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编制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方法于2019年4—5月,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拟定问卷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版问卷。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第2轮函询中,维度及条目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38和0.407 (P<0.001),变异系数均<20%。最终确立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包括5个维度,30个条目。结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内容全面,可作为有利的调查工具进行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为制订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供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中心医养结合康复治疗对失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80岁居住在养老院的轻、中度老年失智症患者100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养老院的常规照料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业康复团队制定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次每项30 min,干预期为1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和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康复组的MMSE评分和QOL-AD评分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9.60±9.14)分,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持续的医养结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早、中期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减慢病情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者量化评价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名专家,2020年5月—2021年1月研究团队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0%(20/2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第1轮和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和0.128 (P<0.01)。最终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可为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者量化评价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8月北京市5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359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对纳入人群的失能情况进行测评,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5.3%(342/359)老年人存在失能情况。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文化程度低、患慢性病数量多、有跌倒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丧偶及公费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失能程度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跌倒史、患慢性病的数量≥3种和丧偶是失能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次调查覆盖的北京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失能率较高,失能程度较重,应重点关注男性、文化程度低、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跌倒史、老年共病、丧偶、养老院费用承担方式为公费的老年人。
简介:【摘要】:失能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居家护理,机构护理,康养结合专业长期护理后,提高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和尊严,维护他们合法权益,最终对健康长寿起到改善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