小鼠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免疫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70只ICR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和GLP-2治疗组(T组)(200μg/kg皮下注射,2次/d)。于术后1、3、5d处死动物,检测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肠道灌洗液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并测定肠黏膜Th1/Th2因子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C组动物的细菌易位率(100%)和血浆内毒素水平[(0.753±0.044)EU/m]明显高于T组,也显著高于N组(均P=0.000)。C组IgA水平在I/R后1d降至低谷,3、5d仍处于低值。T组IgA水平下降后,3、5d迅速回升至正常范围,显著高于C组水平。C组Th1因子(IFN-УIL-2)在I/R后持续升高,Th2因子(IL-4、IL-10)先明显下降后逐渐回升。T组Th1/Th2细胞因子的时间变化曲线和C组相似,但是Th1因子的升幅小于C组,Th2因子的降幅小,并在5d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GLP-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缺血再灌注后的肠黏膜免疫功能,这可能和它维护肠黏膜Th1/Th2因子平衡有关。
简介:摘要随着降糖药物种类扩充和临床研究证据的积累,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也在由单纯的降糖导向不断向个体化、综合性、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演变。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大量疗效和心血管结局试验证据推动其在国内外糖尿病管理指南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笔者将从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的角度,分析GLP-1RA在指南中地位提升的原因及循证证据。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更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的治疗重点不仅在于血糖的控制,还在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对降糖药物的探索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表现出降糖、降压、减重、调脂,改善心血管、肾脏、肝脏功能等多方面的获益。该文总结了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简介:摘要胰升糖素样肽1(GLP-1)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进食并促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基础研究表明,生殖系统也是GLP-1的一个靶器官。由于GLP-1受体激动剂目前广泛用于管理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因此有必要明确GLP-1对人体生殖系统的影响。J Clin Endocrinol Metab杂志发表了1篇《胰升糖素样肽1对健康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文章[Izzi-Engbeaya C, Jones S, Crustna Y, et al. Effe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on the Reproductive Axis in Healthy Men[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0,105(4). DOI: 10.1210/clinem/dgaa072],在获得原文刊发杂志授权同意后,本文为该文的中文编译。该文以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设计,研究了急性GLP-1输注对健康男性性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的平均水平以及LH和睾酮的脉冲在GLP-1输注期间均无明显改变。该研究结果表明,急性GLP-1给药不会影响健康男性的性激素分泌。
简介:摘要: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该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近几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日渐增多,且日渐趋向于流行状态,已经成为了公共卫生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阶段,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于管理糖尿病的理念也是持续改变着,重视对患者心肾结局的全面改善,同时也要控制血糖水平,在上述治疗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存在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和分析了临床2型糖尿病管理中实施该类药物治疗的概况、减重、降糖效果等多个方面,希望临床医疗人员在制定糖尿病治疗的计划中具有合理用药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4 h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探究短期1.5 mg度拉糖肽周制剂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及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设计,共纳入149例T2DM患者,受试患者均接受度拉糖肽周制剂1.5 mg治疗2~4周,同时使用瞬感CGM设备监测患者动态血糖水平。研究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平均血糖(MDG)、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血糖时间(TAR)及低血糖时间(TBR),次要指标包括合并药物剂量变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血压变化情况。使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型(MEM)或配对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治疗后每周的主要指标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1.5 mg度拉糖肽治疗4周后,受试患者的MDG水平和MAGE分别降低(0.76±0.31)和(0.50±0.13)mmol/L(均P<0.05)。治疗2周后患者每日TIR由治疗后首周内的73.91%(IQR为25.20%)升高至77.49%(IQR为24.89%),中位差异为3.58%(P<0.01),TAR(>10.0 mmol/L)则由首周内的2.95%(IQR为10.76%)降低至1.94%(IQR为7.24%),中位差异为1.01%(P<0.001),而TB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患者的收缩压较基线降低(5.2±1.5)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14例患者报告了可能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事件。结论在T2DM患者人群中,使用1.5 mg度拉糖肽周制剂治疗2~4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改善短期血糖控制指标并降低血压,同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
简介:摘要肠促胰素是由胃肠道产生的内分泌因子,包括胰高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葡萄糖刺激后的胰岛素分泌。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肠促胰素效应是减弱或消失的。单独应用GIP不能降低T2DM患者血糖,但其与GLP-1联合使用时,产生协同作用,通过对胰岛β细胞双重作用来增强胰岛素分泌,对大脑两种受体信号通路的激活产生更强烈的抑制食欲作用,同时GIP增强脂肪组织的脂质缓冲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提高降糖、减重和降脂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该文回顾了GIP和GLP-1在治疗T2DM中的协同作用,尤其是GIP在调控脂质代谢方面复杂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