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两种术式结合放、化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状况、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收治乳腺癌患I-II期患者资料,其中随机抽取47例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患者作为保乳组对比随机抽取43例行根治改良术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术中各指标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分别为5.3%、5.3%、93.4%和3.9%、3.7%、92.4%,p>0.05;除淋巴结扫除数量和器官功能外术中指标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保乳组均优于改良对照组。结论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疗效与改良根治术并无过大差异,并能减低患者身体痛苦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喉罩通气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喉罩通气,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通气。对比两组的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清醒与拔管时间,TO(麻醉前)、T1(术后清醒即刻)、T2(拔管即刻)心率、动脉压、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气道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清醒与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心率与动脉压比对照组平稳,气道刺激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血流动地学变化较小,降低气道的刺激反应,使用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通过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ORP)的对照研究,评价LRP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例44例,其中行LRP15例、0RP29例。比较两纽间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LRP组15例,成功完成1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71.21±109.20)min,平均出血量(395.57±310.07)ml。ORP组2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4.73±64.95)min,平均出血量(746.62±604.55)ml。两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9、2.04,P均〈0.05);而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98、1.27,P均〉0.05)。结论LRP在出血的控制方面优于0RP,LRP是安全可行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入院的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临床资料,另选择我院同期采用经腹腹腔镜下治疗前列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经腹与经腹膜外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9±46)和(309±64)min,出血量分别为(618±448)和(677±469)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术中发生大出血3例、膀胱损伤2例、单侧输尿管损伤1例,经腹膜外组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膀胱三角损伤1例。2组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分别为(14.6±3.8)和(12.3±2.9)d,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7±0.7)和(2.1±0.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0±3.6)d和(11.2±3.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经腹膜外比经腹途径具有视野清晰、对腹腔器官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短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的根治度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唯一因素。本文旨在探求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开发区医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通过比较1、3、5年生存率分析各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0%、52.50%、4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联合脏器切除、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度以及临床分期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方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范围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施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简介:目的通过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实时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监测盆底括约肌电活动,了解控尿神经的分布,以便术中保护控尿神经,提高术后控尿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控尿情况,评价实时监测技术在保护控尿神经方面的效果及意义。方法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2a-T3a纳入研究。将这些术前控尿正常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神经监测组)利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对以上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盆底括约肌电活动进行术中实时监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全麻,避免术中使用肌松药。接地电极接于上臂,探测电极置于肛门括约肌及尿道括约肌。术中在前列腺邻近结构处以神经刺激探针以最高5mA电流刺激和探测证实控尿神经在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周围行程及功能状态,通过避免电切电凝破坏控尿神经邻近结构达到保护其免受损伤的目的。B组(非神经监测组)行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比术前、术后拔尿管后24h、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控尿情况,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尿垫试验、膀胱镜检查。结果术后两组拔尿管后24h完全控尿率有显著差异(65.0%vs37.5%,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控尿率则无差异(80.0%vs75.0%,P〉0.05和92.5%vs90.0%,P〉0.05)。术后30d尿动力学检查证实80例患者前列腺部尿道控制带阻力消失,尿道闭合压正常存在,括约肌肌电正常存在。膀胱镜见40例患者尿道括约肌结构存在,镜下括约肌收缩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盆底括约肌电活动实时监测,对控尿神经的解剖及功能分布有较强的准确性,可加快术后控尿功能恢复。