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相关腹腔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10例结肠癌患者资料,其中79例术中行腹腔内吻合(内吻合组),另131例术中行腹腔外吻合(外吻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等)以及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吻合组比较,内吻合组术后腹腔感染(伴吻合口瘘)[13.9%(11/79) vs 1.5%(2/131)]、腹腔感染(不伴吻合口瘘)[10.1%(8/79) vs 0.8%(1/131)]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呼吸系统感染[1.3%(1/79) vs 3.1%(4/131)]、泌尿系统感染[2.5%(2/79) vs 0.8%(1/131)]、手术切口感染[1.3%(1/79) vs 3.1%(4/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相比虽然有着相同的手术效果,但有升高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相关腹腔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10例结肠癌患者资料,其中79例术中行腹腔内吻合(内吻合组),另131例术中行腹腔外吻合(外吻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等)以及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吻合组比较,内吻合组术后腹腔感染(伴吻合口瘘)[13.9%(11/79) vs 1.5%(2/131)]、腹腔感染(不伴吻合口瘘)[10.1%(8/79) vs 0.8%(1/131)]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呼吸系统感染[1.3%(1/79) vs 3.1%(4/131)]、泌尿系统感染[2.5%(2/79) vs 0.8%(1/131)]、手术切口感染[1.3%(1/79) vs 3.1%(4/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相比虽然有着相同的手术效果,但有升高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相关腹腔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1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9例术中行腹腔内吻合(内吻合组),131例术中行腹腔外吻合(外吻合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结果内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45.2±4.2) mL 、手术时间(161.3±22.4) min 、淋巴结清扫数(30.8±9.6)枚、术后排气时间(3.3±1.2)d、术后住院时间(7.6±0.5)d,外吻合组分别为(42.1±5.0) mL、(167.3±26.7) min、(32.9±8.6)枚、(3.4±1.0)d、(7.5±0.6)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17、0.207、0.829、0.338、0.293,P值分别为0.699、0.845、0.231、0.734、0.802);而内吻合组术后腹腔感染(伴吻合口瘘)占13.9%(11/79)、腹腔感染(不伴吻合口瘘)占10.1%(8/79),外吻合组分别占1.5%(2/131)、0.8%(1/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05、10.238,P值分别为0.003、0.008);内吻合组呼吸系统感染占1.3%(1/79)、泌尿系统感染占2.5%(2/79)、手术切口感染占1.3%(1/79),外吻合组分别占3.1%(4/131)、0.8%(1/131)、3.1%(4/13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662、0.420、0.662,P值分别为0.364、0.587、0.364)。结论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时,术中采用腹腔内吻合虽然与腹腔外吻合有着相同的手术效果,但腹腔内吻合有增加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可能性。
简介:摘要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已被大家所接受。近年来,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后腔内吻合术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方法具有小切口、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被临床医生逐渐接受,各种腔内结肠吻合的方式也不断涌现。目前,腔内结肠吻合可采用手工端端缝合,也可借助吻合器端侧或端端吻合,尚无统一意见及标准。从文献来看,主流方式是直线切割闭合器行侧侧吻合,而术者应根据个人技术特点、肠管具体情况、患者客观经济状况灵活选择,制定个体化的吻合方式。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试验改进腹腔镜加压吻合器在胃肠吻合中的应用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在犬上消化道吻合手术中,采用腹腔镜加压吻合器操作指导及改进后的手术操作步骤两种不同的方法实施吻合,根据手术录像记录每一吻合操作的各步骤时间及动作次数等数据,通过实际操作及统计分析对比两种吻合方法,并在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行吻合口处病理切片检查以观察吻合效果.结果:采用改进后的吻合方法无吻合口漏发生,较原吻合方法在实际操作时更加简便可靠,平均置入吻合夹时间减少32%,尝试次数减少66%,无效操作减少74%,缝合操作孔针数减少39%;术后2周吻合口处浆膜愈合完整,肌层及粘膜下层纤维增生,粘膜已覆盖吻合口.结论:腹腔镜加压吻合器在胃肠吻合中采取改进的吻合方法效果更佳,术后2周可形成光滑完整的吻合口.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经辅助切口圆形吻合与腔内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并完成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备术后6个月完整随访资料的26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采用经辅助切口圆形吻合139例(辅助切口圆吻组),腔内吻合122例(腔内吻合组),腔内吻合组中OrVilTM吻合43例(OrVilTM吻合组),Overlap吻合79例(Overlap吻合组)。与辅助切口圆吻组的基线资料比较,腔内吻合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偏大,肿瘤直径偏小,肿瘤T分期和M分期偏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Overlap吻合组基线资料比较,OrVilTM吻合组术前合并胃癌所致梗阻比例以及侵犯食管的比例均较高,T分期较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观察指标为比较辅助切口圆吻组与腔内吻合组以及OrVilTM吻合与Overlap吻合两个亚组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上述各组手术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M(IQR)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ney U检验;分类变量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辅助切口圆吻组与腔内吻合组手术情况比较,腔内吻合组手术切口更小[5.0(1.0) cm比8.0(1.0) cm,Z=-10.931,P=0.001]、联合脏器切除比例更低[0.8%(1/122)比7.9%(11/139),χ2=7.454,P=0.006]、R0切除率更高[94.3%(115/122)比84.9(118/139),χ2=5.957,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辅助切口圆吻组和腔内吻合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139)和4.1%(5/1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0,P=0.842)。在术后恢复方面,两组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辅助切口圆吻组比腔内吻合组更早恢复全流食和半流食[分别(5.1±2.4) d比(5.9±3.6) d,t=-2.268,P=0.024;(7.3±3.7) d比(8.8±6.5) d,t=-2.227,P=0.027]、术后更快出院[(10.5±5.1) d比(12.2±7.7) d,t=-2.108,P=0.0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辅助切口圆吻组与腔内吻合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9%(36/139)和31.1%(38/122),食管空肠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7/139)和8.2%(10/12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吻合组中,与Overlap吻合组比较,OrVilTM吻合组术中出血量较多[100.0(100.0) ml比50.0(50.0) ml,Z=-2.992,P=0.003],手术切口较长[6.0(1.0) cm比5.0(1.0)cm,Z=-3.428,P=0.001],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更久[(9.5±6.1) d比(7.2±3.1) d,t=2.367,P=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OrVilTM吻合组比较,Overlap吻合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2.5%(2/79)比7.0%(3/43)],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也低[27.8%(22/79)比37.2%(16/43)],并发症严重程度较轻[Ⅲ~Ⅳ级:7.6%(6/79)比14.0%(6/4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辅助切口食管空肠吻合与腔内食管空肠吻合在安全性方面相当。而腔内Overlap食管空肠吻合较OrVilTM吻合更显安全、更具开展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优化。
简介:摘要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手术径路分为2种不同的术式:一种是以内眦皮肤为切口的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另一种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前者相比,后者手术创伤小、不影响眼轮匝肌、适应范围广,随着技术的提高而逐渐成为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就鼻泪管阻塞的发病因素、泪道梗阻部位的确定、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DCR)手术方式的选择、高位EDCR的手术技巧、EDCR手术疗效的判定标准和术后的随访与用药,对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腔内吻合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微创手术的患者,共有100例。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2组,各纳入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比手术及恢复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腔内吻合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吻合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103例中低位直肠癌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吻合术资料。其中男59例,女44例,年龄32~85岁,平均61.6岁。肿瘤距肛缘7~12cm。术前评估T1N0M026例,T2-4N1-3M077例。从腹腔镜腹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便功能等评价手术质量。采用门诊检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至2015年4月。结果本组103例手术经过顺利均获成功,平均检出淋巴结12枚以上,行预防性横结肠和回肠造瘘术12例,3个月后还纳造口。术后3~5d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术后平均11d出院。术后病理为T1-T2N0M015例,T2-4N1-3M082例,T2-4N1-3M16例。术后随访3~5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2.9%),2例经结肠腹部临时造口,3个月后还纳愈合,1例保守治疗,1个月后愈合;吻合口狭窄2病例(1.9%),均经扩张狭窄解除。局部肿瘤复发4例(3.8%)。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符合微创原则,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吻合夹(over-the-scope clip,OTSC)技术在胃瘘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月在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使用OTSC治疗的12例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瘘口充分控制后实施治疗。结果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5±13.9)岁,共实施15次OTSC治疗,均操作成功。5例患者1周后复查造影,瘘口完全愈合;5例患者1周后造影局部少许渗漏,给予纤维蛋白胶封堵后取得瘘口自愈;2例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未能取得成功,后又分别行1次及2次OTSC夹闭,仍未获得胃瘘治愈,最终行手术治愈。结论OTSC是治疗胃瘘的一种有效手段,充分控制瘘口周围的感染后早期使用可提高OTSC成功率,局部瘢痕化、黏膜外翻则会影响OTSC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暂时防反流型金属食管带膜内支架治疗良性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放置支架后观察狭窄部扩张、通畅情况及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金属内支架扩张良好,狭窄部通畅,无一例存在胃食管反流情况,置架期间,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除1例拒绝取出外,其余均顺利取出。结论暂时防反流型金属支架有良好的扩张作用和防止胃食管反流作用,可调整和取出支架,临床效果较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中吻合口应用药物支架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以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慢性泪囊炎行E-DCR 50例(60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1眼),E-DCR的吻合口处放置药物支架;对照组,25例29眼,术中不放置药物支架。术后随访1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8眼(90.32%),好转2眼,复发1眼;对照组治愈14眼(48.28%),好转8眼,复发7眼(χ2=4.000,P=0.047)。治疗组术中出血(35±15)mL,少于对照组的(40±18)mL(t=2.152,P=0.035)。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者1眼,少于对照组的7眼。治疗组术后鼻部无需再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无疼痛感;而对照组术后8眼出现疼痛感。结论吻合口药物支架在E-DCR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简介:例1,女,50岁.自行从脐旁插入一金属丝10d,伴右下腹疼痛入院.查体:脐右旁有一划痕愈合,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腹下包块,无腹肌紧张,腹部X线片示:右髂窝金属丝异物.完善检查后行腹腔镜探查术,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镜,脐平面两旁距脐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镜下见右髂窝网膜与前腹壁粘连.分离粘连,显露一金属丝物,取出,检查腹腔内清洁,肠管未见损伤,术毕.患者术后3d出院.例2,男,42岁.自行从肛门塞入圆珠笔12h,左下腹疼痛2h入院.查体:腹平坦,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X线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入院后急诊行结肠镜检,距肛门30cm降结肠处见一圆珠笔半截外露肠腔,一半没入肠粘膜内,遂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术.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镜,脐右旁及剑突下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镜下见降结肠旁有一圆珠笔,予以取出,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前壁见一新鲜创口,约0.5cm,周围少许肠内容物,缝合修补破口,冲洗腹腔,检查其他肠管未见损伤,左下腹置引流管,术毕.患者术后7d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